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11

第11章 时令节庆风俗(1)

1.正月里来是新春

春节是中国人最富传统性和民族性的节日,每当佳节来临,海内外华人无不喜气洋洋,用各种喜庆的方式来庆贺这除旧布新的日子。

春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我们现在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古时候这一天却叫元旦、元日。元为第一和开始的意思,旦即是早晨,合称元旦即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早晨。汉武帝时,司马迁总结前人“观象授时”的经验,创造了“太初历”,确定夏历正月为岁首,从此正式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开始,年俗庆典形式也渐渐定型,并成为历代宫廷的重要庆典。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到辛亥革命前都相沿未改。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废除旧历采用阳历,把公元1912年1月1日立为民国元年元旦,而原来的元旦更名为春节。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公历1949年1月1日改为“元旦”,而阴历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春节。

迎春接福

春节,在南北朝时就意味着整个春季。《后汉书·杨震传》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在我国24个节气中,立春是第一个,南京人称立春为新春,俗话说:“新春大似年”。由于农历的节气不固定,有时本年的立春,早在上年的腊月底就已出现,形成“一年两头春”;有时要推迟到春节后,所以习惯上把立春看成是一年真正的开始。“立”开始之意,从此揭开了春天的序幕,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了,假如元日立春,最为难得,谚云:“百年难遇岁朝春”。《通考》:“凡元日立春,主民大安”,如果元日干支是甲子,再逢子时立春,那更是千载难逢的“祥瑞”了。立春这一天,旧时的庆祝仪节特别隆重。除了点燃香烛,鸣放爆竹,祭拜天地神佛以外,还燃起元宝火(即在火盆里堆上塔形)炭墼(或木炭)燃烧,行跪拜礼,一面盛置酒肴,合家庆祝。这种盛况,只有年初一(元旦)、年初五(财神日)、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三天,可与之相比。古代南京在立春之日有太守“鞭打春牛”的活动。官府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包括拜春、咬春、唱春、打春、觇春等,太守率府县官员、显贵士绅聚集在东郊,举行祭祀大典,谓“接春”;太守用五花棒(芦梗裹上彩色纸)鞭打春牛,称“打春”;最后命人将牛抬往城内闹市,供人观赏,叫“送春”。除庆典活动外,南京人家家要拜谒长辈,表示敬意,称“拜春”;全家一起吃春饼,并祈家庭和睦,叫“咬春”。唐时的春饼叫春盘,朝廷将做工精致者赐予大臣。到了清代,改称春饼,谓之“一盘春饼价千金”,诗人袁枚赞其“薄如蝉翼,大若茶盘,柔润绝伦”,金陵士大夫家饼可映字,用其卷上韭黄、肉丝、荠菜、冬笋、鸡蛋丝,则是现今流行的春卷了。用油炸之,既脆又香,特受食客欢迎。那时把松枝插在门上或神位,谓之“插春”。将松柏枝编成环,戴在儿童头上称“戴春”。还有“剪春幡”、写“春帖子”等风俗,用红笺纸写“迎春接福”四字贴在客厅里,表示春色已降临人间了。

恭贺新年

喜庆祥和,是老南京春节的主题;平安团圆,是老南京千古不变的生活理想。

待第一声鸡鸣响起,街头巷尾,争相点燃开门炮仗,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六枚叫“六六大顺”,放一串叫“百子爆”,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又作“满地金钱”。正如南朝梁人宗懔所说,“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魈恶鬼”,也预兆新的一年吉祥平安。乃至后来许多喜庆活动,都少不了燃放爆竹这一民俗物象。

南京人正月初一多吃元宵和年糕。如区境内流行的民谣所述:“江南好,最好是新年,福寿酥饼鸡骨断,欢喜团泡马蹄糕,油炸大元宵。”元宵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制作,取生产和生活“年年(粘粘)高(糕)”之意。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着新年发财。年糕切成片,或蒸或油炸,皆是美味食品。更多的人家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又名扁食,饺馅荤素皆可,有鲜猪肉、三鲜、牛肉、羊肉、荠菜、韭菜、虾仁蛋皮、萝卜、白菜、辣椒鲜肉、蘑菇肉馅等,因饺子形同元宝,皮薄馅足,有饭有菜,故广受人们青睐,食之预示大吉大利。喜欢吃甜食的人,还在春节时吃糖年糕、糖莲子羹、糖元宵,寓意一年甜到头。也有不少人家早上照例各吃一杯欢喜团茶(用爆米花搓成的圆球泡糖开水),吃一点称心糖(即寸金糖),讨个吉兆。做媳妇的要向公婆献莲子茶,行叩见礼,恭贺新年。早餐一般是下汤面,取其“长长旺旺”之意。“大年初一”有三忌:一忌泼水在地(用大桶将污水都积贮起来,留到第二天才倒去)。二忌扫地、抹桌,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财气,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向里边。三忌动用针、剪、刀、尺,说是妇女们第一天用了它,就表示她一年都要辛劳,不得清闲。

