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03

第3章 认识东欧(2)

匈牙利国家很小,但图书馆人均占有率名列世界前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匈牙利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读书国,仅次于丹麦和瑞典。按万人每年出版量计算,出书量居世界第六位,为东欧诸国之首,堪称“图书大国”。

走进匈牙利,感受颇深的是国民读书气氛浓郁,图书馆、博物馆、书店、书摊众多,全国有近3万家图书馆。据统计,匈牙利人均拥有书达20本,包括经典著作、辞典、文史类书籍、生活用书等等。人们普遍爱书、藏书,平时光顾书店,购书不惜钱。刚出版的好书,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到匈牙利朋友家做客,看到每个家庭的书房都称得上是小书库。去过匈牙利的朋友常会看到,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地铁,匈牙利人手中拿的不是书籍就是报纸。在不久前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匈牙利成为第一个被邀请的东欧嘉宾国。中国读者也许对匈牙利图书还很陌生,在文学方面能说上来的可能只有裴多菲和他的那首“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么,匈牙利何以成为图书大国呢?因为匈牙利人具有爱读书的浓厚兴趣,普遍愿把钱花在价格比其他商品贵得多的图书上。与生活水平较高的西欧国家相比,匈牙利人在图书消费上的支出高于西欧人,绝大多数人每年至少要读10本书,最多的读35本。匈牙利人爱读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国王马提亚斯就以拥有3000册藏书而闻名。公元1473年布达佩斯就建起了匈牙利第一家印刷厂。在匈牙利,人气最旺的地方要数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每年读者达300万人以上,每年借阅图书6000万册以上。就出版书籍而言,每年仅文学类书籍出版量就达9000部以上,发行量达1亿册。同时,匈牙利读者对外国作家的作品一直情有独钟,上百家出版社都重视外国作品的译介。匈牙利是个只有1000万人口的小国,语言也很独特,但它处在欧洲的中心,很容易感受到八面来风。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被译成匈牙利文出版,文本不单局限于匈文,还有德、英、俄等多种外文版本,翻译外文书批量在全世界居第12位。多种语言的版本和适中的书价促进了书的消费。布达佩斯经常举办国际书展和图书周活动,一些高品位、高层次的作品更是受匈牙利读者的欢迎,他们在图书的天地中享受乐趣。爱读书不仅是一种消遣,同时也促进了书籍的消费,匈牙利每年出版的日报、周报、杂志达150亿份之多,“图书大国”名不虚传。

浮在温泉上的国家

匈牙利80%的国土蕴藏着地下热水,被称为“浮在温泉上的国家”。

在伊格斯扎洛克有一处叫“母亲天然泉”的温泉,每分钟能喷涌出5000公斤水温为60多度的泉水,据说已有2万年的历史了。当地人用简易设施把温泉引到了一个小型的水池中,供人们洗浴,这就是匈牙利温泉旅游的最初阶段。

在匈牙利人的日常生活中,泡温泉可说是人们的一大享受,也是吸引各国游客来此休闲度假的重要项目。目前,全国共有1289口温泉井,其中840多口已被使用。在140个地区,有270多口温泉井用于疗养。全国除了有40家温泉旅馆外,还有欧洲最大的温泉湖、世界上唯一被开发的水中混有瓦斯气体的温泉池及水温高达96摄氏度的温泉井。这些地下热水含有多种特殊的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气体,可治疗疾病。据介绍,来匈牙利的外国游客喜欢在温泉旅馆或温泉池畔过夜,尽管他们的消费比其他游客高40%左右,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匈牙利人身体健壮,包括众多老年人看上去也都是皮肤红润、气色不错。就我本人在匈牙利两年的生活体验并与他们的相处来说,感受到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养生之道就是常年泡温泉。在匈牙利,泡温泉是一项非常普通、几乎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全民健身运动。在温泉旅游区,随处可见当地人举家享受休闲生活的景象。

布达佩斯市内有120多处著名的温泉浴池,是欧洲最大的温泉疗养中心之一。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城市公园东北处的Szecheny(i塞切尼)温泉,以优美的风景和上乘的泳池名列前茅,加上价格低廉,吸引众多市民和观光游客来此见识布达佩斯著名的全民泡汤运动。Szecheny(i塞切尼)温泉是一座新巴洛克式建筑,内有温泉浴池、游泳池、桑拿等设施,温泉水温高达74度,从970米深的地下引出,在布达佩斯颇为有名。我在匈牙利工作生活期间,几乎每周都要和朋友到这里享受温泉游泳运动,每次活动4个小时,包括桑拿等项目在内一共只需400多福林(合10多元人民币)。布达佩斯许多温泉都在风景秀丽、绿色环绕的自然环境中,每天喷出数千万立升有医疗价值的泉水,人们利用它来治疗神经、皮肤、关节等许多慢性病。1937年,第一届国际浴业大会评选布达佩斯为“国际温泉城”。

