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晋朝士大夫有时亦用寡人为自称。《世说新语·文学》:“君辈勿尔,将受困寡人女婿。”李详云:“晋世寡人,上下通称,不以为过。”孙过庭《书谱》述王羲之语:“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可为此条确证。”到唐朝以后,寡人只准用做皇帝的谦称。
“孤”是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逐渐演变为无区别。秦汉时君王称孤者较少。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有些割据一方的首领,也自称为孤。
“朕”最初是身体的意思,《尔雅·释诂》中就解释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一个普遍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不分贵贱都可使用。秦王嬴政建号皇帝后,朕就被规定为皇帝的专用自称。有时临朝称制、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太皇太后,或是内禅的太上皇亦可自称为朕。
趣味链接:“太上皇”称呼之始
“太上皇”是古代皇帝对父亲的尊称,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起源于秦朝时期。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封为始皇帝后,为表示对先王的尊重,就追封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这是太上皇称呼的最早应用,自此以后,鲜有使用,故而也未形成制度。
直到刘邦平定天下,登上皇帝宝座后,这个称呼又被提上了日程。刘邦当上皇帝之后,衣锦还乡,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只见父亲身穿旧袄,手拿竹扫帚,毕恭毕敬地在迎接他。
刘邦见到此情此景,心里非常不快,心想,这岂不是有碍儿子尽孝道吗?忙问其父因什么事才做出这番举动,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总是不听。
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把已故的父亲尊奉为“太上皇”,并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由于刘邦是市井出身,胸中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就同意了。说办就办,马上举行大典,封太公为太上皇。自此以后,“太上皇”这一称呼就成了一种制度,历代皇帝都沿用这种做法。
030古人对他人的敬称
古人称呼自己时,常喜欢用谦称,总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不过这样在现在的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如果你去面试,用谦称跟面试官谈,你将会一无所获。不过古人尊称他人的一些言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还是十分受欢迎的。古人常用的敬称他人的辞令有如下几种:
“令”的称谓。比如令尊是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是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是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是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是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是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是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是尊称对方的亲戚。
“奉”的称谓。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即告诉,表达之意;奉复,相当于回复,多用于书信中;奉告就是告诉;奉还是归还的意思;奉陪为陪伴之意;奉劝就是劝告的意思;奉送、奉赠,都是赠送的意思;奉迎为迎接之意;奉托,相当于拜托。
“惠”的称谓。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来访;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惠赠:指对方赠与。
“恭”的称谓。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的称谓。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的称谓。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别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高”的称谓。称别人的事物,有夸赞的意思。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敬”的称谓。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请”的称谓。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的称谓。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的称谓。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借光:请别人帮忙;赏光:让对方给自己面子。
“俯”的称谓。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挂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的称谓。称对方的相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与己同姓的对方。
“老”的称谓。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
“雅”的称谓。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别人时)请人指正批评。
“玉”的称谓。用于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体:称对方身体;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芳”的称谓。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贤”的称谓。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趣味链接:古人的自称
我国古代的人们尤其讲究尊卑和礼仪,在人际交往方面形成了一整套颇为严格的规矩。
一般说来,在相互的交往或言谈中,凡是提到自己的,除了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之外,更多的是用谦称或卑称,最常见的就是称自己为“鄙人”。与“鄙人”相类似的谦称还有“臣”、“妾”、“仆”、“不才”、“小人”、“不佞”、“不敏”等等。
根据古代的礼教制度和风俗习惯,这些自称依据地位不同而称法各异。国君常称自己为“朕”、“寡人”等,是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普通士人称呼自己为“不才”、“不佞”,也有“余”、“吾”等,体现了士人的谦逊;地位低下的老百姓则常自称“小人”、“早民”、“贱民”等。这些不同的自称从侧面揭示了普通民众卑微的社会地位。
031中国古代的姓和氏
现代有关重大活动的新闻公报,在提及有哪些人士参加时,往往用“按姓氏笔画为序”来排列名单。这里的“姓氏”,指的就是姓。这样来看,在人们心目中,姓和氏是一回事。其实在古代,姓和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
姓氏合一,出现在秦汉以后,但还是以姓为主。最古老的姓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而氏的产生稍晚,最早的氏大约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享的代号,这便是“氏”。
周朝时,氏大量集中出现。这是为了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的缘故。而这些受封的诸侯死后,他的后人又以所封国名为氏,并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地的名称为氏。故而,氏就越来越多。
