1966年初, 我们承接了国外一部雷达残骸的分析任务, 要求在分析和吸收可用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制机载单脉冲雷达。在分配残骸分析任务时各专业组竞相多揽任务, 特别是专业界面有交叉的部分, 颇有多多益善的争抢气氛。此情此景使我至今难忘。我所在组负责整个发射机的分析。当打开摔坏的机箱后, 除了残破的磁控管之外, 没有看到产生高压的电子管调制器的踪迹, 剩下的是4个大小不同的黑色圆柱块,1个长方形封装块,1个进线滤波器盒和散落其中的大都断开的高压和低压导线。从可辨识的磁控管标识可知, 它是一个需要1万伏左右脉冲高压、可产生100 kW脉冲功率的发射管。若用传统的电子管调制器, 功率器件是不可能用圆柱块封装起来的。大家观察了发射机进线滤波器的输入输出标识, 可以断定这些东西组成的是一个调制器, 但不知它是什么样的调制器, 一时有些一筹莫展, 也不知从何处着手分析。就在琢磨不定时, 我突然想起了两年前看到国外一本杂志上介绍固态磁调制器技术的文章, 残骸发射机调制器是不是使用了这种技术? 为此我专程去西安查阅这方面的国内外资料。一天在西安外文书店偶然看到了1964年出版的磁性脉冲调制器一书, 介绍了这种调制器的原理和设计技术, 我如获至宝 ( 1967年上半年在七大队郭世兴主任的鼓励和支持下, 我将该书翻译成中文)。由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残骸采用的是交流磁脉冲调制器。这类调制器利用高导磁率的铁磁合金磁滞特性, 构成磁开关, 通过逐级压缩形成微秒级的脉冲电压。组长周金庭组织我们分析磁开关, 并请外单位对圆柱块进行透视与拍照, 请上海一个化工厂和上海钢铁研究所分别对灌封材料和磁性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先后都出来了:这些圆柱块都是用坡莫合金的磁开关, 绕组使用耐压高强度漆包线, 用改性环氧树脂灌封。虽然绕组内部连接关系以及磁开关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因摔损已看不清楚, 但绕组基本上是可分清的。就这样残骸发射机的面纱被揭开了。在深入分析基础上我们制订了采用磁脉冲调制器的雷达发射机的研制方案。经过多方调研, 请上海钢铁研究所研制高导磁率的坡莫合金,并请上海工业自动化仪器所协助磁芯的热处理, 同时请有高压变压器制作经验的上海无线电四厂绕制磁开关线圈和抽真空灌封, 请南京14所加工金属件, 全面开始了磁开关的研制。1996年下半年起虽然受“**********”的影响, 有的协作单位工作不正常, 洛阳至南京和上海之间的交通又经常受阻, 路途的艰辛尚且不说, 经常耽搁大量的时间, 但是在这些单位的全力和无私的帮助下 (因为在我的记忆里, 与这些研究所和工厂的技术协作洽谈中从未涉及到费用, 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承担军工任务的光荣感),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研制出了4种磁开关和高压变压器。在上海无线电四厂用假负载调试磁脉冲调制器时, 我们遇到了始料未及的问题。在按预定方案联试时, 在脉冲形成线上测量不到高压脉冲, 调整第一级调谐电路, 虽有输出, 但幅度差很多, 脉冲重复频率也比预定值减小了1/2。我们检测了单个磁开关特性, 均符合要求, 排查了其他可能原因, 但采取相应措施后均不起作用, 研制工作一度受阻。当时我们一行3人住在上海一个小旅馆三层阁楼上, 每天来往与工厂和旅馆之间,但连续一个多星期, 试验都毫无进展, 大家白天晚上都在苦思寻找问题的症结。一天晚上我在睡觉时朦胧中突然想到脉冲重复频率减半现象是否是第一级交流磁开关4组自激励绕组互连极性有错? 抑或原理分析有误? 于是我起床对4个绕组互连极性不正确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做了分析, 我终于搞清楚了这个设计巧妙的磁开关激励方式。早上起来我对组长不无神秘地说, 我找出原因了, 你给两包“黄金叶”(当时洛阳一种香烟的名称, 大约一角钱一包),我就把原因告诉你。这当然只是一个玩笑话。经过我们一起讨论后, 认为我的分析很有道理。当天上午我们就用未灌封的第一级磁开关来调试, 将4个绕组按之前分析, 改变绕组之间的连接。准备就绪后, 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开机试验。这时我们听到各个磁开关发出的嗡嗡声, 示波器上出现了上升沿很陡的脉冲, 重复频率也正确, 高压电压表稳稳地指示在靠近1万伏的刻度上。这一切都表明调制器原理机研制成功了, 国内第一部机载雷达脉冲调制器原理样机诞生了。我们大家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我之所以花笔墨叙述我早期从事航空科研工作的一段经历, 因为这段经历给了我今后做好科研工作难忘的启迪。这就是从事一个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需要有一定知识面, 学习交叉领域技术可以帮助你积累知识, 开阔你的视界, 启发你的思路; 做好科研工作不是靠灵感,靠小聪明, 而是要靠好的科研作风, 靠孜孜不倦的努力, 踏踏实实的工作。笨鸟先飞, 只要对事业有追求, 终会有所作为! 在纪念航空工业60周年之际, 仅以此文自勉。
一个产品隐喻着一个新的观念
———记空管应答机的研制生产历程
吴铭望