巴尔干的门户——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是多瑙河流域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塞语意为“白色的城市”。

关于“贝尔格莱德”名称的来历,当地曾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群商人和游客乘船来此游玩,当大家来到萨瓦河与多瑙河汇合的地方,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白色的房屋,于是大家情不自禁地喊叫起来:“贝尔格莱德!”“贝尔格莱德!”“贝尔”意为“白色”,“格莱德”意为“城堡”,“贝尔格莱德”意为“白色的城堡”或“白色之城”。从多瑙河上眺望这座城市,其基调呈白色,称其为“白城”名副其实。

由于贝尔格莱德正处在巴尔干半岛的核心位置,地扼水陆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因此有“巴尔干之钥”之称。在历史上,它曾40多次毁于

远眺贝尔格莱德,犹如一座白城

战火后又重建起来。有关贝尔格莱德

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

约在7000年前,贝尔格莱德就已有人类居住,当时这里有山有水,有多瑙河和萨瓦河两条河交汇,特别适合人类居住,包括著名的卡莱麦克丹城堡。公元前279年,凯莱蒂族来后,赶走了新给族,就开始建设城市,先建护城。后来考古学家在离贝尔格莱德几十公里的地方,找到了有关凯莱蒂族文化和居住的地方。公元1世纪,罗马军队来后,在今天的贝尔格莱德开始建造罗马城,因为这里有两条河,对军队驻扎极为方便,附近还有阿瓦了山和铅、银等金属,资源丰富,他们便开始发展经济,开展贸易,农业、养殖业也陆续开展。考古工作者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曾找到罗马时期文化的遗迹,说明4世纪时胡尼族也到了这里,后来还有阿瓦族和斯拉夫族,过去叫新基多瑙。16世纪,斯拉夫族人的足迹在这里出现。第一次出现贝尔格莱德的名字是在公元878年,斯拉夫族里有塞尔维亚族,他们在9世纪成立了塞尔维亚国家,建立了首都,就是现在的贝尔格莱德。

如今,贝尔格莱德市区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分为新贝尔格莱德和老贝尔格莱德。北岸为新贝,南岸为老贝。老贝尔格莱德仍保留着的巴洛克式、哥特式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成为这座饱经沧桑的历史名城的象征。在科索沃战争中,贝尔格莱德市区许多古老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坐落于斯拉维亚广场周围繁华大街上的南联盟国防部、司令部、内务部等。被炸的欧式建筑至今未得到修复,成为贝尔格莱德市民经历战火的又一难忘历史。

位于老贝市中心地段繁华的步行街,是国内外游人观光、游览、购物的地方。古老的文化街——卡达利亚大街街形弯曲,两侧营业房都是基调为“红瓦白墙”的老房子,里面挂满了代表着本店历史的老照片,不但集古朴、典雅为一体,更代表了塞尔维亚民族悠久浓郁的餐饮文化,更显历史厚重。新贝尔格莱德道路宽广、街道整洁,是南斯拉夫人民于1945年解放后在萨瓦河口北岸建起的新城。这里街道宽阔、绿树成阴,现代化建筑千姿百态、鳞次栉比。著名的多瑙河和萨瓦河穿越市区在贝尔格莱德交汇,设在游船上的咖啡厅里餐饮齐全,娱乐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位于老贝的“三顶帽子”、“两只鹿”餐馆有许多传奇色彩,是游人享受当地特色美食、领略塞尔维亚餐饮文化必去的地方。

坐落于市区的圣萨瓦东正教大教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欧式建筑,气势宏伟,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大教堂。该教堂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开始兴建,由于受战火影响,先后经过了70多年才建成使用,至今仍未竣工,仍在不断修缮。在当地人中关于圣萨瓦教堂还流传着一个典故:从前的塞尔维亚国王曾有三个儿子,国王欲赐给每个儿子一份地,但是最小的儿子萨瓦不喜欢分得的土地,而对宗教感兴趣,便悄悄跑到外面的修道院里,潜心研究宗教,逐步学完了东正教的教规,最终被国王所接收,建立了

堂教大瓦萨圣︱︱堂教大教正东的大最多半干尔巴塞尔维亚少女东正教,并建立了大教堂,就是现在的圣萨瓦大教堂。以后形成惯例,历任国王都有建教堂的义务并一直延续了300多年,成为当地人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现在塞尔维亚境内大大小小的教堂包括希腊也建立了一些东正教教堂,都是各代国王所修建的。塞尔维亚人普遍信仰东正教,每到圣诞节,当地人都要在这里举行诸如弥撒等各种宗教信仰活动。