大年初一不开大门,也不访亲会友。风俗迷信怕妖魔邪气趁机闯入。出行的,新婚女婿,年初一上午,必须先到丈人家行礼、请安。晚辈拜见长辈,也多在年初一,平辈是不兴串门的。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禧、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吉语。

旧时南京民间还有以进入新年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的习俗。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正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日为马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如果当日天晴,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天阴,所主之物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如正月一日定为鸡日,即吉日。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以后逐步改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成为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拜年贺年札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漂亮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古时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一是走亲戚。二是礼节性的拜访。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四是串门式的拜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俚语。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新年第一次出门要按照历书的记载迎着“喜神”方位走,谓之“兜喜神”,也称“迎喜”。同时还应准备四样年礼,叫做“事事如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礼也由桂圆、红枣、糖(寸金糖、交切片等)、糕(玉带糕、云片糕)等发展到高级烟酒、西洋参、脑白金、蜂胶、黄金搭档等营养保健品。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投贺,东汉时称为“刺”,后来发展成“帖”。宋代之后,流行“送门状”、“送飞帖”,许多大户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专收名帖,叫“门簿”,以图吉利讨口彩。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清代甘熙的《白下琐言》载:“金陵俗,新岁以红柬书名互相投递,多从门罅入者,谓之飞帖。”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名帖的遗风。有的商家拜年,直接在帖子上标明凭帖子折合礼金伊伊元,凭此帖购取等价商品,可谓直接惠及“上帝”。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鲜花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上邮件拜年等。

如有客人来家拜年,区境内的居民约定俗成要奉三道茶,第一道冰糖莲子汤,莲子要剔除味苦的莲心;第二道茶松子核桃仁羹;第三道茶是红枣茶,外加山楂糕等小点心。

亦庄亦谐看年戏

正月正是新春,热热闹闹过大年,娱乐活动是少不了的。明代初,南京地区在立春之时流行一种“村田乐”的娱乐活动,又称“唱春”。即2·4人不等,身背腰鼓,打小铜锣,走村串户,见什么唱什么,无固定演唱脚本,临场发挥,兴致所至,唱几段祝福语,说几句吉利话。后发展为“长调”、“短调”等10余种曲调。长调委婉优雅,短调明快利落,长短结合,依主人家的身份地位和喜好而定。相传经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很快在城内流行起来,绵延数百年之久。解放后,这种唱春娱乐活动,只在郊县农村流行,年味离城市越来越淡。

城里人过年大都看年戏,一是戏院茶园,二是街头广场。明清以来,区境内居民喜欢到戏院看新春开锣戏,诸如《跳加官》、《跳八仙》、《跳魁星》、《跳钟馗》,一个戴着白色面具的文官,穿蟒袍、着官靴,手持笏板,在舞台上踩着“台台乙台乙台台”的“小锣抽头”点子,欢快地跳来跳去,一会儿抖出“天官赐福”的条幅,一会儿拉开“国泰民安”的条幅,给观众们送去吉祥祝福,逗大家一乐,然后就上演《龙凤呈祥》、《红鬃烈马》这些大戏,有时还演出五路财神、福禄寿三星、八仙等天上众神仙同往人间,降福献瑞送宝的压轴戏,观众情绪高涨,掌声如雷。

更多的市民却是走上街头、广场,观看民间文艺演出。旧时一般是观看江湖卖艺、拉洋片、提线木偶、荡湖船、蛘精舞、打莲湘、舞狮子、舞龙灯、踩高跷等。一出“河蛘舞”,虽是由男女两个演出,情节单纯,亦庄亦谐的演出,至今还让人难以忘怀。仙女打扮的河蛘精,藏身于可张可合的用竹篾绸布做成的大蛘壳内,面对打鱼老翁的撒网围捕,她动作机敏,左躲右闪,成功地避开了渔翁的追捕,许多滑稽的动作,逗乐观众,最后河蛘精张开蛘壳,里面嵌着的电珠如珍珠一闪一闪,诱惑渔翁,竟将渔翁的双手夹住,让人哈哈大笑。

