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称汪国栋为愚公,因为他平时低眉顺眼,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还因为他农村长大,走向城市,逢山开路,遇水摆渡,敢为人先,大胆开拓,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认识他先认识丫山。
那是2005年4月2日,《芜湖广播电视报》组织一些作家去丫山游春,“心怡坊”栏目编辑王毅萍动员我去,听说爬山我就发怵,但盛情难却,有车接送,丰田越野大吉普,好车,是花海石林旅游公司老总汪国栋的,想是他的邀请,客随主便吧。
没进南陵城,沿途就见不少大幅广告,蓝底白字,写在民房墙壁上:“万亩牡丹园”、“全国最大的丹皮生产基地”……勾勒出花山石海的美丽景色,让人心驰神往。
过了县城,地势渐高,进入山地后,山下是悬崖绝壁,远边是仰如卧佛的高山,路呈“之”字形,总在急转弯,路边杂草丛生,乱石凹凸,山地高寒,还没透出绿意来,荒山野岭,怎么可能有美景?
山顶开阔起来,岗巅路侧,能看见周围连绵群山,山山相连,峰峰相望。路并不连贯,越来越狭窄,还有挖掘机在继续开山,听说那家伙每小时的租用费近百元,回望我们走过的路,简直就是用钱铺出来的。
观赏了奇峰异石、清泉瀑布、百草千花后,方觉不虚此行——果然钟灵毓秀,融石林、溶洞、瀑布、峡谷、天坑、暗河、山顶湖景观为一体,独具特色,想不到芜湖有这样神奇的自然景观,开发这片土地的人有眼光,有魄力!
来到公司驻地,我坐在阶梯下的车里,看见一双穿着圆口步鞋的大脚从山门里迈出,大步走下,主角出场了:方脸大耳板寸头,面部波澜不惊,衣服颜色暗淡,但,朴实里显出豪华,沉稳里透出精明,在众人簇拥下,他目不斜视,钻进一辆豪华小车里走了。
坐奔驰的愚公,他就是这一山之主汪国栋。
后来,我为丫山写了一整版文章,名为《神奇的丫山》,《广播电视报》以我为“模特”出了一整版《人生处处有风景》的图文,我宣传丫山,报社宣传我,汪国栋没人宣传。
因为目标显著,汪总想必记住了我,后来在芜湖约请我与几个文友为丫山风景区宣传策划。他依然不苟言笑,听得多说得少,我们提议发起一次征文,他答应了,安排有条不紊,以后几年没往来。
今年他又找我去策划宣传,我的意见是丫山的抒情文字过去报刊发得太多,现在如果改为写《丫山的传说》,刊登后还能出书,书能在景点销售,是个花钱不多收效长远的事。他说考虑却没下文,想是后来举办了大型牡丹节,请了蒋大为等著名歌星演唱,搞了轰轰烈烈的活动。
不久,又听说他在开发板子矶,建设了环山栈桥、山上亭阁,“五一广场”拆下的大型铝合金风帆雕塑,也被他弄去重新组装在山岩上,成为渡江登陆处的标志,还建立了渡江战役纪念馆,足见他的眼光与心计。
这时,我正在整理专门写人物的散文,准备出一本集子。以前文章有的过时了,想补充几个典型,于是想到丫山庄主是个人物,他应该是有故事的。电话打去,他说在北京,出席全国乡镇企业先进大会,回来与我联系。
我以为他是托词,要写的人物不少他一个,就把这事忘记了。他却没忘,突然派车来接去。中山堂最后大厅里面还有个小院,办公室在小院里,古色古香,如博物馆的一间,里面还坐着两个省报的编辑。汪总表情平和,没有客套,说原来打算向几个人一起介绍情况的,想是我去迟了,他已经要送客。
后来,他挤牙膏一般介绍经历,两只手机不停地响,同时处理各种事务,语言简短而急促,我一上午只记了一张纸就告辞了。回家再看他给的三份材料,有关如何创业的具体事迹介绍太少,只是让我知道他原来是个从事多种经营的大老板。
他出生于无为贫困农家,初二停学,十七岁就背着行囊外出打工,每天所得才1块5毛钱。进入芜湖微型电机厂带来命运的转机,因为遇见个好师傅,教他学会了水电安装,带他承包工程,走上经营道路。
1989年,他开始营销电缆,勤奋踏实,不仅脱贫而且走上富裕道路了,为什么还要再创建那么些企业呢?他说要“产业报国、实业兴邦”。
汪国栋是个敢想的人,也是个雷厉风行付之于行动的人,坚定的信念与脚踏实地的苦干,使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成功。他的大手笔,首先是开办轮渡所。起初的动意还是行路的艰难吧?在走南闯北跑经营时,长江天堑经常耽误他的行程。
1998年,他成功地创建了万里长江民营第一渡——繁(昌)无(为)汽车轮渡公司,在还亏损的情况下,为打开码头通道,他还收购兼并了江海公司荻港修船厂、繁昌供销社荻港轧花厂等国营企业。《人民日报》给他做了专题报道:“民资可用,民力可为”,是对他的充分肯定。《安徽日报》报道时又加了“开明与精明”的编者按。
他是开明的,思想具有前瞻性,敢于大刀阔斧地创新。他也是精明的,深谋远虑地考察,精打细算地投资:2003年,创建繁昌县汽渡石英矿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成立丫山花海石林旅游有限公司,投建丫山风景区,景区先后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安徽省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考基地。其间,还新建了展示皖南风情的民俗博物馆;2005年,开发板子矶旅游项目,并在渡江战役登陆地筹建“渡江战役纪念馆”;2005年在南陵县创建芜湖铁木画有限公司,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和多项大奖;2006年,创建凤阳汽渡石英矿业有限公司;同年,组建了安徽国游集团并任董事长、总裁;2007年,创建了芜湖丫山旅游运输有限公司;2008年,九华漂流风景区也被他收购,专家誉为“起点高、硬件设施好、旅游资源丰富”,3A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身上担子重,头山光环多:2005年12月,汪国栋荣获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同年担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2007年,荣获首届“芜湖创新创业优秀青年”称号,2009又被评为首届芜湖青年经济人物……
他的经营,集汽车轮渡、码头、仓储、物流、矿产、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工艺品生产、电线电缆制造、旅游房产开发、民俗博物馆一体,是跨区域、跨行业、多元化并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资产已达两亿多元。
但是,我从来主张“文章不写一句空”,不惟有钱人投笔,也不愿写如企业简介般空洞的资料文章,我只写有故事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显然,汪国栋是个有许多故事值得去书写的人,只是他太低调了,怎么挖掘他的有关资料呢?
