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法国天主教“芳济各”教派的僧侣苏威地是最先正式提出数字简谱的人。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教群众歌唱宗教赞美诗。
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深深感到五线谱记谱方法的复杂,造成了群众在音乐学习上的困难,便大声疾呼简化记谱方法。
1742年,他在法兰西科学院作了报告,提出了他的数字记谱制度;又在《论现代音乐》一文中,具体地阐述了这套数字记谱制的内容;1767年,又把它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中。但是,由于音乐界许多专业人士的反对,数字简谱未能得到实施。
后来,数学教师加兰把简谱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接着是他的一个信徒帕里斯,最后是谢维医生,他们把整个制度加以系统的组织,编书成册,并通过大办群众合唱团,大力推广。
这个记谱制,在法国就被称做“加兰—帕里斯—谢维记谱制”,很受群众欢迎,并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
最早运用舞谱的国家
舞谱是舞蹈的书面记录。舞谱在中国应用很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已开始用一些专门词汇记录舞蹈动作,如在敦煌石窟中发现晚唐五代的舞谱残卷,它用“据”、“摇”、“送”、“舞”等词记录舞蹈的动作。宋代德寿宫的舞谱则用“雁翅儿”、“龟背儿”、“海眼”、“回头”等术语记录舞蹈动作和队形。明代朱载堉著有《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等著作。
西方最早的舞谱出现在17世纪。1671年左右,法国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博尚发明了一种书面记录舞蹈动作的方法,即舞谱。博尚申请了专利,当时法国最高法院批准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但没有对这项发明作出任何评价。有人认为,古罗马也使用过一些符号记录舞步,不过,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西方的现代舞谱有匈牙利拉班的“拉班动作记谱法”、英国贝奈许夫妇的“贝奈许记谱法”和色腾的“色腾动作速记法”等。
最早出现霹雳舞的国家
霹雳舞是由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迪斯科舞逐渐演化和创新而成的。70年代初期,电子工业迅速崛起,人类脑力负荷增加,生活节奏加快,使西方青年感到精神过分紧张和压抑,迪斯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放松紧张心理和消除疲劳的自我娱乐活动应运而生的。
迪斯科音乐流行了一段时间后,变动意识强烈的西方青年又感到迪斯科既不能表现人类的智慧,也不能带来美的享受。于是,美国一名叫约翰的黑人标新立异,率先在街头跳起了既有迪斯科节奏,又能反映一定生活内容的“霹雳舞”。
因此,当初把霹雳舞称做“街头舞蹈”。霹雳舞不仅具有闪电般的节奏,雷鸣般的速度,有一种强烈的、冲破框框的竞技要求和千变万化的节奏感,舞的动作也大都是扭曲变形、痉挛、夸张式的。
同时,霹雳舞还融合了美洲民族舞的粗犷、现代迪斯科的节奏和芭蕾的韵律。霹雳舞能使人体全身关节、肌肉、韧带得到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可收到消除疲劳和健身的效果。
最早的芭蕾舞
芭蕾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18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18世纪传入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几百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至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每当结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大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贺或助兴。
芭蕾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的玛格丽特小姐和凡尔赛的姚幼斯公爵结婚之时,这场芭蕾舞的音乐乐谱仍保存,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芭蕾至路易十四皇朝(1643—1715年)时代达到极盛,路易十四本人是一位卓绝的舞蹈家,且喜爱芭蕾表演。1661年,路易十四创立了历史上第一所舞蹈学校——法国皇家舞蹈学院,专门教授舞艺。这所学校现在属于巴黎歌剧院。而沿用至今的手脚动作的五个位置和一些优美的芭蕾舞姿就是1700年在这里得到确定的。
在皇家舞艺大师博尚和音乐家贝弗及吕利的大力提倡下,法国芭蕾舞在文化和音乐上的重要性大增。于是芭蕾变成了许多新的宫廷舞的来源,诸如加沃特舞曲、巴斯皮耶舞曲、布雷舞曲、里戈东舞曲等。
在这些舞曲之中,最重要的要算小步舞曲,吕利于1653年开始参加法国宫廷的芭蕾活动,进而达到高潮。他当时正与莫里哀合力创作戏剧和芭蕾混成的所谓芭蕾喜剧。1760年发表的《小绅士》,可算是这类舞剧最著名的代表作。吕利又把芭蕾应用于他所作的歌剧中,他的两位后继者康普拉和拉莫也如法炮制。尤其是拉莫的作品,因夹杂有墨西哥和中国等的外国情调而更富风趣。这当然和其个性与背景有关。
后来英国方面又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芭蕾,名曰“假面舞”。到了17世纪后半期,维也纳已成为芭蕾舞演出的中心。然而当时欧洲芭蕾舞正处在“传统”与“革新”的争论、“严格”与“抒情”间的争论、“纯粹舞艺”与“标题舞艺”的争论,以及“芭蕾”与“近代舞”间的争论中。这些观念在21世纪的今天,多多少少还有它的余波。
最早的哑剧
哑剧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每逢盛典和喜庆等重大节日,人类的祖先就模仿狩猎、采摘等活动,表演一种只舞不言的原始舞蹈,为节日助兴,这就是哑剧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代印度和埃及,原始的近似于哑剧的表演形式,逐渐演变成一种无声表演的艺术形式。当时,哑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只表演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物,诸如老年人、年轻恋人等的滑稽动作。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专职的哑剧演员,演出时戴面具,并有合唱队伴唱,从表演内容到形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哑剧也销声匿迹了。
