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27408500000061

第61章 对待朝臣:用人当疑还是用人不疑

英明的君主善于用人,不干预大臣行使权力为国家做事,事情往往会取得成功;多疑的天子不等于用人,只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别人,自己劳心又劳力,所以事情往往会失败。人无完人,量才适用。德宗李适不善于用人,使李氏家族的统治力量减弱。

德宗像德宗的父皇代宗,于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患病不起,几天后,便结束了五十三岁的人生,三十七岁的太子李适即位,史称德宗。德宗即位时正当盛年,热情很高,一心想做一位中兴之主,即位之初很信任宰相,但后来发生了一些变故,使他对大臣的猜忌心理越发严重,并形成了遇事刚愎自用的个性。德宗朝官员变动频繁,尤其是宰相更换的频率更高,使德宗空有宏图之志,却不能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下去。

德宗朝的宰相杨炎匡救时弊,曾被誉为“救时宰相”。但是,杨炎为人缺乏肚量,公报私仇,他与刘晏积怨颇深,便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刘晏在肃宗、代宗朝任职期间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大胆改革盐政,实施专卖制度,整顿漕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当时著名的理财家。然而杨炎却寻找到他的不是,借德宗之手杀了刘晏。刘晏作为朝廷重臣突遭德宗诛杀,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更有各地节度使屡次上表询问刘晏的死因,这种态度给朝廷造成了很大压力。杨炎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以宣慰的名义,派自己的亲信私下告诉各镇节度使,刘晏是因为当年怀有废立二心而招致德宗的厌恶被赐死的。杨炎为了开脱自己的罪名,不惜将刘晏之死的责任推卸给皇帝,但德宗却通过别人告密得知了杨炎的所作所为。德宗派人到藩镇核实,结果确定杨炎“推过于上”的行径,德宗便开始不信任他了。

唐代武士复原图德宗为了削弱杨炎的权力,任命卢杞为宰相。卢杞以门荫出身,口才出众,德宗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公正。当时,杨炎居相位权力已大,他非常鄙视卢杞,加上卢杞相貌丑陋,面色如蓝,人视若鬼魅,使杨炎更为厌恶。杨炎在政事堂共进午餐时,因看不起卢杞,不愿与其为伍,总是找借口不和他一起吃饭。卢杞对杨炎的做法心知肚明,便怀恨在心。卢杞阴毒残忍,暗暗发誓必将杨炎置于死地,他经过察言观色,发现德宗对杨炎渐渐失去了以往的信任,心中暗自高兴。不久,卢杞抓住德宗多疑的个性,诬陷杨炎在长安修的家庙有“王气”,意在图谋不轨。这一着刺激了德宗敏感的神经,遂于建中二年(781年)十月,将杨炎贬为崖州司马,在快到崖州之时,又将其赐死。卢杞排挤了杨炎,得到了皇帝一时的赏识,但他阴险狠毒,最终,被德宗贬为新州司马。

德宗把天下及朝廷的祸患原因总结为自己作为皇帝对大臣的过于信任,有了这种想法之后,德宗便逐渐对朝臣产生了猜疑心理。陆贽是德宗时期著名的大臣,德宗逃亡途中,他曾追随左右。贞元八年(792年)四月,陆贽当上宰相,后被同僚谗言陷害,德宗于贞元十年(794年)十二月罢免了他的相职。陆贽罢相以后,德宗更加不信任朝臣,最不信任的便是宰相。德宗不仅自刺史县令以上的官员都亲自加以任用,只要求宰相机构办理个手续,而且边疆的作战计划,也由他亲自裁决。贞元年间,德宗越来越加重了对宰相的疑忌与防范,使宰相之间、朝臣之间明争暗斗,拉帮扯皮现象极为严重。德宗晚年,甚至调用南衙禁军对朝廷官员的生活琐事都予以监视,朝臣们遭到举报,轻则丢官,重则身陷囹圄,造成了人人自危的局面。

德宗个性的脆弱和冲动,使他即位仅两年便杀死了刘晏和杨炎两位大臣,而这两位大臣均有才干,又具改革思想。作为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欲展示政治宏图之时乱杀大臣,使德宗朝偶尔出现的一点闪光之处,随即又消失了。而他此后对大臣的猜疑心理更加严重,君臣之间离心离德,很难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