以后,各种形式的氏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
所以,“姓”和“氏”中反映着至为重要的信息,切不可混为一谈。当然,汉代以后,姓与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就不再有什么区别了。
趣味链接:古今名人小名
“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系指称人于小儿时期所起用的名字。并且为了好养,多取贱名(父母怜爱太甚,故显卑贱,希望容易养大成人),如取小名叫“狗”。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不过近几年来,似乎发生了变化。
我国取小名的习惯起源很早。在上古时期,人们都是在出生后不久取名,其目的只求能与别人区分开来,而不大讲究名字是否典雅。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鲤;春秋时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
在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有小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狒狸;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宋孝宗赵昚小名小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上述这些,无不都是称孤道寡的帝王。
至于一些圣贤名宦也都有小名,如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男人如此,女子也不例外。如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明代女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等等。
032中国古代的名和字
古时,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会给起个小名。等长到20岁,父母为孩子举行“冠礼”,再给起个名,这个名就叫“字”,也叫“表字”,这表示他“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人不可复称其名,故冠而加字”。《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
“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称“表字”。古代平辈之间甚至一般关系的尊长对晚辈都应该以“字”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自称则必须用“名”。比如,刘备、关羽、张飞都可以叫诸葛亮为“孔明”,但诸葛亮自己却只能称“亮”。所以说,“字”是为社交准备的,“名”是为自己准备的。
除此之外,名与字之间还有别的不同功能:“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这是因为,婴儿出生伊始,个性、禀赋,包括优缺点都没有表露出来,所以都用宽泛的字。至弱冠之年,孩子的禀赋多已为人所了解了,这时再冠以“字”,来加以表扬、劝诱、敦促。说白了,“字”的含义就表现了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寄托或标榜着父母的某种情操。
关于“名”与“字”的关系,在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依据。《白虎通义》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之与字相比附故。”“名”与“字”或相补,或相承,或相反,或相关,或相近。二者在意义上往往存在着相同、相近、相关,或者相反的关系。如杜甫字子美(甫,男子美称)、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
趣味链接:古人名、字的连带关系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在不同,现在的人有名无字,而古代人不但有名,而且还有字。《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说明古人的名与字是有连带关系的,一般有以下一些。
名和字同义。如三国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黄盖,字公覆,盖与覆同义。
名和字意义相关。如《西游记》的作者,明人吴承恩,字汝忠;《梦溪笔谈》的作者,宋人沈括,字存中;三国鲁肃,字子敬;宋代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他们的名和字的意义都有一定的关联性。
名和字是近义词。如三国诸葛亮,字孔明;战国楚屈平,字原,今多称屈原,以字行;东晋陶渊明,字元亮。他们的名和字都是近义词。
名和字反义。如春秋曾点,字晰(《说文解字》:“点,小黑点。”“晰,人色白也。”);唐人王绩,字无功;清人徐退,字进之。他们的名和字都是反义词。
名和字基本相同。如唐诗人李白;字太白;唐诗人杜牧,字牧之;元末明初人宋濂,字景濂,等等。
033中国最古老的姓怎么来的
中国的一些主要姓氏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人的姓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考证,母系氏族时期,中国人就有了姓。在那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由“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帝王的姓也都带“女”旁,比如神农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等等。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祖先的族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是唐,尧的一些子孙后代便姓唐。夏、殷、周等姓大致也是这样来的。古代帝王死后,在宗庙的牌位上要写上他们的王位,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他们的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
二是以国名或地名为姓。古代一些国家的居民以国名为姓,如齐、鲁、秦、晋等。有的是以居住地名为姓,如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分别居住在城郭四边,就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其他如东门、南宫、欧阳等姓也是由此得来。
三是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古代的官职有司马、司徒、帅、尉等,担当这些职务的人的后代便取这些官名为姓。以职务职业为姓的很多,如管乐器的姓乐,做买卖的姓商,还有陶、屠、巫、卜等。
四是以动植物为姓。如马、牛、羊、龙、熊、杨、柳、花等。
五是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
现今汉民族广泛使用的姓大约有3000个左右,其中复姓只有250个,约占8%。目前,已收集到的中国古今姓氏已超过8000多个。影响较大的北宋时期的《百家姓》,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趣味链接:“百家姓”源于何时?
《百家姓》始于宋代,是钱塘一个老儒所编,它概括了中国汉族的主要姓氏。共收姓氏400多个,故称“百家姓”。
《百家姓》四字一句,合辙压韵,虽无文理,却朗朗上口,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因其便于记忆,此书一出,便成为了当时的启蒙读物。
宋朝的皇帝姓“赵”,为了表示皇家姓氏的至高无上,北宋时的《百家姓》以“赵”居首,而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所以要这样排列。
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词《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中说:“农家十月,乃遗子弟入学,所谓杂事,百家姓之类。”
后来,明洪武年间编的《皇明千家姓》则改以“朱”姓居首,清康熙时编的《御制百家姓》则以“孔”姓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