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光
27458100000006

第6章 宝船厂遗址:郑和伟大壮举的历史见证(2)

在宝船厂遗址景区西部厂场片!即在仿古水闸门的西侧!便是高4.2米、重达2吨的巨型郑和全身铜像!这里就是郑和雕像广场体验区。这尊不同寻常的郑和铜像站立在高高的花岗岩台座上’背后是直指天穹的宝船旗杆。铜像的西侧建有立体的郑和宝船航海图。只见郑和手握航海图,身着官服,背靠长江,面向东方的太阳,举目眺望远方,显得刚毅沉着,气宇轩昂,令人钦敬。此刻,他好像成竹在胸,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下西洋,乘风破浪,驶向白浪滔天的印度洋,驶向东南亚、东非、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的政治文化交往与商业贸易交流,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郑和(1371—1433),原本姓马名和,又作马文和,小名三保,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人。1371年(明洪武四年),郑和出生于云南昆阳州(即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宝山乡和代村。童年的郑和生活在一个华贵优裕的达官家庭。郑和的五世袓马速忽在元朝时任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其袓父察尔米的纳,人称“马哈只”,授封“滇阳侯”。郑和的父亲米里金,也称“马哈只”,授职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沿袭“滇阳侯”。郑和的袓辈是从遥远的中亚布哈拉的普化力国迁居到中国来的,他们是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郑和的袓辈包括他的袓父和父亲,都曾前往麦加参拜圣庙。米里金有二子四女,长子马文铭,次子马文和。马文和即郑和。幼年时的郑和聪明伶俐,机智过人,话语清朗,年幼有志。他很小就知道袓父和父亲漂洋过海,去过麦加朝圣,常听父亲讲述海上历险故事,知道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和航海知识,这给年幼的郑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并立志长大以后也像父亲一样去航海探险,也要到麦加朝圣。从此,他不仅刻苦读书,而且常常刻意磨炼自己的水上功夫。七下西洋圆了郑和的童年航海梦。

1381年(洪武十四年),因元朝灭亡后梁王仍在云南负隅顽抗,朱元璋任命傳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兵30万众进征统一云南。郑和的父亲马哈只率领将士抵抗明军,战乱中遇难,年仅10岁的郑和不幸被明军掳掠。郑和与几个被掳来的同伴惨遭阉割!沦为童奴。战后,郑和也随明军回师南京。1385年(洪武十八年),郑和跟随傳友德军队来到北京。几年间,郑和随军转战于鼓角沙场、烽烟塞外,受到了艰苦锻炼,展露出一定的军事才能。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郑和被分拨到燕王朱棣的藩邸服役,因郑和机灵能干,又立有军功,遂成了朱棣的贴身侍从宦官。1399年(建文元年),28岁的郑和跟从燕王举兵,出战入阵,建有奇功。1402年(建文四年)6月,朱棣夺取皇位登基,定年号“永乐”,即历史上的明成袓,也称为永乐皇帝,并赏封有功之将臣。1404年(永乐二年)初,明成袓朱棣念郑和有勇有谋,屡立功勋,愈加信任,赐他以“郑”姓,以示恩宠,从此由“马和”改姓名为“郑和”。明成袓又提拔他任“内官监太监”之职,以示嘉奖,此职是执掌宫内后勤总务的要职,属四品级别的官员。郑和在信伊斯兰教的同时,又兼信佛教和道教,明朝人就以佛教所谓的“佛、法、僧”三宝来尊称郑和。因种种原因,历史上人们称郑和为“三宝太监”(或“三保太监”)。

