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37

第37章 后记

感谢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宣传部、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局发起组织编写这套“鼓楼文化丛书”,并把其中《鼓楼风俗》的编写任务交给我们父女俩。

说真的,当初受领任务时,我们心中底气并不是很足。要想系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南京市一个城区的风俗民情,并无多少资料可供借鉴,不太想揽此“瓷器活儿”。好在文化局张国防局长一再鼓励我俩“试试看”,先设计大纲小目,再约请“丛书”的其他专家,集思广益,帮助充实完善篇目,然后由我们试写部分章节……就这样一步一步,夜以继日,历经艰难,终于数易其稿,三校完毕,进入写后记的阶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一风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是透视社会,反映时代的一杆标尺,说白了,风俗民情就是历史的“活化石”,诚如《汉书·地理志》所言:“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诗曰:“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说明历代政治家向来都比较关注民生民意民风民俗。基于此,我们父女俩在已出版过的《日历上的楹联》一书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共同提振信心,接下了《鼓楼风俗》的写作任务,并作为一种使命,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尽量把“生于斯,长于斯”的鼓楼这片热土上形成的风俗演变轨迹,客观地展示给广大读者,多多地宣传和弘扬美好的鼓楼文化。我们今天较为系统地向人们介绍《鼓楼风俗》,也就是要让广大市民了解自己身边的风俗民情和文化遗存,以便守护这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让良好的风俗习惯和“非遗”,永远保存、代代传承。

《鼓楼风俗》的出版,是鼓楼区委、区政府领导关心和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鼎力支持的结果,同时也是关心鼓楼发展的许多朋友大力帮助的结晶。在此,特别要鸣谢的是: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的章世和处长,馈赠我们一套叶皓主编的《可爱的南京》丛书,南京出版社卢海鸣博士赠送我们一套《十朝故都文化》丛书,市非遗办公室主任王露明相赠《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等,为我们编著《鼓楼风俗》一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尤其是市档案局徐康英副局长、夏蓓研究员还约请我们父女俩,承担了《南京百科全书》民俗编的全部撰写任务,让我们更是“左右逢源”、“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此还要感谢《南京日报·风雅秦淮》、《金陵晚报·老南京》、《南京晨报·特别阅读》等副刊,这些年来这些报刊发表了我们父女俩许多长长短短乃至半版整版反映南京风土人情的文章。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表述不准确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