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动物掠影
27232000000009

第9章 飞禽(2)

然而美国帕杜大学女心理学家爱伦·皮普伯格进行的一项研究,却对这一传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这项十分有趣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于鹦鹉学舌有了新的认识。爱伦认为,过去的研究者都用实物来奖励鹦鹉学习“说话”,这就使得它们为取得食物而学舌,形成单纯从声音上模仿的条件反射。实验中反映不出鹦鹉是否能理解所“说”语言的含义。根据动物行为研究的新成果,爱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1978年,她和学生选购了一只13月龄的非洲灰鹦鹉,取名叫爱列克斯,开始对它进行实验。爱伦设计教鹦鹉“说话”的方法,叫做“对话——竞争”法。在教学中,由两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当鹦鹉的“教师”,另一个当鹦鹉的“同学”和“竞争者”。通过反复对话,使鹦鹉最终能够正确地学会说话。对话中,“教师”还通过出示实物来“教”单词,这样就避免鹦鹉单纯从声音上模仿,为帮助它“理解”词的含义创造条件。为了提高鹦鹉的学习兴趣,研究者挑选一些鹦鹉感兴趣的实物当“教材”,像闪闪发光的钥匙,彩色的木片,塑料玩具的动物等。对鹦鹉爱列克斯的“正规教学”一天4小时,其余的时间让它生活在人们中间,自由自在地玩、说话。经过1年的“教学”,研究小组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79年,爱列克斯已能正确识别和说出23种事物的名称:纸、木片、钥匙、皮革、木衣夹、玉米、软木、胡桃、石头、水、沙砾、香蕉、阵雨、软糖、小刀、栗子、小麦、椅子、葡萄、背、膝盖、体育馆、胡萝卜。把这些东西放在它跟前,它能一一识别,并分别说出名称。它认识和能说五种不同颜色:红色、绿色、蓝色、灰色、黄色。能识别和说出四种形状:“两角形”(橄榄球)、三角形、四角形(正方形)、五角形(正五边形)。它能数五以内的个数,还会说“喂!”“过来!”“不!”“这是什么?”“什么颜色?”“多少?”等。它还会把“要……”和一样东西的名词组合起来,把“要去……”和一个地方的名称组合起来,向人们提出要什么或要去什么地方。特别惊人的是,在研究中,人们发现鹦鹉还有“自学”能力。有一次,爱列克斯瞧着镜子发呆,面对镜中的鹦鹉“自言自语”地问:“这是什么?什么颜色?”旁边的研究人员就回答说:“这是灰色。你是一只灰色的鹦鹉。”研究人员一连重复了六遍,没想到爱列克斯就此学会了“灰色的”这个词。以后,它凡是见到灰色的物体,都能用“灰色的”来描述,这表明它确实掌握了“灰色”这个概念。它学会说“NO”(不)的过程也很有趣。起先它不愿意学习时,总是嘎嘎乱叫,后来因为常常听到人们说“N O”,它也开始用含糊的声音说“NO”。起先是不分场合的,后来就用到和人们对话中,如果用得正确,就会得到称赞,不久它就能正确使用“NO”。

通过对爱列克斯的研究,爱伦认为,鹦鹉能用学会的语言向人们提出要求,影响人的行为,这种利用语言改变自己处境的行为是很引人注目的。这表明,鹦鹉至少已在某种程度上懂得了人话的含义,掌握了单词所代表的概念。这与人们以往对鹦鹉学舌的理解是十分不同的。爱伦的新实验、新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学者坚持鹦鹉学舌不过是单纯仿效的观点,他们认为爱列克斯的各种出色表演不过是比较复杂的条件反射。但也有不少学者赞同爱伦的想法,认为鹦鹉和大猩猩等灵长动物一样,在人类创造的特定环境中可能懂得人类某些语言的含义。鹦鹉能懂得人话吗?鹦鹉能学会并运用人类语言吗?要正确回答这样的问题,看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夜鹰之歌