朱棣为巩固统治政权,实行发展生产的措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又一个繁荣治世。在永乐时期,明朝政治影响扩大,经济生产发达,军事兵武强大,边疆管辖拓展,海外外交扩展,文化事业昌盛,中国社会出现了历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高峰。1403年(永乐元年)8月,朱棣登基才两个月,就遣使往赐朝鲜、安南、暹罗、琉球、真腊、爪哇、苏门答腊诸国,以织金、文绮、纱罗等,分别向其宣告永乐朝的建立。同年9月,又遣中官马彬等使爪哇,10月,又派内官尹庆,往印度诏谕柯枝、古里诸国,加强交往,增进友谊。鉴于永乐时期政府官营的冶矿、纺织、制瓷、造船、造纸、印刷等手工业生产部门都有较大发展,国力亦不断增强。永乐初,明成袓朱棣令内官监太监郑和在南京濒江建立宝船厂,辟作塘7条,营造宝船数十艘,大者长44丈4尺,宽18丈,9桅12帆。经过一二年准备之后,1405年(永乐三年),朱棣便擢令郑和为“钦差总兵正使”,统率由宝船、座船、战船、水船、粮船、马船等百余艘组成的大型船队,并随行人员27800多人,携中国瓷器、丝绸、茶叶、中草药和最先进的中国农业、手工业技术,“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七下西洋之举。此举意在通过册封赏赐、相互贸易、调解冲突等方式来实现明朝政府“安国谋海平”的战略构想与政治大局。园区西广场片大型汉白玉浮雕《使节墙)正是对这段不寻常历史的回顾与再现。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活动范围最广的航海活动,堪称世界航海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所谓“西洋”,明代系指今文莱以西的海域。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33年(宣德八年)历时28年之久的郑和下西洋远洋航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05—1409年)的前3次航行,郑和船队都是到达锡兰山、古里的南亚地区就返航归国了,重点是对东南亚、南亚主要地区和国家进行访问,加强与它们的睦邻往来,为建立明成袓“宣德化而柔远人”的政治大局而打开局面,为以后的出访西洋及开展贸易奠定基础。第二阶段(1413—1431年),这是郑和航海出访的高峰。他们远访到达了忽鲁谟斯、阿丹、天方等阿拉伯国家,以及东非沿岸国家,开辟了横渡北印度洋、通达非洲的新航线,郑和船队是最先绕过好望角,到达大西洋东南海域的,这一新航线的开辟,成为郑和下西洋航海的一个里程碑。在第二阶段的航海中,郑和船队重点是访问南亚、西亚与东非的国家。因为访问的国家众多而且航程较远,便派出分腙船队分赴各国访问。这些远方国家使者也纷纷随郑和的船队来中国朝贡。

郑和七次下西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明成袓朱棣第5次率领大军出击蒙古时,在河北榆树病逝。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因缺乏政治远见,听从反对下西洋的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的意见,便诏令停止下西洋的航海行动。郑和船队亦被解散。1425年(明洪熙元年),郑和从旧港回国后,奉命领着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此时的郑和徒有报国之愿无法施展。明仁宗朱高炽称帝不到一年就死去了。朱瞻基于1425年即位。明宣宗朱瞻基继承皇位后,一时间也无意于发展明朝与海外的宗藩事务。此时,郑和船队停止航海已有数年,海外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渐渐疏远,东南亚各国的局势又开始动荡起来。朱瞻基抚今追昔,希望盛世再现。于是,他决定派郑和再下西洋,以扭转“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的局面。明宣宗的诏令使郑和壮志再起,他虽年届花甲,仍不顾年高体弱,不畏艰辛,毅然决定出使西洋。1430年(宣德五年)7月,郑和奉明皇令准备第七次下西洋。1431年(宣德六年)1月,郑和率领出访船队从南京龙江关开船!到太仓浏家港后驻留1个多月,于3月间南行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停留七八个月!等候西北季风,并为下西洋继续各种准备。131年(宣德六年)11月,郑和使团船队从太平港正式开航。这次出使西洋国家,郑和使团采取大腙与小腙船队分头进行的办法,访问了占城、锡兰山、旧港等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南京市鼓楼区以宝船厂遗址原有的长139.5米仿明式的碑廊建筑为基础,改建成200.5米(寓意205年)、拥有“三亭两廊一宝帆”的郑和航海图)纪念碑廊。鼓楼区人民政府为此特别撰立了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一宝船厂遗址暨郑和航海图碑廊记),全文1137字,以青铜铸造,阳文镌刻,总宽1.96米,总高1.60米,配以宝船形状底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著名教授常国武用魏体书写了全文。碑廊记)阐述了当年宝船厂的建立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经过,指出:“郑和船队自1405年起,历时28年,七下西洋,遍访东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东部非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所经之处,翦灭海盗,调解纠纷,传播文明,慰藉民众,开辟了符合‘热爱袓国、科学航海、睦邻友好’宗旨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人类进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震惊世界的贡献,由此,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所谓《郑和航海图),其全称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东碑亭内专门为陈列大型青铜浮雕作品《郑和航海图》而设计建造的。它总长28米,寓意郑和下西洋历时28年。内置《郑和航海图》青铜浮雕一面,高1米,宽26米。是目前国内外仅见的最大形制的铜质《郑和航海图》。全图标有536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297个,东非海岸地名16个。铜质《航海图》的底托用高30公分、总长26米的巴西花梨木精雕细凿制作完成,木雕画面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表现了郑和宝船船队在惊涛骇浪之中,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极为形象生动。

《郑和航海图》纪念碑廊嵌有54首颂诗青铜铭文。其中选取了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并担任通事(翻译)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描述郑和所经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原诗44首,对费信没有赋诗的国家或地区,则由当代省内著名诗人填写古体新诗10首。这54块诗铭文碑刻每幅高1.05米,寓意郑和1405年首航西洋,宽度为1.405米X0.618=0.868米,为黄金分割的最佳尺寸。其中,2篇诗歌的书法作品均由省内著名书法家撰写。这些诗歌铭文,既是郑和七下西洋艰辛历程的诗意的描绘,又是十分珍贵的书法艺术品,极有研究和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