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零距离”看美国
27460600000027

第27章 文化碰撞与融合(1)

中美文化大不同,碰碰撞撞雾重重

文化根植于人的内心,在长时间的流传中形成传统,在中国长大的老人(包括上了年纪的华侨、外籍华人)和中年人,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常有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礼仪礼貌,来到美国与美国人相处,常会因文化传统的差异,引起诸多误会,并引发了生活中许多碰碰撞撞,这一章专门选取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中美文化的不同。

一、你我不能相同

旅美华人傅小玲所在社区对环境管理非常地严格,为了重新油漆自己那二十年的老房子,她特地去社区管理处申请,将所要漆的颜色填写上去,很快拿到了同意书。有一天傅小玲和老美邻居闲聊时,向她透露了房子将要漆的颜色,因为傅小玲喜欢她家外面的颜色,是一种带着紫贝壳般优雅色彩。想不到等到房子漆好了,过了几个礼拜就收到了社区管理处的信函,要他们一道开会重新审核。因为邻居不赞成和她家漆同样的颜色,这位邻居和蔼可亲,和傅有来有往,她的举动令傅小玲吓了一跳。傅小玲想,如果有人喜欢我的选择,甚至要跟随我,高兴都来不及了,怎么会反而告人一状?

最可笑的是她

还向社区管理美国人在每年的七月四日举行独立日游行,华人华侨也积极参加华矫华人游行队伍员表示,社区管理处可以出钱让她重新油漆她的家,她愿意牺牲选择另一种颜色,反正她不喜欢两栋紧连的房子穿上同一种色彩的外衣。社区管理员认为,要他们出钱重新油漆的应该是傅小玲的房子,而不是她的,最后因为整个社区的人不愿意分担这笔费用,事情就不了了之。只是不久之后,这位固执的邻居还是自己出钱漆了另一种颜色。

有一次女儿的朋友来傅家玩,看她穿了一以美丽又舒服的皮鞋,好奇地问她是在哪里买的?这位正值豆蔻年华的金发女孩马上脸色一沉,很不友善地说:“我是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买的,我想你再也买不到了!”因为他们很不喜欢与人一样,西方人这种独特自我的个性,在小地方也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而东方人是“有好就相报”,有样学样,看到穿同样衣服的人,往往还皆大欢喜,因为英雄所见相同。

中西文化思想不同,看法当然不同,也无须为此而翻脸或心中不悦,可是任我们因地域、种族、文化等如何地差异,人性却是亘古不变的。傅小玲的儿子六岁时和他朋友全家去山上滑雪,路上朋友的母亲带他们去吃汉堡,吩咐孩子们不要把纸杯丢掉,下一次再到这间店时,可以重新装填饮料不用再买一份新的。这位母亲说完忽然不安地看着傅小玲的儿子:“回家后不要告诉你妈妈这件事喔!”

小孩嘴里讨实话,傅小玲的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关系,我妈妈也是这么做的!”

二、月饼烤鸭保卫战

‘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在华裔人口庞大的加州,精明的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他们大批地生产着新鲜月饼。可是,眼看市场进入了热销期,商人们却乐不起来了。原来,一项关于月饼的保鲜规定使他们苦不堪言。

《洛杉矶时报》报道,2006年加州食品卫生部门明显加大了检査执法力度。他们认为月饼在常温下放置太久,很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规定新鲜月饼出炉后在常温下保存不得超过4个小时。要想长期保鲜,要么把月饼速冻起来,要么在火上持续加热。和月饼“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越南人农历新年吃的含有猪肉或豆沙成分的年糕。

为什么加州卫生当局要对亚洲食品痛下狠手?据当地媒体报道,有顾客投诉在加州一家杂货店买了一些越南年糕,他回家吃了以后就拉肚子,据猜测可能是年糕在常温下放置太久。这引起了加州卫生部门的注意,按照加州的食品法规,食品必须冷藏于23摄氐度以下,或者加热到75摄氐度以上,卫生部门官员认为,月饼和年糕等食品的储存并不符合规定。

