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鼎”字又有了象征权力的含义,由此也产生了很多新词。“问鼎”,成了觊觎王位、领土之词,广为人用,而且逐渐演变成取胜、夺取第一的意思了;“鼎业”指帝王的大业;“定鼎”则表示夺取了王位建立新政;“鼎盛”以权力极盛形容兴旺和强大;“鼎力”是表明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的最大力量,现在常用于敬辞,表示会大力支持或协助。
由于鼎的独特作用,古代也喜欢将治理国家的法典刻在鼎上,现在出土的很多鼎,上面就常刻有法典、刑律等。
乌纱帽
在戏曲舞台上,凡是古代当官的,都要戴一顶“乌纱帽”。那么,什么是“乌纱帽”呢?
据说乌纱帽最早是从东晋开始使用的,之后到了隋代,乌纱帽便成了文官的正式官服,到了唐代,乌纱帽才成为官服最后固定下来。
东晋时,纱帽并不是只有官员才能带的,而是不分贵贱,臣民皆可戴。而且颜色也并不仅仅是黑色。贵族们用白纱制作,品级低下的官员才用黑纱。
到了唐代,乌纱才定为官服,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都必须要戴,而平时在家则不必戴。有点类似于今天某些行业的大盖帽。公元1370年,明朝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
乌纱帽起初是用藤条编织,以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表上涂漆。由于纱经油漆后坚固而又轻便,所以官服用的乌纱帽就去掉了藤里。但在帽的两侧添出两支硬翅。这两支硬翅,从宋初开始,逐渐加长,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时交头接耳说悄悄话。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碍事,很可能会把纱帽碰掉到地上,皇帝就会发现。
到清朝,乌纱帽虽被顶子花翎所取代,可“乌纱帽”仍成为人们口头上指称官员的代名词。
衙门
有句话叫做:衙门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这里的“衙门”指的就是审案断事的公堂,也就是古时候官员们的办公场所。其实,在很早以前,官府并不称为“衙门”,而是“牙门”。“牙门”最初是古代军旅营门的别称。
在古代,军事长官们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往往将象征着武力的猛兽的爪、牙放置在办公的地方。因此,“牙”就成了兵器、武力的象征。
后来,行军打仗时,人们便在军营门口竖起顶端镶有象牙的旗杆,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军队出征前听取号令要集中到牙旗之下;安营扎寨之后,主将要在帐前树牙旗为军门,叫做“牙门”。汉末就有了“牙门”一词。
后来,“牙门”一词逐渐由军营移用到宫廷和官府。据唐朝封潢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述说:“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可见唐朝时,“衙门”一词已颇为流行,而“衙门”不过是从“牙门”一词稍作变化而来。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明镜
我们经常可以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里,看到古时官府的大堂上,长官座位后边的墙上,都有一个大匾,上边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那么,这个“明镜”是什么镜?“明镜高悬”又是怎么来的呢?
“明镜”的出处在晋代葛洪所着的《西京杂记》一书中。此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五尺九寸,宽四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就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成了“明镜高悬”。
萧墙
我们经常会用到成语“祸起萧墙”,是祸害起于内部的意思。那么,这个“萧墙”是墙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墙”呢?
萧墙,在古代是国君宫室大门内(有人说是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又称“塞门”、“屏”,有点相当于后代民居大门内的照壁。
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外人的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臣子要到宫室里晋见君王,进宫室首先要经过萧墙。所以萧墙之内指的就是宫内。这样看来,“祸起萧墙”作为“祸害起于内部”的意思就好理解了。
“祸起萧墙”一词来源于《论语·季氏》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
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把持国政,专横一时,他当时准备去攻打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国内。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的宫内,也就是指的鲁国国君鲁哀公。孔子认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
交椅
《水浒传》里常会提及某某好汉坐了第几把交椅,那么,你可有过疑惑,这“交椅”到底是一种什么椅呢?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到交椅,还得从古人的坐法说起。汉魏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这时候是没有椅子的。到了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其样子犹如矮凳,与胡床同时传入的还有一种绳床。绳床是双足交叉的,可以折叠,好像现在的马扎。这种绳床后来也叫胡床。
隋朝时,因为忌讳说“胡”字,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后才能平稳,所以改名为“交床”。到了南宋,交床便被改称为交椅了。
有传说说,南宋奸相秦桧,坐交床时头总是向后仰,以至巾帻堕下。京兆尹吴渊为了拍秦桧的马屁,特地在交床后部装上托背,人称“太师椅”。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坐交椅的一般都是有社会地位的人,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正因为交椅的这种特殊作用,因此小说里常把首领称为“坐第一把交椅的人”。
交椅虽然便于搬动,却不太牢固,坐着也不舒服,所以后来它逐渐被太师椅取代了。明清以后,交椅已不多见,以至一说起交椅,一些人都以为是太师椅。
狼烟
我国古代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边防守军通报敌人来犯,只有使用烟火来传达。因此,古汉语中出现了“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等词,用来形容战事已起,战火到处蔓延。那么,这里的“狼烟”是什么呢?