共和国广场是贝尔格莱德的市中心和最繁华的地方,这里紧靠步行街,广场上一尊手持兵器、身跨战马的大型将军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是市区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在南斯拉夫人民心目中,共和国广场犹如天安门广场在我国人民心中一样神圣。在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期间,曾有1万多人聚集在共和国广场,参加由贝尔格莱德青年联合会组织的“歌声鼓舞我们”反战音乐会。当地歌星以饱满的热情,用歌声鼓舞人民的斗志,全场观众群情激动。那时人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刺耳的警报声,看见硝烟的弥漫,这使当时的市民感受到一种震撼的力量。甚至许多人胸前背后都别着靶心的图案,以示对北约侵略行径的抗议。在连接新贝和老贝的萨瓦河上,数百市民手拉手、肩并肩组成人体盾牌,用生命保卫大桥,用犹如当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激情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不向武力屈服的坚强决心。

和平时期,著名的共和国广场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广场周围名典咖啡屋、书店、歌剧院、影剧院、博物馆星罗棋布,成为外国游客观光和市民休闲的理想场所。

固若金汤的堡垒——卡莱麦克丹

卡莱麦克丹坐落于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土耳其古建筑群中,是当地最负盛名的古城堡。当地华人称其为“土耳其公园”,这与土耳其曾统治过南斯拉夫有关。卡莱麦克丹这个名字是从土耳其语来的,是“保卫城市”的意思。据史料记载,该地已有7000年的悠久历史,当地人一直在保卫这座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旁边有萨瓦河和多瑙河,两条河交汇于此,加之它的位置较高,居高临下,如有外敌入侵,很快就能发现,因此,古往今来这里一直流传着许多传奇。

卡莱麦克丹建筑群由山

上城堡和山下城堡两部分组成。大约在7000年前,这里有山有水,特别适合人类居住。公元前279年,凯莱蒂族赶走了新给族,就开始建设护城,历史上它曾是繁华的城市中心,又因这里是军事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罗马时期,罗马军队到来后,由于这里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为驻扎军队提供了方便,这里便成了军营。此后又增加了许多罗马建筑物。这座古城堡在战火纷飞中几易其主,几次被夷为平地。15世纪,在塞尔维亚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圣明君主,名字叫斯帝芬·拉扎列维齐,他在执政期间注重扩建城池,在卡莱麦克丹山上的城堡中修建了斯帝芬行宫,在山下的城堡中修建了军港,使这里一度成为发展最快、最辉煌的时期。因此,贝尔格莱德成为塞尔维亚的中心。1521年,土耳其占领了贝尔格莱德,直到18世纪,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使卡莱麦克丹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短短几年中,城堡被重建3次,使这里成为欧洲最坚固的军事堡垒。当时塞尔维亚发生的诸多战争,包括土耳其统治塞尔维亚500年期间所发生的战争都与这里有关,现存的卡莱麦克丹都是大罗马时期、奥匈帝国时期、土耳其时期的建筑。特别是在近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卡莱麦克丹的许多建筑被毁,破坏惨重,只留下断垣残壁。古往今来,这里作为守城的重地,又因当地人在历次保卫战中取得了许多胜利而被津津乐道。

进入城堡,游客们可看到保存下来的城墙、城门、望塔、钟楼、国王门、牢门、罗马井、无名英雄墓、教堂等。登上城堡最高处,一座大型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建于20世纪30年代。一位塞尔维亚年轻人,左手托着和平鸽,右手握着剑,表示胜利的意思。当地人引以为荣地将其称为“胜利碑”,同时它成为贝尔格莱德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我在贝尔格莱德拍摄的诸多电视片的出镜开场白,就是选择这里作为画面背景。无论是拍多瑙河、萨瓦河,还是城堡本身,都特别有代表性。

如今,地处美丽的萨瓦河、多瑙河畔的卡莱麦克丹已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旅游胜地和塞尔维亚族人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城堡内古树参天,绿草如茵。此外,军事博物馆、动物园也设在这里,人们经常可看到塞尔维亚族人举家来这里游玩。当地一位诗人曾描绘说,萨瓦河、多瑙河两条河像一张嘴,卡莱麦克丹则是嘴里的花,因此,凡到贝尔格莱德游览的外国客人,都把卡莱麦克丹作为首选,当地人曾有“不到卡莱麦克丹等于没到贝尔格莱德”的说法。

玲珑小国——捷克

我在匈牙利工作期间,曾两次走访捷克共和国。捷克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为7.89万平方公里,东西宽493公里,南北长278公里,东北与波兰接壤,东南与斯洛伐克相邻,南部是奥地利,西部及西北部与德国交界。从地图上看,其形状颇像一个横卧的桃核。捷克城市环境优美,无论是首都布拉格还是边境城市卡拉维洼里,都集中了欧洲的建筑精华。幸运的捷克在二战中是东欧唯一没有遭到战火破坏的城市,使这座欧洲名城的建筑得以完整保存。

鸟瞰金色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