新的卫生规定给亚洲食品生产商带来很多不便,尤其是月饼制造商,在市场卫生监督员的“突击围剿”之下,月饼的市场供应受到影响。

不少亚裔糕点店和食客都抱怨,美国官员在瞎指挥。他们认为,亚洲食品的保存方法有自身的特点,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隐患,月饼本身的成分只适宜保存于常温下,改变传统保存方法会严重影响它的质地和口感。

对亚洲甜点的苛刻检査让共和党越南裔议员陈万感到非常生气,他说:“我们越南人吃这种点心已经上千年了,也没有人因此生病。难道就因为一个外国人吃病了,就要把亚洲甜点全盘否定吗?”

为了取消过分的卫生检査标准,陈万代表亚裔移民向加州议会提交了一项保证亚洲传统食品保存方式的议案。提案要求包括月饼在内的相关亚洲食品的室温保存时间由不超过4小时,延长为72小时。就在参众两院激烈辩论期间,陈万有意让人拿来一盘盘在室温下保存的精美亚洲甜点,免费招待议员。结果,议员们毫不客气地吃个精光。两院最终以多数压倒少数通过了该议案。

亚洲食品与美国食品管理部门的冲撞并不鲜见。加州卫生检査员曾因洛杉矶唐人街制作北京烤鸭违反加州法律中“公众场所的食物都必须冷藏或热藏”的规定,禁售烤鸭。华人酒楼协会将官司打到加州法院,后经加州州立大学多次化验证明,鸭子高温烤熟后不易沾染细菌,立法人员才通过了有关北京烤鸭的修正案,保留烤鸭的烹饪程序。

除了北京烤鸭、韩国式米糕、日式麻团等亚洲食品也被准许放在室温下销售。烤鸭案也好,月饼案也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在对亚洲饮食文化上的误区,考验了美国多元文化价值的信仰。而亚裔社团的奋起抗争,

显示了亚裔移民地位的日益上升。

《今日美国》曾感慨,财富的不断积累带来的是政治势力的改变。目前,亚裔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数量逐年增加,仅加州地区,就有34位亚裔高级政府官员。亚裔会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权益。这种争取将延续到各个领域。(取材自《波士顿记事》报2006年4月报道《文化不同引发饮食冲突……》)

三、拾金归己

美国人凯利一进入实验室就特别开心,满面笑容,吹着口哨。

“嗨!凯利,今天怎么这样高兴?发财啦?”同事问。

“发了一笔小财,我拾到一百美元!”说着,他拿着那张一百美元晃了晃。这下子不得了,实验室其他人立即“哇!”地叫了起来,纷纷走到凯利面前,同他握手,拍他肩膀,说他运气好极了,能捡到面值一百美元的一张票子,是个好兆头。其他几个实验室的人听说了,也都陆陆续续跑过来向凯利致贺,希望自己以后能捡到更多的钱。

华裔洛雪听了先生的讲述后,一时回不过味儿来。先生见她半天不言语,说:“嘿丨发什么愣呐?”她才慢腾腾地说:“怎么不把钱交公呢?”

先生用手指头点了一下洛雪的脑门子说:“人都到这儿了,怎么脑袋瓜子还不开窍呢?你还在想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首儿歌呐!”

“是呀!捡到的钱理应交‘公’哇!”

“交‘公’?你说交哪个‘公’?”

“比方说交给警察……”

“你要是把钱交给警察,人家不把你当成疯子才怪!”

