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收到礼物时,其表示礼貌和感谢的作风与我们中国人大大的不同。美国人收到礼物时,一定要立刻当众拆阅附在礼物上的短笺并将其内容念给大家听,接着便当众拆开盒子看礼物,然后就是表情非常兴奋激动地拥抱送礼者,感谢他的仁慈与礼物,最后还会将礼物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个亲友欣赏,众人又是此起彼落地对着这份礼物赞美不已。(摘自《世界日报》2005年10月23日《美式礼貌》)
在美国第一次见面就送人礼物是很少见的。用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LoisOlson的话说,中国人送礼表达的意思更多的是“欢迎”和“很高兴认识你”,而美国人送礼表达的意思更多的是“谢谢你”。
在公务交往中,很多美国公司对接受礼品的价值有具体规定,除了促销用的圆珠笔等小礼物外,很少正式送礼。即便送,也常常是认识以后,在过圣诞、新年时寄张贺卡,或事情办完后寄一张感谢卡,非常特殊的情况下送一瓶酒,一束花或一个果篮。
很多公司规定,员工可以接受的礼品价值上限是20到25美元。少数公司规定极其严格,例如沃尔玛雇员连客户的一杯咖啡都不能喝。
一些公司对员工送出礼品的价值也有严格规定。美国金融业自律组织全国券商协会规定,券商送客户的礼品价值不能超过100美元。
这并不是说美国就不存在用美酒佳肴和豪华旅游来拉拢关系的现象。只要涉及钱、权的地方就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每周四晚上,曼哈顿高级餐馆里总是坐满了用公司信用卡消费的证券业人士和律师。很多公司都会买热门体育比赛的包厢邀请客户参加,也有的在很好的旅游点举办客户会议,或陪重要客户到有名的高尔夫球场打球。但这些活动里哪些算“过分”,哪些算“适度”,全国券商协会没有像对礼品一样有具体规定,只是说此类活动不是太经常或太铺张就属于正常商务活动。(摘自《美中时报》2008年6月27日《美国人送礼也有学问》)
三、预约与守时。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自我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因此,除了至亲好友,他们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如果外人不打招呼,贸然前去,必定不受欢迎。因此,要拜访一个美国朋友,事先的约定是必须的,否则,将成为不速之客,甚至吃闭门羹。
如果不是熟朋友,绝不要轻易去拜访。同时,约会应该提前一两天写信或打电话预约。如果去,有些礼貌周到的会写信通知对方,同时还把写好自己姓名和地址的信封贴足邮票,附在寄去的信中,以方便对方不费事就可以寄出回信。如果到不熟的人家去作客,在收到对方的答复时,往往还要再回一封信,表明自己将准时赴约。这在资讯化的当今社会,透过E-mail,应该是随手可为,方便多了。
失约与迟到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一旦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就要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前往赴约时,最好准时到达。迟到,根本上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反过来看,去得太早也不好,尤其是在那些规模较大的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万一去早了,应在外面等几分钟再进去。
四、西餐礼仪。西餐的桌上礼仪特别多,如你想当个令人愉悦的客人,餐桌礼节是你必修的课程。纽约市的专业形象顾问汪燕指出,华人吃西餐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该切的时候不切,不该切的时候又过度切割”。汪燕建议,牛排可以一次切下一小部分,再分成两三小块的分量进食;龙虾则一定要经过切割后再进食。她说,带骨的牛羊排等,如果只剩下骨边肉,不妨用手拿起来咬食,千万不要执意再切割,否则不但事倍功半,一不小心还会让骨头在盘里滑来滑去。