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 作为航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每每回想起走过的历程, 思绪万千, 情不自禁。可以说, 每一段历史, 每一个片段, 都记载了我们航空人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彰显的是我们航空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勇气和魄力。
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受命担任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简称上电所) 所长兼党委书记, 上任伊始, 摆在我和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就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发展环境,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千载难逢的机遇降临了。随着国内空中飞行的飞机日益增多, 为了更好地利用空域保证飞机的空中飞行安全, 国内空管部门在1994年下半年明确地提出民航飞机上要装空管应答机。经过国内有关部门与专家的多次商议筹划, 考虑到当时国内Mode S应答机的地面站没有全部覆盖, 最后决定国内空管应答机加装Mode AC空管应答机的方案。由于上电所有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合作研制Mode S应答机的基础, 这就为积极参与国内Mode AC应答机的招投标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有利条件。
其实,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 上电所就尝试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90年代初, 国际民航组织考虑到民航飞机的飞行安全, 对世界各国民航飞机所装用的空管三级应答机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民航飞机和繁忙的运输任务及安全要求的现状, 提出了必须限期把在市场上使用的包括波音、空客等公司生产的各型民用飞机上装用的空管三级应答机均要进行升级, 使其不仅仍具有原应答机的功能, 还应增加具有加长的数据链的功能, 这样才能保证飞机和地面传递的信息容量加大, 确保飞机与地面间信息的及时正确传递, 保证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安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是波音、空客飞机中所装空管应答机的主要制造供应商。当上电所得知该公司要在空管应答机升级项目中寻找合作伙伴, 以解决他们当时在该项目中人员短缺和资金不足的问题时, 感到这是开拓国际合作的良好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上电所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有着一定的合作联系。作为世界航电领域一流的顶尖企业, 霍尼韦尔公司不仅技术先进而且整体实力和管理理念都是世界知名的, 如果能与其合作那对上电所发展一定会有很大的促进。在中航总有关部门和中航技的支持帮助下, 经过到霍尼韦尔公司就该项目的详细考察、洽谈, 1993年底上电所在美国凤凰城与霍尼韦尔公司签署了XS-950 型Mode S空管应答机共同开发和生产的合作协议。总投资为550万美元, 资金按项目的进展分期投入, 将来的收益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成。
1994年3月, 上电所派出了12名工程师到霍尼韦尔公司与美方人员一起共同进行XS-950型Mode S应答机的开发, 主要涉及的专业包括了射频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源设计、结构设计等。期间, 借助于中航总的航空基金的资金, 参照霍尼韦尔公司提出的电子装配生产线建设的建议, 上电所在与其进行项目合作的同时, 于1995年底建成了一条包括SMT (贴面设备) 等设备在内的先进的电子装配生产线, 这也为后来Mode AC的竞标和批量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5年冬, 上电所参加了国内Mode AC应答机的投标工作, 在有4家单位参与竞争中,上电所以与霍尼韦尔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开发XS-950型Mode S应答机的科技人员为主, 在消化吸收了Mode S应答机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简化并配套成系统, 为我所用。经过大量的试验、空中试飞研制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某型Mode AC应答机, 最后以系统配套齐全、产品技术先进、体积小、重量轻、价格合理等优势和另一家工厂一起胜出。
