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27408500000025

第25章 以废后立威信:皇权初试,君临天下

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有时候也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可是,高宗李治不遵太宗的遗训,以废后来立自己的威信,君临天下第一步就走错,此举直接导致了后来李家江山的改姓易主。

高宗在永徽元年(650年)立妃子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的从祖母是同安长公主,美中不足的是王皇后不能生育。

高宗刚做上太子时,他的妃子刘氏就为他生了长子燕王李忠。李忠也是太宗的长孙,所以他出生时,太宗大摆宴筵,遍赐群臣,整整一天才尽兴而归。高宗另有8个儿子,武则天生了4个(中宗、睿宗及李弘、李贤),郑氏生原王李孝,杨氏生泽王李上金,萧淑妃生许王李素节。在母以子贵的宫廷准则下,王皇后不能生养自然是满腹惆怅。高宗即位以后,王皇后渐渐失宠,永徽二年,萧淑妃得宠。为了巩固皇后的地位,王皇后在舅舅中书令柳奭的劝说下企图立燕王李忠为皇太子,因李忠之母刘氏地位低贱,希望他被立以后能够与皇后亲近,从而巩固王皇后地位。为了达到目的,中书令柳奭去请求太尉长孙无忌和左仆射于志宁等人。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同意了他的提议,并向皇帝提出了这一建议。高宗答应下来并在永徽三年(652年)立10岁的长子李忠为皇太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顾命大臣太宗生前“受遗令辅政”。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同心辅政,初登大宝的高宗对他们颇为尊重,“恭己以听”,君臣之间能够同舟共济,一起度过一段平静的日子。时间一长,高宗对处处以前朝老臣、顾命大臣自居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渐生不满,与他们时隐时现地产生了一些冲突。高宗在永徽六年间决定废后一事上,毅然与顾命大臣们决裂。

王皇后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不甘心萧淑妃得宠,于是将武则天弄到高宗身边,却不料弄巧成拙。高宗与武则天的结识是在太宗晚年病重时,太宗在他的寝殿侧安置了一处院落,让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寝宫外陪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和同样侍奉太宗的才人武则天有了私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驾崩,武则天因没有为太宗生育后人,与其他诸如此种状况的宫人一起,被送进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太宗周年忌日,高宗李治来到感业寺进香,二人相见,旧情复萌。王皇后知情后,为了打击萧淑妃,她鼓动高宗将武则天纳入宫中。武则天进宫后,为报答王皇后,对她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王皇后十分高兴,于是,一有机会便在高宗面前称赞武氏的种种好处,使高宗越来越喜欢武氏,很快便封她为昭仪。随着武则天的日渐受宠,王皇后达到了排挤萧淑妃的目的,但武则天却又使她惶恐起来。于是,王皇后又把矛头指向了武则天,武则天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则天生了一位小公主,很讨人喜欢,王皇后也依礼前去看望。她走后,武则天残忍地掐死自己的女儿,轻轻盖好被子,以待陷害王皇后。高宗来看女儿,武则天装出很高兴的样子,带他来到床前,掀开被子,一见女儿死状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高宗十分震惊,赶忙追查。听宫女说王皇后刚来过,高宗大怒,武则天又趁机大进谗言,王皇后有口难辩,加上她久未生育,高宗于是下定了废后改立之心。

高宗要废立皇后之事已为百官共知,在朝廷内部,围绕皇后废立,分为两大阵营。李义府、许敬宗、袁公瑜、崔义玄等人成为高宗废立皇后的支持者;而作为另一派的顾命大臣们却非常反对。长孙无忌等人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忠厚贤淑,不应轻废;武则天出身寒微,又曾侍奉过太宗,立为皇后不合礼仪。然而,高宗却不愿采纳长孙无忌的谏言,褚遂良见劝谏无效,叩头流血,气恼地提出辞官归田。就在高宗左右为难之时,李勣对高宗说,皇后废立是皇上的家事,不必去征求别人的意见。在李勣的支持下,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下诏,以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的罪名,将二人废为庶人。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之后,关在别院内,处境悲惨,高宗事后偶然发现她们,萌发了同情之心,武则天得知此事,立即令人将二人残杀。高宗身体不好,性格上也显得懦弱,这给武则天创造了机会,对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惨死,他也无可奈何。王皇后的母亲及兄弟被除职为民,远流岭南,事隔一周之后,高宗下达了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诏书。经过皇后废立事件,贞观时代留下来的元老派大臣除李勣外,其他大部分被罢免或疏远,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均遭贬斥,后来长孙无忌和储遂良都死于武则天之手。而支持武则天做皇后的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则组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高宗在废后一事上,可谓是大做文章。他初做皇帝时,在各方面多依靠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但随着已近而立之年,高宗已不想再被他们左右,必然要组织自己的新的统治集团,那些支持者必然会借机得势,而像长孙无忌等大臣不能认清形势,不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意图永久牵制天子,最后只能落得个颠沛流离甚至身首异处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