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中国皇帝之最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汤至纣,共历31王。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仅历1帝。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长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岁。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短的,是北朝时的北周,平均每帝仅享年22岁。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长的是清朝,自1644年统治全中国至1911年灭亡,历267年,传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短促的是北辽,自1122年3月立国至1123年灭亡,仅历19个月,传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个月。
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嬴政,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即爱新觉罗·溥仪,他在位的时间是1909年至1911年。
寿命最长的皇帝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8岁。
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名刘隆,不到1岁即夭折。
即位时年龄最小的是东汉殇帝,刚过100天。
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女皇武则天,67岁即位为武周皇帝。五代十国的荆南王高季兴即位时也是67岁,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时年已65岁。
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康熙皇帝,在位62年。
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仅仅1天即战死。
嫔妃最多的是晋武帝,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
子女最多的是清康熙皇帝,男孩36人,女孩20人。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共有多少皇帝?
从启建夏开始,我国历史上共出了多少皇帝呢?
据史书记载:夏朝共传13代、16帝,商朝17代、3l帝,周朝34帝。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诸侯争雄,没有出现统一的王朝。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我国才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秦朝仅历二世就灭亡了。
两汉共有24帝,其中西汉12帝,东汉12帝。王莽新朝仅1人称帝,后被农民起义灭亡。三国时魏历5帝,蜀汉2帝,吴4帝。两晋共历15帝。晋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继起,先后建立了前汉、前赵、后赵、冉魏、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燕、北凉、夏等小国,亦称王称帝,约20余王。南北朝时南朝宋8帝,南齐7帝,梁6帝,后梁3帝,陈5帝;北朝北魏17帝,东魏2帝,西魏3帝,北齐6帝,北周5帝。
到隋又实现一统,历2帝。唐代20帝,盛极一时,武周1帝,南诏13王,大理22王。五代时后梁3帝,后唐4帝,后晋2帝,后汉2帝,后周3帝;吴4主,南唐3主,吴越5主,楚6主,南汉4主,前蜀2主,后蜀2主,闽6主,荆南5主,北汉4主。
到宋代,共历18帝,辽国9帝,金9帝,西辽5帝,西夏10帝,元朝传位15帝,明代16帝,清传11帝。再加上唐末黄巢所建的齐国,明末李自成所建的大顺,总共算来,我国历史上约有300个帝王,其中天下一统的帝王(从秦始皇算起)约120余位。
002帝王为何“南面”称帝
古人很重视南方,帝王都是坐北朝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坐北朝南为尊起自于《周易》。
《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说,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处在正中的位置时,照耀南方,万物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帝王取法离卦,坐在北方,面对南方接见群臣,听取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
因此《周易·说卦》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新君登基,都是面向南而坐,因此就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
古时,“南面”为尊,但“北面”却是卑位。古代君见臣及尊长见卑幼,均南面而坐,臣僚或卑幼都是站在南面的,也就是面朝北的。因此“北面”指向人称臣,称为“北面称臣”。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烹煮刘邦的父亲以要挟刘邦退兵,刘邦就说:“我和你都是面向北面向楚怀王称臣,曾约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如果一定要烹杀我们的父亲,请你分给我一杯羹。”后来,“北面”又有了投降的引申义。
因为卑幼面向北方拜见尊长,所以拜人为师也称“北面”。《汉书·于定国传》中就有“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的说法。
趣味链接:古代皇帝的日常政务活动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旧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场面:皇帝早朝时,大会百官,身旁的太监往往宣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似乎皇帝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其实不然。
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朝,即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大朝非常隆重,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国政。另一种是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政府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这种朝会,类似于官府中的早衙与晚衙。
但朝会并不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全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
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就是指这种常规性的统治活动;一类是非日常性政务,这是因国家政治中出现了动乱,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员商议对策。以上这些才构成皇帝的日常政务生活。
003古代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始于何时
现在看古装戏,戏里宣读圣旨时,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听多了也就习惯了。不过这种用法最初是怎么来的呢?又最早应用于何时呢?
明朝万历时期,文学家沈德符提出,这种叫法最早始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据他分析认为,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
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是万历时的举人,着有一本《野获编》。这本书是搜集明朝万历皇帝以前的朝章典故汇集而成的,书中记载着,明太祖朱元璋这“奉天”两字是千古独见,是前人所从未用过的。
太祖所遗留下的祖训中也曾经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
这“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现在人们对它重新断句,就演变成了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趣味链接:“尚方宝剑”是一柄什么剑?
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某某钦差举起“尚方宝剑”,其他臣僚见了如同见皇帝一样纷纷跪拜。“尚方宝剑”究竟是一柄什么剑呢?
