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龙生九子
27396100000014

第14章 生母殉葬之谜

在清朝王爷中,恐怕没有谁留下的千古谜团比多尔衮多:努尔哈赤死时,他的母亲阿巴亥是被逼殉死还是自尽?他担任摄政王,孝庄太后是否下嫁与他?他称“皇父摄政王”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是否太后下嫁的旁证?他一生多病,39岁猝死塞外的病因是什么?还有,他死后先是被追封为皇帝,为什么又在一夜之间被焚骨扬灰,成了死不足赦的罪人?这些谜团,至今扑朔迷离,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先说生母殉葬之谜。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乌拉那拉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妻子。她是海西乌拉部长满泰贝勒的女儿,生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12岁嫁努尔哈赤。当时,努尔哈赤已43岁。两年后,大妃(大福晋)孟古哲哲叶赫那拉氏(皇太极之母)病逝,努尔哈赤很快立阿巴亥为大妃。她先后生下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努尔哈赤因阿巴亥倾心于大贝勒代善,与她愤而离异。但感情难以割舍,不久又与她复婚。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在返回盛京途中病危,速召阿巴亥。她立即乘船沿浑河而下,在船上与努尔哈赤相见。行至距盛京尚有20公里的叆鸡堡,努尔哈赤病逝,遗体当夜急送盛京。努尔哈赤临终前,对阿巴亥仍充满眷恋。但她做梦也想不到,努尔哈赤撒手尘寰之日,也就是她死期来临之时。

关于阿巴亥的死,在清朝的官修史书中就有不同说法。

在成书最早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阿巴亥被描绘成容貌艳丽,却心怀嫉妒的人,因此屡屡引起努尔哈赤不悦。努尔哈赤担心自己死后,阿巴亥会危害国家,所以,预先遗言给年长诸子,到时候必须令她殉死。就在努尔哈赤死去的第二天清晨,努尔哈赤年长诸子代善、皇太极等告诉阿巴亥,按照父亲遗言,她必须自尽,以便死后继续服侍他。当时,阿巴亥只有37岁,风姿绰约,正值盛年。基于对人生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她百般支吾,不愿殉死。代善、皇太极坚持必须遵从先帝遗命。阿巴亥被逼无奈,只好盛装打扮,佩戴珠宝饰物,请求诸贝勒善待两幼子多尔衮、多铎,随即在辰时(早晨7~9时)自尽。阿巴亥死时,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但这种有意丑化阿巴亥的说法,似乎有些牵强,因而有研究者推测,这部编写于清太宗时代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企图隐瞒历史上的某些真相。

根据朝鲜史籍《春坡堂日月录》记载,努尔哈赤临终时,曾遗命由幼子多尔衮继承汗位,代善为摄政。但努尔哈赤死后,代善支持皇太极登基。为确保多尔衮母亲不加反对,必须逼迫其自尽。还有一种说法,努尔哈赤并未确指继承人,但他曾明确宣布,日后将由掌管八旗的八和硕贝勒共同执政,并从中推举一名新汗。努尔哈赤死时,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各领一旗。其他和硕贝勒担心,在其母阿巴亥的支持下,他们三人联合在一起,力量会变得十分强大。因此,四位年长的和硕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才决定阿巴亥必须自尽。如果这种推测言之成理,阿巴亥应是被迫自尽的,并非遵照努尔哈赤的遗诏。所谓“遗诏”,纯属伪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有关阿巴亥的记述,也是无中生有。

此后,关于多尔衮生母的记载,在清朝官修史书《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几经修改。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福临年幼,多尔衮总摄朝政,权势达到顶点,他追谥其母为“孝烈武皇后”,并配享太庙。他还命令编写本朝历史的史官,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删除不利于其母的记载。然而,一旦多尔衮逝世,在诸王罗致他的诸多“罪状”中,就包括篡改历史、使其母配享太庙。随即,“孝烈武皇后”的谥号被追夺,并重新恢复了《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已被删除的有关阿巴亥的内容。

最后,在乾隆年间编纂的《清太祖实录》的最后定本中,关于阿巴亥的死,做了新的解释:一是否定了努尔哈赤生前有遗嘱的说法,“上(指努尔哈赤)于国家政事,子孙遗训,平日皆预定告诫,临崩(死)不复言及”;一是对阿巴亥的死做了含糊其辞的处理,只用了“以身殉焉”四个字。至于是被逼殉死,还是主动殉死,完全没有交代。但如此更改,难免有欲盖弥彰之嫌,说明阿巴亥的死,很可能是诸王矫诏,逼她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