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27429300000005

第5章 短命之君仁宗朱高炽

1.兄弟相争,曲折登基

皇位虽然是世袭的,但是玄武门之变却留下了后遗症,使皇位的继承有时充满了血腥味。

明仁宗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幼年即读儒家经书,生性仁厚儒雅,沉静好文,言行识度,很早就知儒家治国之道,以聪慧仁德著称,深受祖父朱元璋的宠爱。

据说,朱元璋曾让秦王、晋王、燕王的嫡子同时进京,要考察一番。朱元璋让他们去检阅部队,只有朱高炽回来晚了。问他原因,朱高炽说,天气很寒冷,我想等军士们吃完饭再检阅,所以回来迟了。朱元璋很高兴,夸奖说,“小子知道恤下了!”又有一次,朱高炽奉命批答奏章。批好后,呈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发现奏章里有一些错别字和一些小毛病没有改过来,就问朱高炽是不是没有看到。朱高炽回答说:“孙臣以为小过不足以上渎天听。”朱元璋大喜,接着又问他尧舜的时候,老百姓遇到水旱灾害怎么办?朱高炽说,要“恃圣人有恤民之政”。朱元璋很高兴地说:“小子异日不可量也。”

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这个儿子并不讨他喜欢,甚至可以说朱高炽一直没有赢得过他的欢心。

朱棣起兵靖难时,因为朱高炽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就命他留守北京。虽然朱高炽生性仁厚,却并不懦弱。奉命居守北平期间,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五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虽然当时上有母亲徐氏,下有姚广孝、顾成等人相助,但仅以万人坚守孤城,也实属不易,可见其绝非庸懦之辈。

在此期间,建文帝曾遣书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但朱高炽仁孝如一,接到书信之后看也不看,忙派人把建文帝的诏书和诏使一起原封不动地送到朱棣面前,才免却了父子相残的悲剧,建文帝的反间计终告失败。

尽管朱高炽以仁厚儒雅获得了极好的名声,但是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尤其是在通往皇位的路程上更是布满了坎坷。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出现了犹豫:朱高炽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皇二子朱高煦性格颇像朱棣,英俊武勇,在靖难中曾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后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希望立朱高煦为太子,因为他觉得朱高炽太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而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几次冒死救护朱棣,朱棣当时很感动,对他说:“世子多病,勉之!”公开许愿要将皇位传给他。朱高煦在军中威望很高,淇国公丘福等高级将领也都拥护他,可是,这个老二却不讨朱元璋的喜欢。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很讨厌他,总说这个孙子将来要惹事,等到朱棣即位以后,朱高煦要求兑现承诺。朱棣征求大臣、亲信的意见,大家多数是赞同高炽,不赞成高煦。隆平侯张信是朱棣的救命恩人,朱棣叫他“恩张”,朱棣问他能不能换了太子,张信说这是天理人伦,能随便更改吗?气得朱棣一剑砍掉了张信的两颗门牙。朱棣最信任的大臣道衍和尚、兵部尚书金忠、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都不同意,朱棣勉强答应再看一段再说。

朱棣登基后没有立即册立太子,对此朝臣多有觉察,于是纷纷上言,请求建储。不少勋臣贵戚都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理由不外是“靖难有功”。文臣则大都支持朱高炽,其代表人物是兵部尚书金忠和内阁学士解缙。金忠在朱棣面前列举历代立嫡的故事,劝他册立嫡长子朱高炽。朱棣再去问解缙,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听罢低头不语,解缙知道朱棣平素最喜爱长孙朱瞻基,于是顿首道:“好圣孙。”朱棣终于点了点头。实际上这些文臣们所坚持的不仅是立嫡长的旧制,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对皇帝的选择。文臣们渴望一个像朱高炽那样“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的仁君。

也许是文臣们不失时机地支持朱高炽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许是迫于明朝的内阁制度以及封建社会长幼有序的传统压力,更重要的是朱高炽作为燕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错误,废之无名,而且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朱棣最终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初四正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同一天,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被封为汉王和赵王。

然而,皇位之争却并没有因为太子之位的确定而平息下来,反而更加激烈。朱高炽的两个弟弟更是变本加厉,陷害朱高炽。

高煦和高燧当太子的梦想破灭后,心中十分恼火,也不甘心就此失败。高煦一方面迫害拥戴皇太子的大臣解缙等人,解缙不久就被害致死;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加害于朱高炽。朱棣把高煦封到云南,他以地远为由,不肯就藩。后改封山东青州,他仍赖着不走。朱棣训斥了他一顿,命他必须到封地去,他假意应允却仍不离京。还趁朱棣北征之机,私造兵器,招募士卒3000多人,准备谋反。事情败露后,朱棣将他囚于南京的西华门内,打算废为庶人。当时竟没有一个大臣为他求情,反而是受尽了弟弟陷害的皇太子朱高炽出面讲情。朱高炽不但不落井下石,而是向父亲陈情力救,终于说服了父亲,保住了胞弟的王位。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把朱高煦封往山东的乐安州,并限令即日启程。