“怎么会呢?让警察局弄个失物招领什么的……”

先生哭笑不得说:“你见过哪个美国警察局门前挂着个失物招领的牌子呀?人家美国警察根本不与钱直接接触,开车违规或犯了什么事儿要罚款的话,也是警察开单子,当事人到别处去交钱,这就是美国资本主义的透明度和可取之处。”

“那么,以后咱们捡了钱就自己揣起来喽!咱们可都是有孙儿孙女、外孙外孙女的人啦,就这么教育他们呀?”洛雪跟先生生起气来。

“跟你说不清楚你入乡随俗吧!”先生也没好气地说。

自打入美国之乡,洛雪认为自己随了不少美国之俗,挺不错的。可是这个不偷不抢,只要是捡的钱就是自己的美国之俗,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入不了。洛雪想起来了,美国有不少慈善机构,他们把捐来的钱、物用来救济应该救济的人,假如把捡来的钱捐给他们不是很好吗?先生说这个办法不错,以后捡了钱就这么办吧。

“可是,那个丢钱的人倒霉了,他(她)就得受损失了。我看还是得成立个什么机构,使捡到的东西或钱什么的物归原主。”

“哎呀!你烦不烦呐!怎么没完没了啦!”先生对洛雪的唠叨真的生气了。

说来也巧,一日洛雪去中国超市购物,顺手推了一辆购物车选购物品,她把附在车上的一张报纸拿开,咦!下面有一个黑色的小皮包,打开包一看,内有一个手机,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卡。她心想,丢了卡比丢了钱还着急,因为重新办各种各样的卡是很费事的。于是她把皮包交给了收银员,告诉她最好査査卡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失主。收银员愣愣地看着她,半天不说话。她说你们的经理在的话,把包交给他(她),让他(她)打电话给失主。经理来了,他拿起包,仍是愣愣地看着,洛雪又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话:打电话给失主,让失主来领皮包。这时收银台前围了一些人,他们像看什么稀罕物件一样地看着洛雪,倒好像洛雪犯了什么事似的,她好不自在。那位经理忽然用广东话说:“麻烦啦,麻烦啦丨怎么打给失主啊!”

洛雪说:“不麻烦,不麻烦!打电话就好了嘛!”

经理拿着那只皮包摇着头走了。

洛雪回到家把这事跟先生一说,先生笑着回答:“总算平衡了吧?你把捡的东西交‘公’喽!”(摘自《世界日报》2006年10月6日C18版洛雪的文章)

四、华人媳妇的“难题”

英华在台湾是一家外商公司的主管,标准的女强人。像她这样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女子,在台湾谈婚论嫁有些困难。在网上联系上美国男子尼克,几个月下来,尼克迷上了英华,也爱上了中华文化。在英华还有点犹豫不决时,尼克鼓励说,文化差异可以沟通,语言不同可以互相学习,地理距离有远近,但爱情的心灵没有远近,爱的旅程一定会抵达开花结果终点……尼克一番诚意终于打动了英华的芳心。数月后她奔赴美国,展开冒险的美国媳妇生涯,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喜宴不能上鱼翅

英华和尼克在美国办完婚礼后,准备回到台北再摆喜宴。

关于台北喜筵的菜色,英华母亲坚持要有鱼翅和“熊掌”。话传到尼克耳朵里,尼克心情十分沉重,烦躁的他打电话给好友诉苦。老美们一听闻熊掌,先是惊吓得沉默,接着都明确表态,若喜筵有熊掌,他们拒绝赴宴。

美国亲友的最后通牒,打消了英华母亲招待熊掌的念头,不过鱼翅,她可不愿意放弃。她认为中式喜宴一定要有鱼翅招待,才称得上稍微有点“派头”。“没有鱼翅,会让客人觉得我们过于寒酸。我就是下半年喝稀粥、啃咸菜,也绝不能背负嫁女儿太小气的恶名。”

老外对中国人的口腹之欲一向批判得十分尖刻,海洋博物馆里的鲨鱼馆特意摆放着香港鱼翅罐头,斥责滥捕鲨鱼只为取其鳍做佳肴的行为实属野蛮谋杀。又经过两天的电话轰炸,母亲的妥协方案是,外国人那桌不提供鱼翅,台湾的亲朋好友们可以照吃,这样便井水不犯河水了。末了还吼上一句:“喜筵不招待鱼翅,让我这张老脸往哪放!”