夜莺事实上应为夜鹰,体长约28厘米,只因它的歌声动听如莺,又在夜间鸣叫,故人们称它为夜莺。在夏天的月夜,当你走在去城镇或村庄的小路上,就会听到“tuck-tuck-tuck”的叫声,声音嘹亮而轻快,这是夜莺在歌唱。人们都赞美夜莺深夜的吟咏和嘹亮的歌喉,历代文学家赋予它无限的诗意。夜鹰又名蚊母鸟。唐代李肇作的《唐国史补》上记述:“江东有蚊母鸟,夏则夜鸣,吐蚊于丛草间”。可见古代人们对它已有所观察和了解,但对于“吐蚊”却是误解。夜鹰是夜行性鸟类,白日休息而夜间活动,喜欢吃蚊虫和金龟子等昆虫。夜鹰嘴大,它具有非凡的空中捕食本领,有时也到草丛间低飞,张着大嘴捕食蚊虫,因而被误解为“吐蚊”了。

在欧洲还流行着这样一种传说:夜鹰嘴形特大,它们常常混在羊群里,悄悄地偷吸羊奶。因此当时欧洲人就把夜鹰叫做“goatsucker”,即“吮羊奶鸟”的意思。其实它并不偷吃羊奶,不危害人畜,相反它们捕食大量的蚊虫、金龟子,给人类造福。有人曾解剖一只夜鹰的胃,见到里面有五百多只蚊虫,可见它们是为人类除害的朋友。由于人们欣赏夜鹰的歌声,在想象中留下了美丽的形象。殊知夜鹰并不美丽,几乎通身暗褐色,杂以各种斑纹。它们白天喜欢蹲伏在山坡草地或树枝上休息,由于其羽色酷似树皮,不易发现,因而老乡又叫它为“贴树皮”。

熟悉夜鹰的人们都了解,它那优美婉转的歌儿,只有在夏天才能听到,甚至彻夜久鸣不休。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夏天是夜鹰的繁殖季节,它们要寻找伴侣,鸣声就是求偶的重要表示。夜鹰不筑巢,雌鸟将卵产在林间、灌丛、草地及岩石上。卵白色,外壳杂以灰褐和暗灰色。雌雄鸟共同孵卵,夜间由雌鸟担任,白天由雄鸟替换。夜鹰有许多特殊结构适应捕捉蚊虫。它的嘴短而宽,两侧生有成排的硬须,能像昆虫网一样把蚊虫兜捕入口中。它们的脚很灵巧,奇特的是中趾内侧有栉缘,就像一把梳子,可用来梳理嘴须上绊着的昆虫。它们的翅长尾长,羽毛蓬松细软,飞翔时不发出声音,飞行力强,速度高,能在空中急速迂回辗转,俯冲扫荡。两只大大的眼睛,在微光中能敏锐地察觉蚊虫和夜蛾。由于夜鹰嗜食蚊虫,遇到严冬季节,食物就发生困难。此时,它只好降低新陈代谢而呈“休眠”状态,待到来年开春才复苏过来,开始它们的新生活。夜鹰的休眠现象在鸟类中是罕见的。

世界上大约有90种夜鹰,有的种类分布非常宽,有世界性。我国共有8种,云南有5种。毛腿夜鹰和黑顶蛙嘴夜鹰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有一种林夜鹰,除云南外,还见于台湾省和海南岛。另有一种普通夜鹰,则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特别是长江以南为最多。也有人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夜莺应是一种比夜鹰小的鸣禽——歌鸲一类的小鸟,例如红喉歌鸲。它们广泛分布于我国,冷天在南部越冬,夏天到东北、西北繁殖,属季节性迁徙鸟类。这种鸟体态玲珑,叫声清婉,多鸣于夏夜,人们常将它养作笼鸟,它是国内有名的观赏鸟之一。但是我国着名的鸟类学家郑作新先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文学中的夜莺就是前面说的夜鹰。

人之所以能说话唱歌,是源于喉部的声带振动,音调的高低和音量的强弱都是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口腔形状,舌、齿、唇等灵活多变的动作共同配合的结果。人的发音原理与打鼓鸣锣的道理一样,都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生物界里的动物也有这种本领,尤其是某些鸟类的鸣声非常婉转动听,人们常常赞喻它们是歌唱家,其中以夜鹰、歌鸲和画眉更为出色。鸟类动听的歌儿是怎么唱出来的呢?