皇二子高熙被封往山东以后,皇太子朱高炽的地位,在朱棣心里虽然已巩固,但三子高燧仍不死心。朱棣因经常有病不能临朝,内外政事都交与皇太子朱高炽来处理。这使朱高燧及其同伙更加心怀不满,不但到处编造谣言,说皇上有意传位给朱高燧,还在暗地里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纠合羽林前卫指挥彭旭等人,秘密串通朱高燧的心腹太监黄俨,图谋用毒药害死朱棣,并伪造诏书昭示天下,拥立朱高燧为帝。

一切都布置停妥,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黄俨的外甥,得知此事后,力劝舅父切勿参与这起诛灭九族的勾当,但黄俨不听劝阻。王瑜急速报知朱棣,参与的人全部被处死,一场政变被彻底镇压下去,并搜出了伪造的诏书。朱棣怒气冲冲地质问朱高燧,朱高燧吓得浑身颤抖,不发一言。还是这位仁慈的兄长、皇太子朱高炽再次为三弟解脱,推说都是下面的人干的,与朱高燧无干,从而保住了他的性命和王位。

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筹划迁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炽监国,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才随成祖到北京。监国时期的朱高炽,是在父皇多疑、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陷害中艰难度日的。由于有杨士奇等大臣的大力协助,在处理日常政务及臣属关系、皇家父子、兄弟关系诸方面都适宜无错,再加上汉、赵二王夺嫡野心的暴露,被朱棣贬斥,太子妃张氏和皇孙朱瞻基受到朱棣的宠信,使朱高炽度过了监国时期的危难。

明代虎头牌:防御和进攻相结合的武器。在盾形火箭药架上安装4组共8支火箭,中间炮口可发射火铳,另有两个瞭望孔。

十余年的监国经历,使朱高炽深切地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治国的能力,为登基后稳定统治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死于北征归途。做了二十年皇太子的朱高炽,当时已经47岁,在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尚书蹇义等人的支持下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洪熙。

2.在位一载,开盛世之先河

有志不在年高,有功不在于在位时间的长短。仁宗朱高炽在位虽然不足一年,但是在朱氏家族的统治历史上,却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高炽登上皇位后,顺应时代潮流,针对朝政的弊病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民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措施,开始了他的一系列仁政改革。

李文忠像“仁政”对于明初的士大夫们来说,实在显得有些陌生。自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施行的便是“刚猛之治”。那些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的大案冤狱,人们还记忆犹新。明太祖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这位近于懦弱的青年皇帝也曾想实施“仁政”,但却被燕王朱棣发动战争夺了位。当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之后,那些追求“仁政”的士大夫们遭到了空前残酷的迫害,恐怖政治代替了理想中的“仁政”。朱高炽几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坎坷的经历使他更加认识到了“仁政”的可贵,因而执政之后便从多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在政治上,赦免了建文帝时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诛连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籍;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昭雪,并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爵;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杨”辅政;修明纲纪,废除古代的宫刑,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其次,在经济上,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下令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珠宝采办,以减轻百姓负担;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

另外,在思想上,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并善于纳谏。他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在科举制度上,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规定了取中比例为“南六北四”,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满清。

朱高炽即位后所推行的仁政,实质上就是一种宽松政治,这也正代表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利益与追求。因此,在短短八个月里,朱高炽的拨乱反正很受朝野拥戴。连乾隆皇帝都说,如果朱高炽多活几年的话,明朝不会衰落得那么快!尽管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后人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3.暴卒身亡,死因成迷

古代帝王要么死于非命,要么被觊觎皇位的贵族所害。不管朱高炽死因如何,皇权并没有旁落,仍然被朱氏家族所掌握。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还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处理朝政,而从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故明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

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都只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是因何暴卒已成历史之谜,多年来,人们对此有下面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的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他览奏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因此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过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曾御审李时勉:“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首答曰:“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朱瞻基叹息,称李时勉“忠”,复其官职。

可见,朱瞻基对仁宗嗜欲之事也是一清二楚。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阴症”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应当有一定可信度。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对此,《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来,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另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基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炽生性温厚懦弱,嗜欲享乐,朱棣生前对他大为不满,只因礼教和祖训的关系,才立他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废朱高炽储位之心。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刚好与其父相反,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利,工于计谋。朱棣在世时,朱瞻基深得祖父赏识。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故屡次劝诫于他。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早日登位筹谋,为此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是朱瞻基亲信,按预先密谋,于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炽。

朱瞻基《万年松图卷》(局部)朱瞻基离京后,却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也没有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的预料之中。当时,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象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赍诏而来,于六月三日抵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朱高炽死后,其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明朝由此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朱氏家族也步入了鼎盛时期。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明仁宗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从成祖北巡、征讨。仁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二年,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阯。他在位期间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为政以宽的措施,史称“仁宣之治”。卒葬于景陵。朱瞻基是朱家王朝中一位比较称职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