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理顺市﹑县级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探索红十字会科学运行机制各级红十字会要继续推动理顺管理体制工作。自2005年甘肃省红十字会员代表大会以来,这项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希望各级红十字会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获得支持,同时加强与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向社会宣传的力度,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已经颁布实施的《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红十字会《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加大对红十字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力为他们开展人道主义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提供活动舞台,在今年内全面完成全省市级红十字会理顺体制的任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核定人员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使各地红十字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各级红十字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红十字会社会化、开放式的运行机制。要积极发展基层组织,切实加强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建设,壮大会员和志愿工作者队伍,夯实红十字会的群众基础,使红十字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促进甘肃省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甘肃省红十字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抓好当前重点工作,推动卫生事业进步
(2006年4月1日)
这次会议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专题研究部署甘肃省农村卫生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
一、这次会议的几个显著特点
(一)充分体现了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立足国情、着眼长远作出的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基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从甘肃的实际出发,决定将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破题之作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统筹安排,先行规划和部署。为了制定好各项政策,开好这次会议,努力解决甘肃省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问题,2005年10月苏荣书记深入平凉等地农村进行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八条重要意见。陆浩省长多次深入临洮等地调研,就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协调落实财政补助等相关政策。中共甘肃省委各常委和甘肃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对拟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了审核把关,提出了指导意见。甘肃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具体政策措施。这次会议是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再认识、再动员和再部署,体现出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上的总体判断和重大部署,表明了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在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上的坚定态度和巨大决心。
(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大会
2005年12月初,卫生部高强部长专门听取了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汇报,就做好下一步农村卫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好这次会议奠定了基础。这次他亲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当前农村卫生的现状,准确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指出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思路和对策,对甘肃省卫生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次会议规格高、规模大,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高强部长和卫生部的几位司长莅临指导大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四大家分管领导出席大会。各市州、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和各市州、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共4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苏荣书记亲自主持,并对如何落实高强部长讲话精神和陆浩省长的工作部署讲了十分重要的意见。他要求我们把农村卫生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进一步明确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全面落实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开创甘肃省农村卫生工作的新局面。会上,陆浩省长作了一个精彩务实的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十五”时期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取得的成就,客观、准确地分析了当前农村卫生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从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卫生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入手,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卫生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次会议还专门安排了两个半天的时间,让大家进行充分的讨论,刚才又安排5位省直部门和市州领导进行大会发言。同志们畅所欲言,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交流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健康的高度关注和对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为全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更加坚定了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交流,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尽管甘肃省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做好今后工作,实现既定工作目标,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大家表示,要按照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瞄准目标,狠抓落实,集中精力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
会议之前,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文件内容很实,力度很大。“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对农村卫生工作投入将新增十几个亿,仅2006年省级财政增加投入就接近2亿元。一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农民补助及工作经费约9000万元。二是人才培养经费1000万元。三是医疗设备配置经费4000万元。四是建立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保障机制,省上要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帮助解决经费缺口,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五是承担对乡村医生劳务补助的50%,初步测算接近1000万元。六是对农村卫生执行国家的各类项目、配套经费也有2000万~3000万元。七是增加省属医疗机构床位补贴标准,建立扶贫济困病房也有近3700万元。今后几年投入还将增加,主要是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经费。这就极大地缓解了市、县两级财政困难的压力。由此可见,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抓农村卫生工作,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样的投入力度也是空前的,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来说实属不易。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好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意见》提出的一系列部署精神,省上相关部门研究拟出台《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控制标准》等6个配套文件。这些文件对《意见》中的一些重点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分门别类,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便于各地结合实际贯彻实施,使落实《意见》和会议精神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这6个配套文件在起草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工作基础条件的差异,在文件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更加突出了其指导作用。市、县两级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一些工作的安排可以更加超前。对这6个配套文件吃透了、抓实了,《意见》和会议精神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会后我们抓紧修改,尽快下发执行。