晚上尼克没有回来,英华试探他对“鱼翅”的接受度。没想到“鱼翅”一词刚出口,惊得尼克的一口茶全喷了出来。他坚持喜筵绝不能出现鱼翅,并解释他们全家包括亲朋好友,都是绿色和平的积极倡导者。他说,鱼翅这道菜老美从媒体上早有了解,觉得太残忍。美国亲友对她的印象很好,认为她是位善良、温婉的台湾淑女。如果听闻默许吃鱼翅,他们会彻底失望,从此不再尊敬。

次日,英华只得向妈妈连唬带吓地哭诉,鱼翅绝对将成为女儿婚姻不幸的罪魁祸首。毕竟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妈妈最后只得一声叹息:“谁让女儿嫁给老外呢。”鱼翅终于撤下来。

东方含蓄有时吃不开

婚后一天晚上,尼克要英华陪他看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女性杀手》,令她第一次体会到东西方幽默的差异,居然可能令生活变得很“煎熬”!

这是一部黑色喜剧片,尼克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哈哈大笑。英华却笑不出来,尼克认为她没幽默感,如此精彩的黑色喜剧看了竟然没有反应,感到很难过。英华说不同人的口味当然有差异,何况不同民族。不如大家约定好,碰上对方选的电影不想看,可以自由走开。

一天中午,尼克殷勤地要做午餐,转头问与前妻生的女儿克莱要不要吃意大利饺子,她说好。随即尼克从冰箱里拿出一盒准备下锅,看了他的举动,英华很失望地问:“你只拿一盒,你是想做三个人吃的还是两个人吃的?”英华很伤心尼克忽视了她。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一次尼克做早餐,也只做他和克莱两个人的份,英华很难过,事后向尼克表示了不满,没想到这次还是这样,而尼克说“没想到此事会招致这样的不满”。英华抹着眼泪打电话找好友艾林诉苦,对方安慰说尼克只是不懂得中国式的察言观色及思维逻辑,要她多练习把自己的需求讲出来。“在美国,如果你自己不表达,别人是不太会揣测你的意图的。”艾林教诲道。

西方公婆好相处

中国人传统以夫为贵、重男轻女,总认为女方应负起“照顾男方”的责任。西方公婆比较好。子女长大离家后就意味着完全独立,成为社会公民的儿子、女儿,由此与父母就平起平坐了,父母不能再干涉其私人生活。

儿子交什么样的女友,娶谁做老婆,老爸老妈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祝福他们。儿媳生不生、何时生育,那是问不得的个人隐私,哪个公婆也不敢趟此地雷。至于公婆拜访儿子,等于是串门做客。媳妇亲自下厨还是叫外卖,那是别人家的家政。

西方人的礼仪不分老幼、亲属,三岁小孙子给老爷爷一块巧克力糖,爷爷也会躬身道声:“谢谢”。故西方公婆吃了儿媳妇招待的饭菜,除了必须表达感谢外,也不能忘记夸赞佳肴精致,婆婆还会虚心地讨教个菜谱,这些都是日常的礼貌细节,否则就会被视为没教养。

英华与丈夫回公婆家也像是去做客,婆婆会做早餐、晚餐招待。起床时,婆婆的早餐做好了。英华出于孝顺、恭敬,偶尔会帮忙切切菜、摆摆餐具什么的。由于婆媳间是“朋友关系”,每次见面的气氛总是非常愉快的,笑声不断,英华从未有过心理负担。婚后,洋公婆对她这个法律意识上的女儿(儿媳妇的英文是Daughter-in-law),既有朋友般的隐私尊重,又多了一份亲人般的关心和亲切,这种豁达的婆媳关系,令英华既没有压力,也不感到孤单。(摘自《波士顿记事》报2007年1月19日D3版《华人媳妇感受中美文化的差异》)

五、中国老人的气愤--“没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