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六破六立:如何把复杂的管理变简单
2747800000003

第3章 “不走捷径办不成事”——破除投机心态(2)

上面已经说了很多关于“差不多”的危害,很明显执行和落实必须到位才行,否则就会感受到“差不多”所带来的巨大危机。在工作当中执行到位,就必须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去执行,只在企业或组织当中遵守各项制度和标准,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工作中杜绝杜绝“差不多”的心态,如果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能做到“一点不差”,那么所有这个单位才会因为每一分子都是出色地完成工作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要是大家都习惯于“差不多”,企业或是组织就容易被这块绊脚石绊住前进的步伐,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一家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生产力,特地引进了德国的设备。就在安装设备调试的过程中技术员拧歪了一个螺纹,不过紧固度没啥问题,总的来说效果并没有太多受到影响。这个企业的工程师也就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影响设备运转,实在不必在意这颗螺纹是否歪了点,甚至还认为这世界上也就不存在完全拧地一丝不差的六角螺纹,所以这设备也就差不多就行了。可是,负责安装验收的德国工程师发现了这一粒没有拧紧的歪螺纹,他坚决要求把那粒歪螺纹拧出来再重新拧紧。他的理由是:“再拧一次并不是件难事,那大家为什么不做呢?一粒六角螺纹拧歪了,完全是因为在安装的时候没有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

结果调查发现确实是安装工人觉得差不多就行,没有按照操作标准严格执行安装。根据技术操作标准的要求,拧这些大螺纹需要两个人一起完成,其中一个人固定扳手,另一个人拧螺纹。但在操作的时候,操作工人认为,两个人能拧的一个人也能操作,既然结果差不多的话,那何必再多找一个人呢,一个人就可以了。所以操作工在拧这粒螺纹只有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休息。

喜欢在工作中把“差不多”挂在嘴边的人,都是以这种心态去完成工作的,那显而易见这样的工作结果必然会出问题,但凡出了问题后,他们就开始给自己找各种借口逃避责任。就像上面说到的那个操作工,他的失误被德国工程师发现之后,就说了:“不就是拧歪了一粒螺纹一点点吗?这又不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转!”他还说:“报表里的数字也也就错了一个吗,谁能保证一个错误都没有吗?我保证下次不犯相同的错误就好了。”像这样的话他说得太多了。

说实话,人们在工作中所犯下的错误,并非因为技术、设备、流程和理念等等原因造成的,而是缺乏一种尽心尽力把工作落实到位的执着精神。工作当中如果能够精益求精,注意每个细节的话,外加自己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会告别“差不多先生”的名号,不再只满足于“差不多”,工作就会真正执行到位。

健康的执行心态破除投机心态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回答如何成功的时候,提到:“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的、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这个回答很明显是解释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他的话里透露出的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事实确实如此他所说的那种,有健康的执行心态才有健康的行为,健康的心态是决定行动成功的首要因素。

应该说,心态决定状态。在执行某项具体的任务过程中,心态不同,执行以后所产生的结果也迥然不同。一般来说,只有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准确地执行,与此同时有效提升自身执行力。

下面举个具体的例子,大家就会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

A公司和B公司是有两家鞋业企业。两个公司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都纷纷往世界各地派出了一大批推销员。这些推销员在不同的地区不辞辛苦,积极地搜集该地区人们对鞋子的需求信息,整理分析后源源不断地反馈到自己的公司总部。

一天,两家公司同时接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在赤道附近有一个岛,岛上的居民数量很大。于是,两家公司都以最快的速度派了推销员到岛上开拓市场考察。

两家公司的推销员几乎同时登上了海岛,不久他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事实:这是个封闭的海岛,平常与大陆上的居民往来并不频繁,他们祖祖辈辈都以打鱼为生。因此,这岛上的居民衣着都十分朴素,平常也不穿鞋,总打赤脚。

A公司的推销员先观察到了这种情况,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他心里盘算着,岛上的居民平常连鞋子都不穿,又怎么可能去买他们公司的鞋呢?要向这些人推销他们公司的鞋,不就和向秃子推销梳子一样吗?想到这,他头也不回地乘船离开了海岛。他返回公司后,就交上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这个海岛上的人都没有穿鞋的习惯,根本不可能在那里开拓公司的市场。”

B公司的推销员与A公司推销员相同的是都发现了岛上的人都不穿鞋,但他的反应与A公司的推销员大有不同。他知道了岛内的居民都没有穿鞋的习惯了之后,心里一阵窃喜,他明白这个海岛是最好的市场。在他看来,岛上的人现在不穿鞋不等于永远不穿鞋,只要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与大陆居民的来往密切了之后,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会跟着慢慢改变的,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他们也会渐渐开始穿鞋的。于是他决定留在岛上,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公司开拓起市场。