1996年12月, Mode AC应答机系统以及地面使用的配套的内外场检查仪通过了设计定型。1997年该产品通过了在广州五所的可靠性试验, 为了在批量生产中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上电所按产品生产的客观要求及时成立了生产处, 组建了工艺室明确用工艺规程来指导生产, 明确工艺方法和工艺规范, 建立正常稳定的工艺秩序。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北京航空学院对产品按要求进行寿命试验, 按照产品试验技术大纲要求, 在指定的高低温、振动频率、加速度和一定的高度下进行试验, 保证该产品在1700 h工作时间内不能有任何故障。上电所全体参试人员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坚守在北京的实验室内, 春节假日也照常连续工作。通过试验证明上电所产品达到了2100 h内无故障, 证明上电所产品已满足了产品寿命的要求。
1999年6月, 上电所顺利通过了Mode AC应答机系统和内外场检查仪的生产定型, 8月航定委批准了该产品及其检查仪的生产定型。从此, 上电所以空管应答机的成功开发为切入点, 开始走上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道路。
到2010年底, 上电所已生产各类Mode AC空管应答机数千余套, 为上电所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个项目造就一个产品, 一个产品隐喻一个新的观念, 催生出一个新的机制。
我们从依靠总公司下达任务到走向市场争任务, 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在这个合作项目成功以后, 上电所又相继与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在软件方面进行了合作。在ARJ21支线飞机的航电项目中, 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把上电所作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承担航电有关项目的研制任务; 我们也与法国泰雷兹公司在飞行管理系统( FMS) 进行技术合作; 又与俄罗斯戈斯尼亚斯航空电子研究院进行航电综合系统的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明显提高了上电所的技术创新能力, 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人才, 锻炼造就了一支科技管理队伍, 我们从中学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 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我们从单纯搞科研试制产品, 到构建起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新机制, 实现了根据用户需求研制成批生产装备 (商品) 的转变。为了使合格的产品批量装备用户, 我们克服“没有搞过批量生产, 又没有生产线”的困难, 克服“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 我们建立了专用的电装生产线; 加强质量机构与人员培养; 引进招聘人才新设工艺室, 实施两级工艺机构体系; 引进招聘人才新设生产管理机构并建立半成品、成品保管库房; 建立一系列工艺、生产、质量规章制度; 加强元器件控制与检测, 建立专门的产品测试工位, 加强产品的测试与检验; 加强产品可靠性寿命的检测等工作, 从而为构建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新机制奠定了基础。
每每回想起这段经历, 我总是感慨万分。它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必须走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的道路,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拓展视野, 不断进取。我坚信中国航空工业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中国航空用钛异军突起的回顾
施宗灿
钛合金———这种国际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走向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 以其比强度 (强度与密度之比) 高、热强性好、耐蚀性强而受到航空专家的青睐。为赶上航空材料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1957年1月,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钛合金实验室正式成立, 这是我国第一个航空钛合金实验室, 由从美国归来的颜鸣皋教授任室主任。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曹春晓被分配到了这个实验室, 并被任命为变形钛合金的专业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