鸟类与哺乳动物不同,喉部没有声带,但是在它们气管的下段与两支气管交界的部位,却有专门的发音器——鸣管。鸣管实际上是气管的一部分,其上附有能振动的鸣膜;左右支气管交叉处有一背腹方向伸展的软骨,叫做鸣骨,其上有半月形的粘膜叫做半月膜;鸣管的外面还有鸣肌。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气流冲击鸣膜和半月膜而振动发音,加上鸣肌的有力收缩,使鸣膜的松紧在不断地变化,因而发出的鸣叫声就变得委婉动听。

鸟类鸣叫之谜

鸟类的啼鸣为自然界添了生机,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鸟类为何会到处啼鸣歌唱呢?

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鸣叫,是鸟类在外界环境条件刺激下的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反应。鸟类的鸣叫可分为叙鸣和啭鸣两种。叙鸣是日常生活中不分雌雄鸟都能发生的鸣叫。这种鸣叫是鸟类作为对环境刺激的一种保护性或防御性反应。如家禽中的鹅每当有生人登门入户时,就狂叫不止并且伸出脖子去攻击;大雁每当夜宿在地上时,只要稍有一点动静,它就会大声鸣叫来报警。在鸟类的群集生活中,通过叙鸣可以保持个体间的关系。母鸡领着自己的雏鸡外出找食时,常以“咯咯”的鸣叫,招呼自己的儿女,幼雏听到母亲的叫声,就会追随在母鸡的身边。大雁南飞北转时离群的孤雁也常以鸣叫进行联络。此外,叙鸣还是一种求食的反应,留巢性的雏鸟饥饿时常在巢内直起脖子鸣叫,直到亲鸟投食饱餐后才停止。这种鸣叫是很普遍的,音调很单纯。

啭鸣,为雄鸟在繁殖季节所特有的一种鸣叫,是鸟类的一类婚期行为。当春夏鸟类繁殖季节,许多种类的雄鸟,如画眉、百灵、芙蓉鸟等,鸣声婉转动听而有一定的韵律,并且叫的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频繁。这种鸣叫声是叫给雌鸟听,是在刺激雌鸟,用以传送信息的,也有利于互相识别,因而容易进行交配。鸟类的啭鸣具有周期性。在交配产卵后育雏期间,雄鸟的啭鸣就逐渐减弱,以至于完全停止。有人认为啭鸣和鸟的性腺的活动有关,并受到内分泌物的支配。

鸟类的发声器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称做鸣管。从鸣管的管壁伸展出弹性的皮褶,称为鸣膜。当比较强大的气流从肺部呼出时,引起鸣膜的振动,就发出声音来。善于啼鸣的鸟类,在鸣管处有5~6对鸣肌,调节着鸣膜的松紧度,因而发出变化多端的鸣叫声。鸣声的高低除和鸣膜的松紧度有关外,还决定于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因此和呼吸肌的运动有关,这些都受着神经的支配。

牛背鹭与犀牛鸟

在非洲经常可以见到一些鸟同长角牛或大象在一起,如牛背鹭和小白鹭。几只牛背鹭或栖身在它们的背上,或在它们的脚跟前转来转去,长角牛和大象都不会驱逐这些“小朋友”。因为牛背鹭在长角牛和大象身边转,是为了等着啄食飞来停在“大伙伴”身上的蝇类、小虫和体外寄生虫。长角牛和象对这些小虫的侵扰是非常厌恶的。如果没牛背鹭在它们的身旁,它们就只得不停地左右摆动尾巴驱赶蚊蝇,或是将身体滚上一层薄泥以抵御蝇虫,虽然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又哪能抵得上“小朋友”在时那样消闲舒服呢?而且牛背鹭视觉灵敏,当远处出现敌害时,会突然惊飞,这样就唤醒长角牛的警觉,早作准备。

