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不好的后果,必须先用好因好缘来智慧;拒绝积弊已久的问题,则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智慧。
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们最会利用各种善巧方便来代替拒绝,像《法华经》中,释迦牟尼佛不从否定上教人拒绝贪爱邪见,而代之以三乘教法;《净名经》中,维摩诘大士不从消极上教人拒绝世俗之乐,而代之以法乐的施化。提婆菩萨亲近信奉邪道的南天竺王,以参政辅佐来智慧一般行者拒绝、轻视的态度,结果举国人民皆被度化;盘珪禅师收留人人唾弃的小偷,以爱心智慧一般人拒绝、默摈的态度,结果使得佛门多了一位龙象。每次披览圣典,读到古圣先贤慈悲度众的事迹,都令我感动涕零,后来我自己收徒度众,更深深感受到智慧法门的无限妙用。
记得过去我担任佛学院院长时,曾有学生请求不要那么早起床、就寝,希望能有多一点时间念书,我自忖有理,立刻改良传统的课诵程序,将早课、晚课的时间缩短,这种"代替拒绝"的方式既不会动辄改变校规,又能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此后学生们心里有事情,都喜欢找我诉说,而我也从中得知学生的学习状况,彼此坦然相处,其乐融融。
有些学生读书读了半学期,兴起回家的念头,要求请假一个星期,我告诉他:"一星期太短了,我帮你请一个月的假,回家看看父母。"结果他们往往十天不到就回来继续学业,从此不再恋家,而家长们看到儿女们在这里生活正常,而且变得更孝顺,更乖巧,自然也很放心地把子女交给我们。
有些青年男女抱持安贫乐道、弘法利生的理想来山学佛,但由于和来自不同环境背景的同学们格格不入,无法共处,因而萌生去意,他们前来找我,说道:"我实在很喜欢佛光山,舍不得离开,但是到佛学院念书又不习惯,怎么办呢?"我告诉他们:"佛光山有很多路可以走,你可以从事教育、文化、弘法、慈善的工作,不一定要读书。"后来这些人很欢喜地留在常住做事,奉献心力,表现得可圈可点。
有些弟子在好几个单位都无法适任,已经到了调无可调的地步,他们前来找我的时候,我总是请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工作地点,并且为他们从中斡旋,让他们如愿以偿。由于我不轻易拒绝,而肯给予机会,结果他们大都能安住身心,勤奋办道。所以我常觉得:我们对于一些行不通的事情,不一定要拒绝,如果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为对方多一点设想,给予智慧的方法,让他们自由选择,往往可以获得圆满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我也很少正面拒绝点破,而代之以启发的方式,给予徒众一些成长的空间。像有些刚入道的弟子一时俗情未泯,经常要求下山,我告诉他们:"可以下山,但要先学好五堂功课。"结果他们在道业上熏习日久,自然就不再喜欢愦闹的都会。有些刚出家的弟子一心想到国外去学习,但条件又不具足,我和他们说:"必须先学会当地语言,才能请调国外。"这些人当中,有些知难而退,安守现有的岗位;有些则自知不足,从此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