正月初五祭财神

从古到今,很多人对赵公元帅礼拜甚勤,这位赵公元帅赵公明,又名玄坛,黑面浓须,手执铁鞭,骑黑虎,威风凛凛,是姜子牙封的财神菩萨、财神爷。

相传正月初五是财神诞辰。财神的来历民间有各种说法。在民间赵公明被称为“正财神”,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神;财神还分文、武财神:“文财神”一般被认作是殷商大臣比干,但更多人奉越国大臣范蠡为财神,他弃官从商,经营农、商,发了大财,且能仗义疏财,有庇护商贾的法力;“武财神”关圣帝君,他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三国人物,忠勇双全,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他义贯千古,是传统道德规范的楷模。

南京人年初五有“抢路头”的习俗,又称“接财神”。正月初五子时,备好羊头、鲤鱼、香烛等物,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因为“鱼”与“余”谐音,图个吉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财神酒,往往吃到天亮。最后还要吃面条为财神贺寿,据说财神会误将面条当钱串子,给贺寿人很多铜钱用。有的店老板还要把算盘摇得哗哗响,表示兴隆兴旺。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祈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初五接财神,商家最为重视,有的老板在自家屋顶的第二路桁条上,贴上“福禄寿喜财”五路财神。区境内的风俗,大商号里都有玻璃镜框,供奉赵公明金身塑像,说这位赵公元帅,执掌财帛,是天上的财神。老板们把一年的盈利发财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所以大香大烛,祭祀特别虔诚。头一日晚上还要大摆筵席,宴请店里同仁,名为“请吃财神酒”。吃酒的作用有三:一是鼓舞士气,交代要求;二是正式宣布四天休假期满,商店明天照常开门营业(如果不“请财神酒”,便表示商店倒闭);三是安排职工的升调解雇。因此,这一晚的酒宴,劳资双方各有打算。吃“财神酒”时,请店员坐上首席,老板向他敬一杯酒,就算辞退解雇。店员也就只好吃下这杯苦酒,另谋生路。

农历正月初五民间还有跳财神的民俗活动,有的穷人到戏院内租来纱帽和红袍,套上假面具,手捧金箔贴成的木制金元宝,打扮成一个活财神,一班人敲锣打鼓,去“跳财神”。每到一家门前,走几个方步,把金元宝向门内空扔三次,可以多讨一些“财神钱”和“财神糕”。跳财神从初一跳至初五,接财神人则要主动给点钱或干粮。区境内居民特别是商人,在正月初五财神老爷生日这天,尤喜讨吉利。跳财神的穷人,掌握商人想发财的心理,年初五每到商店门前便多走几次方步,多扔几次金元宝,甚至在锣鼓声中,大摇大摆走进堂屋正厅坐一会,高唱:“财神请到这家来,招财利市送福来,福禄寿喜财,全到你家来。”说明财神真的到家中坐下了,就更吉利,店家要多给钱。

旧时正月初五,开门的第一笔交易叫“发利帀”,但常常第一个进门的不是顾客,而是乞丐。专门从事敲诈勒索的地痞,都有帮口,他们熟悉情况,通晓陋规,事先就已组织好一批“喽罗”,没等商店开门就分别守在大商号门口。一见店门大开,立即手打竹板,高唱“莲花落”,进入店堂乞讨。做生意的人,第一天开门,总要图个顺遂,见了他们既不敢得罪,就只好厚礼馈赠。其实如果事先不找人打招呼(谈好条件,预付一定数目的开销费),初五这一天的乞丐,会“这方唱罢那方又登场”,这个商店就别想再做其他生意了。而乞丐们得到的钱,却要如数交给“花子头”,由他再分派。所以这一天实际上是有势力的“丐头”进财,商店的老板们破财,而没有后台的店员就只能是面对失业,望“财”兴叹。财神爷办事明显不能“一视同仁”。

饶有讽剌意味的是,民国时期还有人把“四大家族”中的宋子文、孔祥熙称为“财神爷”,因为他俩当过多年财政部长,财权在握,有钱有势,但是民间又有几个人对其顶礼膜拜。这样的财神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财气和财富。对任何泥塑瓷雕财神的跪拜都不会带来财运,只不过是表达人们对富裕生活的一种期盼而已。

2.狮子桥,欢乐过大年

——湖南路民俗文化艺术节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