还有一种小鸟常喜欢与犀牛为伴,所以叫做犀牛鸟。犀牛也非常喜欢这种犀牛鸟的到来,因为小鸟帮助它消除病患。犀牛凭着它那巨大的体躯和一身蛮力,兼加头上的硬角,可说是无所畏惧的,就连狮、虎也不敢惹它。但是,犀牛皮厚且皱襞多,容易积存污垢,滋生寄生虫。而且犀牛在生活中难免碰伤,而蝇类又喜欢在伤口处产卵生蛆。这些都使犀牛容易感染罹病,困苦不堪。此时,犀牛鸟帮助犀牛从伤口中剔出寄生虫作为美餐。而犀牛鸟在犀牛的身边,安全度大大增加,因为没有那种对犀牛鸟有威胁的动物敢去靠近犀牛。

公鸡报晓的秘密

我国诗歌中曾留下“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诗句。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要啼鸣呢?

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不少动物的习性和生理功能,都受到大自然节律的支配。比如,蝙蝠总是在黄昏以后飞来飞去捕捉昆虫;鹦嘴鱼总是在白天到离海滩洞穴一公里的地方去觅食;雀鲷鹭每天飞向海边总是比前一天推迟约50分钟;牡蛎总是在涨潮时张开贝壳捕捉食物;招潮蟹总是在潮退时才从沙里爬出来觅食;沙蚕群集海面,常常在满月后三天,日落后的54分钟,不迟也不早;灰熊总是在特大暴风雪来临的时候才进洞冬眠。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生物体内有一座奇妙的“生物钟”,指挥着生物的行为。生物的节律周期是这种生物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大自然的光照、气温、湿度、气压、潮汐等各种因素不断影响下,生理上不断调节,逐渐形成了生物的昼夜和季节性的节律。

那么雄鸡报晓也是受到生物钟的控制了。鸡的“生物钟”藏在哪里呢?日本科学家对鸡进行研究和试验,第一次发现和证实了鸡的“生物钟”长在鸡的松果体细胞里。松果体在大脑和小脑之间,是一个松果形状的小内分泌器官。一到黑夜,它就分泌出一种叫黑色紧张素的激素,来抑制鸡的活动。如果给鸡埋上装有黑色紧张素的胶囊,鸡就入睡了。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也发现,如果把麻雀的松果体摘除,它活动的周期节律就会消失;如果从另一只麻雀为它移植了松果体,周期节律又恢复了。这证明鸡(包括鸟类)的“生物钟”就在松果体细胞里。光线能使松果体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从而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钟”“摆动”。正是这种奇妙的“生物钟”记忆着明暗的规律,才指挥着公鸡的日常活动:天快亮了,公鸡就放声啼唱;天快黑了,就赶快去宿窝。

科学家还从蟑螂的咽下发现了一种神经节,它在调节着蟑螂的活动与休息。哺乳动物的“生物钟”就更复杂了,在延髓和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里有个“主钟”,在其他组织的细胞里还有另一个独立运转的“子钟”,同时在“摆动”。

人们发现,通过用改变光照的节律,即用人造的白天和黑夜,可以调拨“生物钟”,改变动物原有的生活节律。如果人为地缩短黑夜的时间,能使鸡鹅鸭产蛋增多,使牛羊的发情期延长,繁殖的数量就增多,牛奶的产量也提高了。而人为地缩短白天的时间,就能使鸡长肥,猪长膘,使羊和银狐等长毛快。人们正在对蚊子等有害昆虫进行试验,研究如何调拨它们的“生物钟”,让蚊子在缺乏食物和温湿度不适宜的季节里成熟,使它就没法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