下定了决心之后,B公司的推销员就在岛上挨家挨户地为自己的公司做宣传,宣传穿鞋的好处,还给当地的居民送上了部分的样品鞋。当地人穿上了他带来的鞋子后,感觉比从前赤脚走路要舒服多了,走路也再不用担心扎脚了。第一批体验过穿鞋好处的岛内居民开始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向岛上的其他居民宣传穿鞋的好处。

一段时间以后,这位推销员还细心地发现,这海岛上的居民常年不穿鞋,脚型起了大的变化,都和普通人有不少不同。根据这些特点,这位推销员给自己的公司提交了一份周全的调查报告。公司接到他的报告后,根据岛上居民的脚型特点,特地制作了一批尺寸特殊的鞋子送到海岛上,结果这些鞋很受岛内居民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紧接着,公司又运来了第二批鞋、第三批鞋……在这位推销员的工作下,B公司在海岛上的市场终于开拓起来了。

这是个说明执行力重要性的典型案例。A公司之所以失败了就在于推销员的消极心理,缺少执行力的推销员没给A公司带来可喜的商机,相比之下,B公司推销员的执行力给公司带来了成功,他的做法中具备了执行最基本的要素,即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执行能力。

从行为上讲,影响其的主要因素在于心态,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会引起行为上的转变,可以说行为的每一步都是源于心理上的变化。因此,有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势必会带给行动上积极的精神动力。同时,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就拿上面提到的那个例子来说,两个推销员一起上岛,同时发现岛民都有打赤脚的习惯,只是知道这结果后他们的心态并不相同,A公司的推销员灰心失望,主动退缩;而B公司的推销员却满怀信心,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两人的心态迥异具体表现在A公司的推销员认为在岛上开拓市场几乎不太可能,B公司的推销员却不这么想,认为只要努力就可能打开海岛的市场。两人在面对同一个事件时所表现出的行为的差异,最终还是源自于两个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把积极的心态视为成功的黄金法则,他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距,这种小的差异就是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距是成功与失败。”现实中,之所以很多人难以成功,追根究底就因为败在了自己消极的心态和观念上了。

就个人而言,态度决定一切,决定了从事某一件事情能否最终成功,可以肯定地说,个人的执行力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态度,态度保证了最终的执行力执行效果。心态上的差异,会影响执行的方式和方法,结果也就各不相同了。

在面对同一件事或是同一事物时,心态积极的人和心态消极的人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截然不同的。在接受任务时,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即便也认定任务的难度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但他仍旧一如既往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完成它;相反,态度消极的人就会在自己心中无形把难度无限放大,他们先想到的一般都是接受这任务有什么难度,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想而知让如此消极里的人去执行任务,能不能成功就太困难了。

不管怎样,做好一件事情先要摆好自己的心态,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个人如此,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最关键就是要看看它是否具备开拓创新精神,而决定企业是否具备创新力的因素是员工的心态是否积极。

员工强烈的成功情绪可以为企业创造强大的执行力。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有坚强的意志,把自己份内的一切事情做好的时候,企业的创造力就相当可观了。

成功的第一步需要由心态创造出力量来推动自己迈出,成功的执行力能否到位也在于积极的心态。

聪明的人,能力强的人不少见,最可贵的是心态积极的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执行者必须培养自己的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引导自己用健康的方式做事,执行的效果才能最优化。

以执行力破除投机

执行力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基本前提,尤其是对管理者而言。美国GE集团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就曾提到过:“管理者的执行力几乎完全决定企业的执行力。对于个人来说,成功的关键也在于执行力。关注执行力就等于是在关注企业和个人的成功。”有了执行力的人才会真正明白事业成功的目的和意义,才是有巨大影响力的人。

要成为一个拥有个人执行力的人,首先要为自己制定以下五大计划。

首先,让自己拥有卓越的领导力,这是指要为自己建设一个最高端的品太,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影响魅力。

其次,扩大自己执行力和影响力的所及范畴。

再次,除了让身边的人感受到自己的影响力外,还要使他们也能够充分建立自己的执行力,帮助自己和他人一同实现目标。

第四,让自己的执行力为自己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五,个人执行力的行动还在于帮助他人。

有了明确目标的人,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发挥自己的所有优势来实现这一目标,进而人生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奔头。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行动,来充分彰显自己的执行力的强大。俗话说的好,1000个好的想法不如1个切实的行动,扎扎实实的行动能够给与自己最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