二、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大家对一些问题和措施还有疑虑。事实上,这些正是甘肃省农村卫生工作中需要下气力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下面,我想就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作以简要说明:
(一)关于农村经费投入和保障问题
讨论中,许多同志认为,近几年特别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的决心很大,思路清晰,在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方面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从2006年起省政府在农村卫生经费上的预算安排大幅增加,卫生建设项目很多,这对于改变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面貌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市、县两级农村卫生投入还不够,担心《意见》提出的措施难以很好地落实。的确,甘肃省各级财政收入总体比较困难,在农村卫生经费投入方面捉襟见肘。包括在前几年一些国债项目建设等方面,有个别地方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落实配套资金,甚至将配套资金的缺口转嫁到项目建设单位,成了新的包袱,这是不允许的。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意见》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我们的实际情况,大部分资金省财政出了,对市、县两级的资金要求都是经过认真测算的,是可以承受的。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市州和县,省财政将通过转移支付解决。因此,市县两级的投入必须到位,不得推诿敷衍,要确保各项经费的落实。
(二)关于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农村卫生人才匮乏是影响和制约甘肃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农村卫生人员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农村卫生的质量和水平。抓好农村卫生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在这方面,省上的考虑是通过调整和落实政策,疏通就业渠道,采取定向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学历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医疗卫生大中专毕业生进农村计划”,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办法,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和骨干医师,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为了留住人才、稳定队伍,我们将制定农村卫生人员职称评审优惠政策,继续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旨在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三)关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问题
大家普遍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农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卫生保障差别,保障大病统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覆盖面比较小,医疗救助制度还不能完全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相配套,参合农民受惠面偏小,报销门槛高。一些同志建议应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的步伐。
国家的总体要求是,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省上的思路是,要按照国家的总体进度安排,首先从积极性高、基础条件扎实的县开始,边试点,边完善,边扩大。2006年甘肃省试点县已经达到38个,覆盖农村人口约1000万。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力争在2008年实现基本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目前各地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前提是必须把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做扎实。否则,条件不成熟,仅凭热情办事,就会影响到政策实施的整体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试点工作的成败。同时,医疗救助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实施,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有效的医疗扶助。
(四)关于建立扶贫济困病房问题
建立扶贫济困病房是解决当前社会困难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意见》提出,从2006年开始,省、市、县三级公立医疗机构都要设立扶贫济困病房,其床位数不少于总床位数的10%。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些顾虑,主要是担心扶贫济困病房设立后能否坚持下去,能否保证正常运转,能否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的帮助。对这个问题,省上的态度很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要求执行。卫生部门已经提出了关于建立扶贫济困病房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意见,需要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后印发各地执行。但是必须强调,要把建立扶贫济困病房的工作落到实处,关键是各级政府都要提高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补助标准,落实经费保障。省财政已经对省级公立医疗机构床位补贴翻了一番,其目的就是要降低医疗成本费用,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省级公立医疗机构要尽快拿出落实措施,下半年按照要求全部建立起来,为全省医疗机构作出表率。市、县两级政府要对本级公立医疗机构提出具体要求,积极落实好这项工作。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必须克服困难,顾全大局,创造条件,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五)关于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和村医补助问题
目前,全省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已基本完成。省上将出台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控制标准,具体由市、县两级负责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要在2~3年内逐步实现由县财政全额供给。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按人均每月100元的标准实行定额劳务补助。大家普遍认为,这是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不稳定、无人承担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措施,非常及时,十分必要。但一些同志也担心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地方的财力有限,难以保障。对于这个问题,省上已作了测算,充分考虑了各地的实际困难。一方面,明确对乡村医生补助100元中的50元由省财政承担,市、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50元。另一方面,对县财政确有困难的,由省财政通过一般转移支付解决。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各地必须认真加以落实。同时必须明确,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和村医补助落实后,要全面启动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在岗人员的考核管理,拉开分配档次,使收入和贡献相挂钩,特别是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坚决防止吃“大锅饭”,养闲人、养懒人。
三、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学习宣传大会的精神,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