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27104300000079

第79章 文词·解析(8)

“不倒翁”这一词源于春秋时期。

在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国的卞和游荆州的荆山,采得一块璞玉,外表看来像石,却是美玉包藏其中。卞和两次将这块璞玉献给楚王,楚王却以为它是普通的顽石,且听信谗言,便先后剁去了卞和的两足,把他逐出宫门。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便怀抱璞玉,痛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得知此事,便命玉工将石削开,发现里面真的包藏着一块好玉。于是,文王下令将其制成玉璧,赐名为“和氏璧”。

卞和这种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是这样称赞卞和的:“此人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不倒翁”这一流传后世的名词。

由此可见,今人所谓的“不倒翁”,其实是“易倒翁”。这种人东来东倒,西来西倒,见风使舵。而古人所说的“不倒翁”是指那些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不倒翁”。

趣味链接:和氏璧的去向

和氏璧是一件非常着名的无价之宝。在它流传的几百年间,国家和多少人的命运都因为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它竟神秘地失踪了,成为我国的千古悬案。

关于和氏璧的去向,目前有以下两种推测。

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种推测正确的话,有朝一日,如果秦始皇陵墓地宫被发掘,那么人们就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了。

第二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藏和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

但随后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人们只能由此推测,和氏璧或许是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是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灵璧)。

049“名下无虚士”的来历

“名下无虚士”是说一个人名能副实,不是空摆着的花架子。这个典故的来历跟隋朝着名诗人薛道衡有关。

隋朝开皇四年冬,着名诗人薛道衡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出使陈朝,因古代交通不便,薛道衡到达陈朝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时,已是第二年的正月初七了。

古代称正月初七为“人日”,也就是说是人过生日的意思。这一天,陈朝大臣们尊薛道衡为贵宾,设盛宴招待他。席间,陈朝大臣中有人说久仰薛道衡的才气,很想见识一番,便让他以“人日”为题作诗。

薛道衡自然不好推却,张口就说了两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大臣们听后,嗤其诗意浅拙无文,认为他是浪得虚名。只听薛道衡又缓缓吟出了后两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大臣们再也不笑了,纷纷惊叹:“这两句委曲尽致,巧而不纤,名下固无虚士也!”

后来,人们就常用“名下无虚士”一语来比喻那些才学能副其名声的人。

趣味链接:什么是“大牌”?

我们平时阅读报纸或者收看电视的娱乐新闻时,常会看到有报道说某明星在耍“大牌”。如拿自己的名气当后台,把自己的名气当资本,不讲道德,搞特殊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牌”,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和以前的戏子有关。

在以前,每逢戏团演出时,在戏园子门口就会竖起一块大牌子,上面标明今天演什么,谁是主角。演员的名字都有姓名牌,在那竖着。

一般来说,一出戏里主要演员的名字会写在一块比较大的牌子上,而别的演员挂的牌子就会略小一些。要是演员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时,那块姓名牌子就更大了。要知道,名气可是招徕观众的法宝。

戏院门口大小牌子的对比,显然与演员的知名度成正比关系。正因为这样,那些在影视、音乐等方面有点成绩的,或者名气比较响的明星们,就被称为“大牌”了。

050“雕虫小技”雕的是什么“虫”

我们常会用“雕虫小技”这个词来形容某些微不足道的技能或是某些很容易就能实现的技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雕虫小技”最初出现在西汉文学家扬雄的着作《法言·吾子》卷中,在当时写做“雕虫篆刻”。这个词在书中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自己年轻时喜欢作赋,有如童子雕虫篆刻般的技艺,于文来说不利于文学发展,于国来说不能用来经邦治国,是非常没有价值的,到成年后就不作了。

考证辞源可知,这里的“雕”和“篆”都是“雕琢、书写”的意思;“虫”和“刻”指的是“虫书”和“刻符”;而“虫书”和“刻符”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八种字体中的两种。当时的八种文字分别是“小篆(秦篆)、大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这八种文字中秦篆为通令全国使用的文字。

由于古时候,书写大多是在竹木简牍上完成的,故而要雕虫篆刻。而雕虫篆刻在实际中的作用又很小,只有在辨认古字的时候才用得到。类似于现在所说的“鸡肋”,故而人们才会用这种比喻。

回到扬雄的《法言》中看,扬雄用“雕虫篆刻”来比喻作赋,雕虫篆刻和作赋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雕虫篆刻”是一种艰深的文字学习;作赋则是一种高难度的文字游戏。但放在经邦治国等“大道”上来说,它根本就是个“小技”,是个无关痛痒的技艺。后来,人们就把“雕虫篆刻”说成是“雕虫小技”。

由此可知,“雕虫小技”所雕的是一种“虫书”,并不是某种昆虫。

趣味链接:乱写乱画为什么被称为“涂鸦”?

