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也是全世界和全人类崇高的历史使命。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呼吁和平与发展。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富鸿沟再扩大下去。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创新
本文应《四川日报》之约而写,发表于2001年8月31日《四川日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坚决贯彻、创造性运用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这一理论,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增添了宝贵的新内容,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论述。这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就是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江泽民说:“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地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江泽民同志自去年初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已一年多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七一”讲话以很大的篇幅对“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更详细的说明,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我们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这个重大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考验面前,正在从新的高度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有了新的理论觉醒。这是党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并使之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另一方面又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从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贡献。
“三个代表”是贯穿“七一”讲话的主题和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新成果和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和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
“三个代表”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辩证地统一起来,并作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江泽民强调,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就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由此可见,“三个代表”思想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阐述与新概括。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这是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精神实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就是为了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要使党能够在复杂变幻的形势下,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和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保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归宿和升华。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的重大创新意义在于,赋予了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了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了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理论创新有两种情况:一是全新的判断,例如,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和关于时代主题的新判断等等;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概括,例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新概括,“一国两制”的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概括,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新学说等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类情况居多。“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就属于这种情况。“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80年建党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100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的理论创新。“七一”讲话主要的理论创新,就是对“三个代表”的阐述。其他的创新都是围绕“三个代表”而展开的。那么,“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表现在什么地方?据我的认识,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定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第二,解决了执政的共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的重大问题。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历史课题。
第三,揭示了我们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三个代表”,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获得了新的飞跃,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利益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只有当三者协调的时候,社会主义才能蓬勃发展,共产党才会享有崇高的威望。
外国舆论对“三个代表”评价很高。他们说,“三个代表”理论是中国富强的核心思想。俄罗斯共产党认为,“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探索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它是人类100年来发展史和中共80年革命与探索的总结。他们说,过去,我们是你们的老大哥;现在,你们是我们的老大哥。
第四,“三个代表”的理论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了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把一切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把一切希望中国富强的爱国者团结起来,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社会基础。
第五,“三个代表”规定了评判党的建设的科学标准,提出了塑造新世纪党的良好形象的基本内涵和根本途径。
第六,“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三个代表”的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和怎样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十余年来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一理论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一次新的飞跃。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搞好我们的各项工作。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并确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贯彻落实“七一”讲话精神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过程中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党方略和治国方略已经成熟。我们应当学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和创新精神,研究他们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宣传他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贡献。实践已经证明,江泽民是一位卓越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成熟的值得信赖的领导集体。邓小平说得好:“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做出的正确的选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
创新的广阔视野和崭新视角
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名义,发表于《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6期,2004年获四川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最大成果。江泽民非常重视理论创新问题。他反复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成果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和创新的思维。广阔视野和崭新视角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战略思维的显著特征。
宽广眼界和时代目光
宽广眼界和时代目光反映了江泽民构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广阔视野和新颖视角。江泽民说:“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十六大报告也指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研究和回答当今时代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和时代大变化中对党的理论和实践作出的新概括。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首次提出“三个代表”思想时就指出,“深入思考这个重大问题”,必须做到四个“紧密结合”。江泽民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这个重大问题。”这四个“紧密结合”,核心内容就是世界和时代的新变化。2000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提出“三个代表”这个问题,“是经过了长时期思考的”。这个讲话从国际形势讲到国内形势,再讲到党的建设,阐述了他“长时期思考”的主要问题。6月28日,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他所思考的四个重大问题,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广阔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