《辞海》中的解释是:狼烟即是燃烧狼粪时冒起的烟。但是,有学者经过多年考证提出了新的见解。
敦煌学者李正宇认为,烽火不是以狼粪为原料,燃烧狼粪时冒出的烟也不是笔直上升的。古代战争爆发时需要点燃烽火以报警,和平时期每天还要焚烧“平安烟”,这就需要大量的燃料,若专门以狼粪为燃料,事实上很难收集到大量的狼粪。
那么古代烽火台燃烧的究竟是什么燃料呢?李正宇曾在西北地区的许多烽火台遗址里发现燃烧芦苇、红柳等植物留下的残迹。因此,他认为烽火台燃烧的实际上是芦苇、红柳,甚至杂草。可是为什么古人把烽火称作“狼烟”呢?
李正宇认为,狼是古代中国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共同崇尚的图腾。这些少数民族的军队在当时被中原汉人蔑称为“狼兵”,其君主被蔑称为“狼主”。所以,古代汉人把这些少数民族入侵时汉人特地燃起的烽火称作“狼烟”。
八音
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八十多种乐器。古人将这些乐器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八类,它们是金、石、土、革、弦、木、匏、竹。这就是所谓的“八音”。所以说,“八音”是我国古代的乐器分类法,也是对乐器的统称。
金是指青铜铸造的编钟;石是用坚硬的石块制成的磬等打击乐器;土是指用粘土制成的埙;革是指用皮革制成的鼓;弦是用木料及纤维材料制成的弹拨乐器;木是用木料制作的板等打击乐器;匏是用竹管和簧片制作的笙等吹奏乐器;竹是用竹管制作的笛等吹奏乐器。
双簧
“双簧”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指有双簧片的一种管乐器,常被称为“双簧管”,其二是指一种源于北京的曲艺名字,表演方式是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
“双簧”这种演艺节目,其起源和慈禧太后有关。
据说晚清有位叫黄甫臣的唱单弦曲的艺人,他唱的段子不仅声音洪亮,抑扬顿挫,韵味十足,而且动作精湛得体,内容风趣幽默。慈禧太后很喜欢听他的曲艺,于是就经常将他召进宫去表演。
有一次,慈禧太后又想听黄甫臣的单弦演唱,便传下懿旨,召他进宫表演。但是,正在黄甫臣接了旨意要去表演的时候,他却得了感冒,嗓子突然间哑了,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这可让他为难了,要是不去吧,触犯了慈禧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去吧,却没有声音,同样会受到责罚。黄甫臣为此愁眉不展,想不出办法。黄甫臣的儿子是门里出身,唱功也很不错,他一见,就对父亲说:“我们何不这样。我藏在后面唱,你在前面做动作表演好了。”黄甫臣想了想,觉得也只好这样了。
没想到,父子二人这次搭配演出却十分成功,慈禧太后也听得非常开心。不过,演到最后,他们还是被发现了,父子俩跪地请罪,慈禧太后一时高兴,就免了他们的罪,赏赐了银子说:“没想到你们演的双簧,反比一个人演出更觉精彩好看呢!”
自那以后,“双簧”形式的节目便流行开了。
薪水
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得知你们在家连每日的生活开支都难以供给,因此派了这个仆人来,帮你们砍柴汲水。他也是穷人家的儿子,你们可要好好待他。”
在陶渊明的这封信中,便出现了“薪水”这个词,“薪”指砍柴,“水”是担水。因为柴和水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原指砍柴打水的“薪水”一词,便渐渐有了生活开支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
东汉以前,官员俸禄一般都是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
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也称为“薪水”。
盘缠
钱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用于不同场合时,说法有很多,如钞票、纸币、银子、现金、费用等等。看古装剧或古小说时,说某人有没有旅费时,还会发现它的另一种称呼:盘缠(或盘川)。为什么这样叫呢?