不可否认的是,看似细微的用餐礼仪,往往可以借以彰显自我价值,通晓社交常识更是迈向成功的要素之一。即使是顶尖聪明的人,若在公众场合张嘴嚼食,分不清餐具方位,或是不懂得如何与别人轻松谈话,都可能被人看轻。了解基本的餐桌礼仪,不但可以避免发生窘境,更可以优雅从容地享受用餐乐趣。以下是一些基本餐桌礼仪:
入座、餐巾礼仪。一般来说,男性应将内座让给女性同伴。女性应该面朝外,而男性应该朝内,因为男性应该只想注视全餐厅最美丽的事物。如果是同性友人,应让客人先选座位,如果是熟识的好朋友,则无须过度拘泥。女士尚未入座时,男士不可先坐。要养成由左入座的习惯。入座以后,应将餐巾置于膝部。如果你在用餐时需要离开座位,应将餐巾折起来摆在座位上,同时也是向侍者表明,你只是暂时离席,稍后就会返回。
解决餐桌失礼行为。如果你只是犯了一个轻微错误,没有妨碍到他人或是弄脏他人衣物,你可以假装没有这回事情发生,继续用餐。假如你弄翻了一杯饮料或是打破餐厅的物品,务必谨慎地告诉侍者帮忙处理残局。这么做的目的是避免打扰其他客人,同时避免招致公众目光。如果你将汁液溅洒到其他客人身上,一定要马上递一份餐巾给他,诚恳地向他道歉,同时表示愿意支付必要的衣物清洗费用。假如你不小心将红酒溅到主人的桌巾上,可于私底下向主人提出支付清洁费用的意愿,如果他拒绝,你可以在事后补送一份礼物,代表你的心意。
要特别注意的是,好朋友是不会让对方难堪的。如果你发现同桌用餐的朋友脸上沾上了食物,你可以悄悄地引起他的注意,有技巧地暗示他清理面部,避免他在其他客人面前感到难为情。
打喷嚏要赶快用餐巾挡一挡,并说声“对不起”。若要擤鼻涕,应用自己的手帕或纸巾,轻轻擤下,可别像奏乐似的要所有的人都欣赏你。打嗝也应向他人说声“抱歉”。万一咳嗽或有人呛到,在场的人要若无其事般的自然,免于当事者尴尬。当然有人被东西噎着时,这时救人要紧,礼节可暂摆一边,是可被包容的。
现在全球提倡禁烟,要点烟时应注意下列的礼貌:看桌上有无烟灰缸,如没有就表示禁止吸烟,如有也不代表可以抽烟,应先征求左右邻座的同意,这也是尊重他人生命权的表现,空间太狭小,空气不佳时也不是抽烟的好环境。
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如果想吃得更优雅,就用刀。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入,把肉切开。最好是边切边吃。必须用手吃时,会有洗手水附上。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则表明“请用手吃”。用手指拿东西吃后,将手指放在装洗手水的碗里洗净。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也可请侍者端洗手水上来,注意洗手时要轻轻地洗。
吃面包可沾调味汁。吃面包沾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是对厨师的礼貌。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沾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吃法。
喝汤的姿势要端正。喝汤时最先要注意的是姿势必须端正。将汤匙拿至嘴边时,上身易向前倾,变成“吸汤”,所以会发出声音。要把汤送到嘴边吃下,这样便不会发出异响。喝汤时脊背要挺直,脸不可朝下。西洋有句俗话:“想惹人嫌,不妨出声喝汤”,原因就是这样的。喝汤时,汤匙要横拿,略略倾斜以汤匙前端靠近嘴边,要诀是要把汤倒入嘴里了。喝汤时需由内往外舀,右手拿汤匙。左手按住盘沿是最基本的姿势。英国人认为,喝汤时左手放在腿上,才合乎礼节。舀汤的方式多采用英式,由内往外舀。不过,汤的分量尚多时,勿需由最里侧舀向外侧。舀起后,汤匙底部先在盘沿轻擦一下,再送入嘴里。否则,汤汁极易滴落桌面或下巴,很不雅观。汤匙不要舀满。尤其是第一匙,千万不可太满,因为,这一匙负有确认汤热度的任务。而且汤匙舀得太满,不易凉,分两口吃又违反礼节,假如一口吞下去因太烫而吐出时,可就当众出丑了。纵使汤的温度适中,舀的时候还是不超过汤匙八分满为原则,不然也很容易滴落桌面。无论汤多烫都不可用嘴吹凉。用口把汤吹凉是最不雅观的行为,绝对禁止。可用汤匙舀起一些,待稍凉时再喝,就可避免这现象发生了。汤剩不多时可将盘子往外斜着舀。汤喝得只剩一些时,左手可以拿着盘子往外倾斜,再用汤匙舀起来喝。不过,不能全部喝完。因为要想喝完,一定会发出汤匙摩擦盘子的声音。当然,把盘子整个拿起来,将汤倒入嘴里的做法更是要不得。