凡是街头建筑物的墙壁上所出现的各类色彩鲜艳的图案,或奇形怪状的文字,均可被称做“涂鸦”,但这只是现代意义上的“涂鸦”。你可知道“涂鸦”一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这一词语又是从何而来的?

“涂鸦”一词出自一个典故。唐代诗人卢仝《玉川子集·云添丁》中的诗句“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这首诗是写自己一个叫“添丁”的儿子,幼年时喜欢涂抹诗书,常把书弄得一团糟,整个弄得黑乎乎,如同乌鸦的毛色一样。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添丁”不仅打翻了墨汁,还乱涂乱画。诗句将儿童顽皮天真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

后来,人们就用“涂鸦”一词称随意写作或绘画。也有用来自谦的,比喻书法幼稚。例如,清人徐枋《与杨明远书》云:“外一扇乃幼儿涂鸦,亦以申义。”

现代意义上的“涂鸦”则具有了多重的文化内涵。引申为生活中街头的乱写乱画,常令管理人员头痛的一些东西。

051“三寸金莲”的由来

“三寸金莲”是我国古书里描写女人纤细小脚的代名词。但不要被字面意思所迷惑,三寸金莲的“三寸”其实是形容缠足的小,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才行。

我国缠足的历史自五代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南宋时,妇女缠足已非常普及,缠足的风俗也逐渐由北方传到南方,到了南宋末年,“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

到了清代,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大有越缠越小的趋势。这时也以女子脚的形状、大小来作为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

至于为何与金莲有关,一说是出自《南史》中的故事;南齐废帝东昏侯骄奢淫逸,有一次,他命人用金子凿成莲花,贴到地上,然后让他的宠妃潘妃在上面行走,东昏侯边看边高兴地说:“此乃步步生莲花。”从此,人们就用金莲比喻女人的脚。

另一说认为,脚被缠得有如莲花一样小,或如莲花一样美。人们就用“三寸金莲”来称呼小脚了。

趣味链接:“春光”何以成了女人隐私的代名词?

“春光”一词是港台地区常有的用法,尤其是在娱乐报刊杂志上经常见到。港台地区的人常以其称女人身体不应外露的敏感部位、隐私。与之相类似的词还有“走光”等。为何“春光”一词成了女人隐私的代名词呢?

其实,这两字本身并无猥亵的意思。“春光”是严冬已过,大地复苏,百花竞开,非常美好的季节,一段惬意的时光。

其实,用“春光”一词指代女人的隐私,主要取决于“春”字的多种含义。“春”字除了表示春天之外,还有就是与情欲有关。比如“春宫”和“思春”两个词,前者指宋代画苑的男女秘戏图或淫秽图画,后者指旧时怨妇思念情欲之事。

052“给人戴高帽”的由来

现在,人们常把阿谀奉承的行为称做“给人戴高帽”,而喜欢别人溜须拍马的则被称做“喜欢戴高帽”。所谓“高帽”顾名思义是一种有着高顶的帽子,比如高山冠、高翅帽等。“高帽”最初与恭维没有关系。

用“戴高帽”来指代恭维与北朝的宗道晖有关。唐代李延寿着的《北史·熊安生传》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次谒见上级官员时,他总是仰头举肘,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说:“您的功德可比三公。”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对此,清代乾隆年间学者翟灏撰《通俗篇》对宗道晖评论道:“今谓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在这里翟灏讽刺了宗道晖这种虚张声势,通过恭维他人抬高自己的做法,这种做法也是遭人唾弃的。

趣味链接:一则古代戴高帽的笑话

清代俞樾《一笑》里载有一则讽刺好戴高帽者的笑话。有一个将去外地做官的人,临行前去拜见他的老师,老师嘱咐说:“外地的官员不容易当,你办事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个人说:“没关系,我已经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自然无事。”

老师听了很生气,说:“我们应正直待人,怎能这样呢?”这人说:“唉!天下人能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个呢?”老师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人告别了老师,出来对别人说:“我那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