在我国,像哑剧这种表演形式的戏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百戏之中就有一种只跳舞不唱歌的“哑杂剧”,在市井勾栏中演出,很受下层民众的欢迎。
后来,这种剧传入宫廷,文武官员乃至皇帝也很爱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第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中说道:“继有二三瘦瘠,以粉涂身,金睛白面,如骷髅状,系锦绣围肚看带,身执软杖,各作魁谐趋跄,举止若排戏,谓之‘哑杂剧’。”
在我国传统戏曲中还有一些整场靠演员的表情、手势、形体动作表达剧情,塑造人物的场面,而没有任何语言,也可看做是哑剧,如《拾玉镯》、《三岔口》中的许多场面。
我们现在所说的哑剧,指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的现代哑剧。它是15世纪后期,经过对古代哑剧的改革创新而兴盛起来的。这时的哑剧已从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发展成为绚丽多姿的舞台艺术,成为欧洲的主要剧种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歌剧
1597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私人集会上演出的歌剧《达夫内》,由雅各布·佩里作曲,奥塔维奥·里努奇尼作词,可惜乐谱已遗失。现存最早的歌剧作品是1600年佩里和普契尼创作的《尤丽狄西》。
歌剧的正式出现是在16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当时,有一些文人雅士对古希腊戏剧十分感兴趣,他们尝试着在贵族宫廷里上演这种古老的戏剧,同时,配上一些他们认为是古希腊风格的音乐,也就是简单的独唱加上简单的器乐伴奏。
《尤丽狄西》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虽然它的形式远不如后来的歌剧那么丰富多彩,但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这是非常令人喜爱的一种将音乐与戏剧结合的体裁,于是,在不长的三十几年里,歌剧从佛罗伦萨的贵族宫廷里走了出来,变成了大众艺术。不仅是佛罗伦萨,还有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城都建立起了公众歌剧院。
据统计,到1700年,威尼斯这座小城已有17家歌剧院,这个数字就是在今天也是惊人的,可见人们对歌剧有多么着迷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比起念白的剧本来,音乐具有非凡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可以说,自从歌剧诞生以来,有两对矛盾始终存在着,一是剧本和音乐的矛盾——以剧本为主,音乐只是做它的侍女,还是以音乐的自律为主,剧本只是故事骨架;二是歌唱技巧与乐队作用的矛盾——是以歌唱为主,乐队只是衬托红花的绿叶,还是让乐队担负表达人物感情和剧情气氛的重要作用。
第一个矛盾在歌剧诞生初期就出现了,第二个矛盾是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突出的。而这两对矛盾是歌剧发展的推动力:由于作曲家对它们所持观点不同,因而产生了歌剧发展史上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也因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歌剧作品,形成了歌剧世界的多姿多彩。
世界上最长的歌剧
经常演出的歌剧中,篇幅最大、演出时间最长的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作曲并编剧的三幕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这部歌剧在正常无间断的情况下演出长达5小时15分钟。瓦格纳创作这部歌剧花了22年的时间。
《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又名《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三幕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完成于1867年,但其序曲早在1862年便已创作完成。歌剧的脚本为瓦格纳本人所作,取材于16世纪德国纽伦堡的一个民间故事。这部作品不仅在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也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杰作之一。这部歌剧构思的时间很长,所要体现的中心思想几经更迭,在这一过程中它的形象和情节不断深化。因此在瓦格纳后期创作中,这部歌剧显得十分突出。
歌剧讲述了青年武士瓦尔特与金饰匠的女儿叶娃相爱,但金饰匠已宣布叶娃只能嫁给圣约翰节歌咏比赛的获胜者。在鞋匠萨科斯的帮助下,瓦尔特战胜了一直垂涎于叶娃而使出卑鄙伎俩的市镇小吏贝克梅塞尔,赢得了叶娃做他的新娘。
这部现实主义杰作通过进步的民间艺术同墨守成规的腐朽保守艺术间的斗争,来赞颂民族和人民的理想。它不但鲜明地描绘出16世纪纽伦堡的手工业者的习俗和风尚,表明他们对祖国生趣盎然和真诚朴实的艺术的热爱,而且对阻碍艺术发展的那些眼光狭隘、成见很深的批评家进行了强烈的抗议和辛辣的嘲讽。
瓦格纳在这部歌剧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和心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写作这部作品“有时高兴得发笑,有时则失声痛哭”。
歌剧的序曲实际上是第一幕的前奏曲,它那宽广的复调发展和铜管乐器占优势的音响,辉煌灿烂的气势,给人留下了洋溢着生命力的欢跃、雄伟的印象,充满了“瓦格纳风格”。
上演率最高的歌剧
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于1875年创作的歌剧《卡门》,自诞生以来久演不衰,一直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是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该剧也是百年来几代歌唱家竞相演唱的剧目之一。该剧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魅力雅俗共赏,令人百观不厌。
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霍赛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霍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在卡门为埃斯卡米洛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霍塞的剑下。
比才(1838—1875年),法国作曲家,他出生于巴黎,4岁开始随母学钢琴,9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