“尚方宝剑”,也称上方宝剑,也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在封建社会,“尚方”是掌管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制造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一般为皇帝所用,往往作为皇权的一种象征。据说它可以上斩王亲国戚,下斩众臣百姓。是否真有“先斩后奏”之权呢?从历史记载来看,很少有人得到这把宝剑。再说,只要皇帝还没到卧病不起的时候,他是不会把这种权力交出来的。
据说,真正的尚方宝剑出现在明朝。《明史·职官志》记载,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将御史台与军政首脑部门并列,下诏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为了惩治腐败,明太祖才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权的象征物赐给臣下。
004皇太极为何改国号为“清”
皇太极(1592~1643年)清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他完善后金的政治制度,为清王朝统治政权的确立打下了基础。皇太极在位16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改,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皇太极之前的国号为“金”,在音韵学上,清和金在满语里音相近,所以用“清”。
另一种就是,从阴阳五行上解释,明朝的明,左面是个日字,日是火,清左面是三点水,水克火,清要灭明,所以他用“清”。
再一个解释就是,从民族方面解释,说他原来用后金,他要进兵中原,中原一提出这个“金”就想起南宋了,一提起金人,就想起岳飞了。皇太极进兵中原要减少阻力,因此就不用这个“金”字,而改用“清”字。
但不论哪种说法都是很有道理的,但相比较而言,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的可信度要稍高一些,因为古人是极为讲究阴阳五行的。
趣味链接:明朝国号的由来
据说,朱元璋当皇帝后,改称国号为明,是和白莲教有关系的。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处处都与明有关,处处都有明字。
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005庙号、谥号、年号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皇帝的家庙)立室祭祀时所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期,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
后来,人们觉得直呼已死的先帝、先王有些不妥。于是,夏商时祭祀时就用他们的生日天干来称呼,以表示恭敬。如夏朝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从汉朝开始,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
谥号是古代帝王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平事迹以示褒贬所给予的称号。它最早出现于周朝。
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称他周武王。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就称他周文王。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
一般说来,诸侯卿大夫、高官显宦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谥号“忠武”,欧阳修谥号“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东汉以后,也曾出现私谥。它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儒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年号是皇帝在位期间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皇帝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改元。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有改元的。明清两代皇帝基本上不改元,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可用年号作为皇帝的称谓。如:明神宗年号叫万历,被称为万历帝;清高宗年号乾隆,被称为乾隆帝。
趣味链接:皇帝的尊号和徽号
皇帝的尊号,是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唐垂拱四年(688年),为配合武则天称帝,武承嗣伪造瑞石,上有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则天因此加尊号称“圣母神皇”。嗣后,她又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如她在称大周皇帝后,“加尊号曰圣神皇帝”。3年后又加为“金轮圣神皇帝”,次年又在“金轮”前加“越古”两字等。
这样在唐宋时代,帝王为自己称号加美称的做法成为常事,所不同的是,唐代加称并不形成定制,而宋代则确定在每年大祀之后,“群臣诣上东阁门,拜表请上尊号。”
宋太祖于乾德元年(963年)受尊号“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号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几次,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李治死后70余年,到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被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奉上的尊号,可以说是加长了的溢号。
徽号是对皇帝和帝后表示尊崇褒美的称号,即“尊号”。后来多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尊号,称为“徽号”。如清咸丰之妃、同治皇帝之母叶赫那拉氏,在同治皇帝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每逢庆典,徽号可以累加,越来越长。以叶赫那拉氏为例,她的徽号最后共有“慈禧”等16个字。
006黄色:皇帝的专用色
在唐朝以前,我国的皇帝所穿的服饰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周朝时期有天子“着青衣”的记载。
春秋时期,侯国纷争,世态混乱,当时的五霸也没有统一的袍服颜色。《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可见当时朝中上上下下都穿紫色,紫服并不是君王的专利。
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水、火、木、金、土的“五行”说非常盛行。秦始皇就按“五行”和“五色(黑、白、青、赤、黄)”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并且旌旗等都以黑色为贵。当然这跟秦朝实行的水德制度是分不开的。
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当时的皇帝着红袍。
隋朝时,隋文帝、隋炀帝都着黄袍,其他人也可穿黄色衣服。直到隋炀帝大业六年,按不同等级,各阶层服饰才有了一些规定。据《隋书》卷十二《礼仪志》记载:“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到唐高祖时期,黄色才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黄袍遂成为御用之服。朝廷正式禁止百姓穿黄色衣服。
趣味链接: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后周时期,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
周世宗柴荣死后,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这时,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清代钱采在《说岳全传》中说:“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007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九品中正制度又称门阀制度,创建于曹魏初期。东汉时期,出现的一批大地主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称为世家大族。曹操当政时,许多世家大族认为曹操出身低微,不肯合作,使得曹操很伤脑筋。后来,曹丕篡汉建魏,采纳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趣味链接:士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开始有了士族和庶族之分,形成了士族制度。到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士族在经济上占有大批土地和劳动力,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高门士族世世代代担任重要的官职。
士族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他们讲究身份和门第的高低,不与庶族通婚、共坐,不穿同样的衣服,甚至不互相往来。士族子弟不学无术,整天游荡,吃喝玩乐,纵情声色。他们“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骨脆肤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出则车舆,入则扶持”,是一群极端腐朽的社会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