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1922~),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作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杨振宁出生不久,父亲杨武之去美国留学了,只读过几年私塾的母亲当起了他的启蒙老师,到他6岁时,竟然学会了3000个汉字。
杨武之学成回国,被聘为厦门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开始着力培养儿子各方面的知识。他用大球和小球讲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公转情形;教授英文字母A、B、C、D等,讲一些算术和动植物知识。广博的知识开阔了小振宁的视野,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求知欲。因此,杨振宁一入学,就对数学、国文等都产生了很大兴趣,功课也学得不错。
9岁时,杨振宁就显露出数学方面的才能。到了11岁,这方面的天才更充分显现。作为数学教授的父亲自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开玩笑地对他说:“这下子你可以后继有人了。好好培养你的儿子吧。”但父亲摇摇头,付之一笑。他没有立即教儿子数学,他认为现在还不是让振宁偏科的时候,应培养他多方面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国文和历史基础知识。因此,在暑假来临时,父亲为他请了历史系的学生来教振宁学《孟子》。杨振宁学得很快,不久就可以背诵《孟子》的全文了。父亲也明白,如果教儿子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他也会学得很快,但要紧的是先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杨武之的书架上,有许多用英文和德文写的数学书,杨振宁常常去翻阅。但是,他的外文基础还不够好,经常看不懂其中的细节。每次去请教父亲,父亲总是微笑着说:“不用急,慢慢来。”
父亲总是这样充满耐心,什么是该教给孩子的,什么是不急于教给孩子的,他都有一个计划。直到杨振宁16岁了,该考大学了,父亲这才不慌不忙地给儿子讲解近代数学的概念,让儿子渐渐明白纯数学太虚,不能够实用。当杨振宁明白这个道理后,他不再希望自己像父亲那样做个数学天才,而是把目标对准了化学。但是,当他准备入学考试时,他自修了高三物理,发现物理更适合自己的口味,认为自己具有物理的气质和风格,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而扎实的数学成绩,则为他在物理上的成就铺平了道路。对于儿子的这个决定,父亲没有干涉,而是静观其变,他相信儿子已有了自己的头脑。
后来的事实证明,杨武之的决定是非常英明的。这一点,连杨振宁也深为折服。1990年,马来西亚一位华裔学者给杨振宁写信,说自己的儿子是一位少年天才,12岁就高中毕业,希望把他送到美国深造。杨振宁则在回信中写道:“让你的孩子像正常孩子那样成长……不要过于急迫地给他施加压力学数学或其他科学。因为人生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这个年龄要让他在心理上、学习上平衡发展。”这个观点,可以说正是他的父亲当年培养他的观点。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孩子参加兴趣班了吗?
2.你知道过早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的弊端吗?
3.你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全面发展与特长教育哪个更重要?
杨振宁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过早强求孩子的“专业”知识,不利于孩子成长。现在,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特长教育,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如绘画,就认准了绘画这条路,送孩子去学画;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家长都让孩子去学这学那,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又没有精力去让孩子上那么多兴趣班,于是就挑选其中的一样让孩子作为专长来学……
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在幼儿期培养孩子对某一领域的兴趣,让孩子学一些本领等为孩子未来打算的想法,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负作用。
首先,如果一个孩子擅长某一科,就以为他在这方面有潜力,就加以重点培养,这是不对的,因为,这刚好说明孩子偏科,偏科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其次,孩子将来从事何种专业,还不能从他小时候的喜爱上加以判断,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他的爱好和志向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还是十分正确的。
幼儿期是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幼儿特有的发展特征表明,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启蒙阶段。2~6岁作为幼儿感官、语言、动作、社会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敏感期,是促进幼儿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这时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地引导和帮助,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事半功倍的。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教育学家加德纳认为,0~7岁是幼儿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智能在这个阶段能否全面均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发展。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家长应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要盲目追求特长教育,过早让孩子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