享用咖啡和红茶。喝咖啡和红茶时,如果用的是方糖,应当用方糖专用夹子(没有夹子时用手),而不是用茶匙去取方糖。应当拿杯子喝,不要发出声响。喝时最好用一只手拿茶盘托住茶杯,以免咖啡或茶汁滴到衣服上。喝的时候茶匙应放在茶盘上而不能放在茶杯里。不能拿茶匙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当别人在敬茶时,必须放下手中的餐具,停止进食,而不能继续吃喝。盛红茶的杯碟,应放置在身体的右边或正面,待放砂糖及牛奶后,以茶匙搅匀,然后将茶匙放在茶杯外边的碟内,并将杯耳移向右方,用右手执杯耳饮用。这里顺便一提的是在普通饮下午茶和进茶点时,千万不要一手执茶杯,一手执食物,喝一口吃一口的交替不停,这样实在非常碍眼,很可能被人批评为没有教养。吃食物时必须要放下茶杯,饮茶时必须要放下食物,这是应有的常识。至于吃西点,在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一定要用叉子,吃时应由食物靠近自己这边的左角开始切割,但对于太脆或者已经碎了的饼食,叉不起时,那么可以用叉面铲铲起来吃,可是普通的三明治,切割是不方便的,那就用手拿起来吃好了。
喝酒千万别过量,客人大约以三杯为标准,更不可在桌上闹酒,上桌时主人可举杯感谢大家共襄盛举,客人可别借花献佛。
何时离席。用完餐,主人应留意是否客人均用完餐,主人方可把餐巾放在桌上,客人才可放回桌上,但可别放得太凌乱,也别把餐巾折叠还原,因为这个举动有抗议作用。主宾尚未离席,陪客不可先走,除非你有事先告知主人,之后方可离席,但离开时别声张,悄悄离开,避免影响餐桌气氛,在座如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然后退一步再转身离去。(摘自《世界日报》2008年7月26日《吃西餐礼多人不怪》)
对于美国的礼仪东方人是不太适应的,但“入乡随俗”,中国人到了美国慢慢就学会了。一旦回国,往往会流露出来。在中国人看来,这个人是“假洋鬼子”。实际上,正是中西文化和礼仪在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上融合的反映。不过美国近年来从联邦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颁布了数量众多、五花八门的禁令。虽然这些禁令大部分起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作用,但是也有一小部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
在加利福尼亚州小镇萨克拉门托,地方政府最近颁布了一道禁令,禁止游客在乘坐过山车的时候发出尖叫声。无论乘客感到多么惊险剌激,他们也只能用沉默的方式表达。而在田纳西州的小城莫非波罗,市政厅颁布一道禁止职员身上有任何气味的规定。因此,如果你忘记带止汗剂,你就可能违法了。市政厅一位职员表示:“如果你身上散发出任何气味令周围的人感到困扰的话,如果有人对你作出投诉的话,那么我们将会依法办事。”最近,华盛顿州中学作出禁止学生喝倒彩的规定。校长克鲁布斯表示,虽然这条禁令看起来愚蠢,但是它实际上能够有效地遏制学生闹事行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地方政府不断地规定民众不能做哪些事情,使得一些民众认为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禁令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