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非洲——马拉维,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
27153900000011

第11章 印度洋上冉冉升起的明星(3)

这些探险家依靠古老地图、询问不情愿的本地人和穿行在茂密丛林中,花毕生精力寻找失落世界。如今在数字时代,这一探险工作相对简单多了。起初,英国研究人员在谷歌地球网站上意外发现一片绿色的森林版块。于是,来自英国、莫桑比克、马拉维、瑞士和坦桑尼亚的这支28名国际自然保护学家组成的探险小组就前往这处伊甸园想看个究竟。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包括侏儒变色龙、斯温氏鹟、新种蝴蝶、珍稀的兰花、珍稀鸟类和巨蛇。这里还是猴子和小型山羚以及蓝色小羚羊的家园。他们期待会在这里发现更多的新物种。

事实上,该失落地带的发现不仅仅使得乔纳森·蒂姆布莱克团队兴奋异常,整个科学界也欢呼雀跃。他们除了发现侏儒变色龙、Swynnerton知更鸟、小条纹尾蝴蝶以及皇帝凤蝶在内的众多罕见生物外,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了3种此前完全未被科学界了解的蝴蝶,以及一种巨型非洲淡紫色毒蛇。科学家们认为,更多重大的发现还在后面,等团队返回英国将其他众多标本进行检验后,或许他们还将向世界展示更多惊人的发现。

在这次探险中,蒂姆布莱克对发现一棵150英尺高的古树仍然记忆犹新,他认为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好像自己可以通过这些古老的生物与历史对话,同时成为未知世界与人们的联结纽带,自己做了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这次考察总共有来自英国、莫桑比克、马拉维、斯威士兰、坦桑尼亚5个国家的28位科学家。而这片未知地带位于海平面5400英尺以上,覆盖面积约为27平方英里。在这里,各种珍禽异兽应有尽有,每天成百上千种稀有蝶类盘旋于树林地带,其他各种未知虫类更是数不胜数。一位工作人员就表示,在他已经阅读过的书籍以及生物地理学杂志中,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马山布这个地方,这里简直是太神奇了。而这里所生存着的各种各样的物种我们也无法从已有的资料中找到它们的名字。目前为止,他们根本不能说自己已经对生物学有了清晰的认识,事实上,他们在这里也仅仅是触摸到了生物多样性科学的边缘,仍然有大片领域需要他们继续开发探索。蒂姆布莱克认为,莫桑比克的这片地带真的很神奇,从某种角度讲,该地带具有南部非洲高山森林地带的许多典型特征。然而令人十分不解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莫桑比克本国的人民竟然也对其缺乏了解,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马布山,这地方一时间也成了莫桑比克的失落之地。

据介绍,该森林地带与外界连接的公路由于1975-1992年发生的国内战火而被毁坏,因此,此处与外界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隔绝状态。

也正因为此,许多莫桑比克人把这里当作自己的避难场所,借此逃脱外界的干扰。每一年,科学家们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发现2000种全新物种,然而像莫桑比克马布山这样,同时聚集着种类如此丰富、数量如此多的生物群体,在此前的科学考察资料中也实属罕见。

2.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是西印度洋的一条水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东为马达加斯加岛,西为莫桑比克。科摩罗群岛横列海峡北端,印度礁和欧罗巴岛位于海峡南口。

莫桑比克海峡全长1670千米,呈东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峡两端宽中间窄,平均宽度为450千米,北端最宽处达到960千米,中部最窄处为386千米。峡内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与南端超过3000米,中部约2400米,最大深度超过3500米,深度仅次于德雷克海峡和巴士海峡。峡内海水表面年平均温度在20℃以上,炎热多雨,夏季时有因气流交汇而产生的飓风。由于水深峡阔,巨型轮船可终年通航。海峡盛产龙虾、对虾和海参,并以其肉质鲜嫩肥美而享誉世界市场。这里有莫桑比克暖流南下,气候湿热,多珊瑚礁。赞比西河从西岸注入。

莫桑比克海峡为东非重要航道,两岸港口有马任加、图莱亚尔、马普托、莫桑比克和贝拉。莫桑比克海峡地处热带,莫桑比克暖流自北向南流,终年炎热多雨,海峡两岸地形复杂。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北岸为基岩海岸,蜿蜒曲折,穿插着珊瑚礁和火山岛。莫桑比克北部海岸,为犬齿形侵蚀海岸。由此往南,海峡两岸都为沙质冲积海岸,发育着沙洲和河口三角洲。唯独赞比西河口两侧,为红树林海岸。

据地质学家研究,约在1亿多年以前,马达加斯加岛是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地壳变迁,岛的西部下沉,才形成了这条又长又宽的海峡。海峡两侧陆架狭窄,陆坡陡峭。海底由戴维海岭、莫桑比克海盆、马达加斯加边缘台地和科摩罗海盆组成。戴维海岭纵贯海峡中部。海岭的西南面为莫桑比克海盆,因有戴维海岭的屏障,海盆北部沉积物较厚,南部则较浅。海峡底部的沉积物随地形而不同。东西两侧陆架以沙为主,从陆架往外到2000米等深线处,以粉沙为主,中部2000米以上的深海主要为粉沙质黏土。

海峡属热带气候,位于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脊和赤道低压之间,受东南信风控制,并受北印度洋季风影响。南部,全年盛行东南信风,风力稳定。北部,12月至次年2月,受北印度洋冬季季风影响,盛行东北风;3月和11月,风向多变,风力较小。海峡终年少大风,6级以上大风频率不到10%,8级大风频率仅1%。12月至次年3月有热带气旋过境,但为数甚少。海峡内气温呈现北高南低,2月分别为28℃和27℃,8月为25℃和22℃。气温年较差南大北小。年降水量,北多南少,东北岸的马任加为1553毫米,海峡南部的尤罗帕岛为553毫米,西岸的克利马内为3000毫米,马普托为750毫米。降水量1-2月最多,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8-11月最少。

海峡内浮游植物的主要种类是硅藻,以努贝西岛附近为最多。其次是甲藻和颗石藻,颗石藻多分布于海峡的南北两端。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有挠足类和端足类甲壳动物、磷虾、有壳翼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

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北部多于南部,各为15-20米和3-5克/米。莫桑比克海峡全为远洋性鱼类渔场,东北部为近岸鱼类渔场。金枪鱼产量为印度洋最高产区之一。

早在10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经过莫桑比克海峡,来到莫桑比克地区建立据点,进行贸易。13世纪,海峡地区曾经建立过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马卡兰加帝国。明初郑和下西洋也曾到过莫桑比克海峡。

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莫桑比克海峡历来为殖民者所垂涎。从16世纪起,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染指该地区,之后,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沦为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为了扩大殖民利益,葡、法两国分别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修建了大量港口,包括东岸马达加斯加的马任加、图莱亚尔,西岸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莫桑比克城、贝拉、克利马内等。其中,莫桑比克城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发现时期的古老港口,它曾经在海上交通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从该港口出发,铁路与非洲内陆的铁路网相连接,可以横贯非洲大陆南部,直抵安哥拉位于大西洋岸边的港口。这不仅使得莫桑比克海峡成为沟通印度洋及大西洋最便捷的交通要道,而且也使海峡地区成为殖民者向东非和亚洲侵略扩张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