“盘”和“缠”,分别是“盘绕”和“缠绕”的意思,是一对近义词。钱与盘绕、缠绕在今日当然毫无关系,不过,古代却有某种必然联系呢!
中国古代的钱币都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因此古人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穿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
宋代以前的商贾游人出远门,都把铜钱或背在身上,或肩扛手提,既不便,又招人耳目,且容易被窃贼盯上,所以到了宋代便出现了把铜钱盘起来缠绕在腰间的新发明,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就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
摇钱树
“摇钱树”经常出现于神话传说中,是说一种宝树,只要一摇动,就会有钱落下来。也有用“摇钱树”来比喻能挣钱的人。那么,“摇钱树”一词是怎么出现的呢?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只是你的娘,把你(花魁女)当个摇钱之树,等闲也不轻放你出去。”《占花魁》剧:“被许多人,口称是万俟府上,把女儿抢去。若有些山高水低,可不把我一个摇钱树活活的砍折了。”《怜香伴》剧:“我周公梦的秀才,是个摇钱树。只求树不倒,不怕没钱摇。”
因为旧时妓院中鸨母把妓女当作摇钱树,所以,也称妓女为“钱树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许和子者,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既美且慧,善歌,能为新声。及卒,谓其母曰:‘阿母,钱树子倒矣。’”
压岁钱
现在,人们遇到逢年过节、生日婚庆时,都习惯送红包。这个习俗是由以前的“给压岁钱”演变而来的。
“岁”是年的意思,所谓“压岁钱”,就是压住由年引起的恐慌的祝福之钱。为什么年会引起恐慌呢?
在我国的传说中,年本是一种凶恶的怪兽,每隔365天后的夜晚,它就会出来伤害人畜,践踏庄稼,人们为了不让年为害人间,就在它出现的那一天敲响各种东西驱赶它。后来逢年敲锣打鼓放鞭炮便由此演变而来。
年这样一种怪兽来了,孩子们当然会惊恐害怕,于是大人们就在年来到的时候,做出好吃的给孩子们压惊,久而久之,压惊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据《宋史》记载,宋神宗时,王韶的小儿子南陔元宵观灯时,被贼人掳去,正巧碰上皇家车队,南陔呼救,官员们把南陔救出送进皇宫,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连忙慰问南陔,同时送南陔压惊金犀钱祝福。从此,馈赠“压岁钱”更成流行时尚。
早期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放在孩子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明显有压惊和祝福双重含意。到了明、清年代,则串起铜钱的彩线改用红线,更突出了驱凶辟邪和吉利祝福意念。
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圆,寓“长命百岁”的意思。如今,大人们则喜爱选用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作为春节的礼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含义已由最初的压惊逐渐转化为节日的祝福。
爆竹
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妖恶鬼。
“爆竹”一词从何而来呢?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鞭炮都是用纸包着火药的,那不是应当叫“爆纸”吗?其实不然,因为古代的“爆竹”并不是纸做的,而真是竹做的呢。
《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像其形,以火药为之。”
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又由于竹节烧裂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截断一个个小竹节做爆响之竹。逢年必用,成了最早的“爆竹”。
后来,我国发明了火药,有人便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北宋时,爆竹在制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古人看爆竹声太吓人,像个特殊兵器,故又有了“炮仗”(仗,可作兵器解)这个名字。还因火药膨胀使爆竹纸张顿时崩张开来,也出现了“炮张”叫法,此名现在已被人们淘汰了。
至于“鞭炮”一词,当然也指“爆竹”,只是从另一角度来说。“鞭”本是驱赶牲畜用的鞭子,长而软韧;把单个爆竹整齐地连成一串,其形如鞭,因此才称之为“鞭炮”。
座右铭
“座右铭”,指的就是放在座位旁边,用来激励自己或警戒自己的格言。“座右铭”一般是言简意赅、哲理性较强的语句。其内容大体上有以下四种:一是笔录经典名言,二是摘抄名作佳句,三是自题,四是朋友赠言。
那么,“座右铭”这一称呼最早是谁创造的呢?
据考证,《座右铭》一词最早见于东汉书法家崔瑗所着《座右铭》一文,此文被收载于《昭明文选》中。
崔瑗小时候志向远大,勤奋好学。但他做事容易冲动,不够谨慎。有一天,他因哥哥崔璋被仇人所杀,盛怒之下,手持利刃杀掉了仇人,只身逃亡他乡,东躲西藏地过了好几年。后来,崔瑗幸运地碰上朝廷大赦,这才得以回转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