当机立断投资丫山
半个月过去,突然接到个陌生青年的电话,说他曾经是汪总的助手,现在黄山工作,特别要他到芜湖来,专门为我介绍当初开发丫山情况。我惊异汪国栋过人的记忆力,而且,他在不动声色时就把事情安排了。
张振武是个年轻的老总,当初在马仁担任要职时两人相识的。那时,汪国栋已经拿下了板子矶旅游项目,打算开辟红色旅游景点,但是对岸是国营中海集团修船厂,不方便进出,所以按兵不动。
2003年12月,汪总问张总,在他所接触的地方,哪里有景点能开发?小张带他去了安徽绩溪大章山峡谷等。可是国栋不满意,说想在芜湖附近找景点,自然资源要更好的。小张想到了丫山,听说那里前身名为西山风景区,1987年与九华山、太极洞等景区齐名,199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者已经名扬四海了,丫山连一条旅游线路都没有打通。
2004年4月4日是清明节,汪总与小张上山了。盘山道路仅仅是2米5宽的砂石路,特意把奔驰车的底盘升高,七弯八拐,最后只能在西山小学停下来。
学校放假,一群小孩拿手电筒问他们是否要导游,说进溶洞需要照亮。给他们20元钱,孩子们就从蟾蜍观天带他们开始看起,看了双燕石、海浪石,再到燕倪洞……来到峡谷,没路可走了。看地势险要,汪国栋叫孩子回去,两人手脚并用,沿着悬崖绝壁走出峡谷,看到一片整齐的树林绿意昂然,芳香的气息弥漫在林间,听小张说是楠木林,每棵口径不大,想是曾经被砍伐过的,汪国栋意识到,开发风景区也是为了保护资源,突然增强了使命感。
往下走,“雨花”从天而降,上下裸露的钟乳石钙化层泛着黄色,苔藓很厚,小张惊奇地告诉他,这只有九寨沟才有的钙化瀑布,华东太少见了。原来瀑布出水虽量大,但上面断开,形成珠帘瀑布了。汪国栋兴致勃勃,抓着大树下到谷底,遇见一妇女在一个造型奇特的溶洞门口卖食品,进洞看了后向她询问情况。女人见他们不像一般游客,积极地说:“你们要了解更多,跟我哥哥联系吧,他叫蒋国清。”
汪国栋要来手机号码,联系老蒋到饭店吃中饭。一问才知道,打丫山主意的人很多,既有外籍人,也有浙江老板。考察了一年多的浙江老板那天也要来,蒋国清就是在等他。虽然他们都有开发意向,但一算,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至今还没人签订协议。
老蒋说,这里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景点很多,带他们去了龙山、南陵湖、张氏祠堂、双龙井……漫山遍野的牡丹花含苞欲放,想到花期灿烂时的美景,想到开发空间的宽阔,汪国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看这里有开发价值,回去与家属通通气。”接着又补充一句,“我讲话是算话的,浙江人投资200万,我投资500万差不多了吧?马上我就打十万定金来。”蒋国清提醒他,投资旅游周期长,见效慢,是有风险的。国栋却毫不犹豫地表态:“没关系,如果不行,就当我那500万输了。”
蒋国清当过教师、会计、文书、团书记、党支书、县政协委员等干部,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当书记时积极从事旅游扶贫开发事业,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被省和国家的旅游、人才、书画、科技、自然资源、中医等学会接纳为会员或理事,发表过一百多篇有关旅游的文章。1984年,他与当地领导请江苏与安师大的专家来调研后,倡导和发起创立了西山风景区,由于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投入、山区的面貌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现在,仿佛天外来客,今天才考察,就说要开发旅游景点,他能比浙江老板更有钱?他们考察了一年多,到现在一分钱还没拿出手!于是,他只是默默地察颜观色,心想,这个老板是不是中午喝了酒,有点兴奋过头啦?
一路走去,汪老板经常停下来,看见旅游的客人就问:“你们认为丫山风景怎样?你们看有开发价值吗?”得到别人一致的肯定,他高兴极了,亲切地对老蒋说:“国栋国情,我们都有个国字,真是有缘啊!”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汪老板叫老蒋一起去何湾镇镇政府谈开发的事,他没有跟去,但第二天就向镇上汇报了,说自己看出了来人的诚意,只要他投入资金真干,那就让他开发吧,我们不能再等待了,老百姓盼致富眼睛都望穿了。
汪总当天下午到了镇上,值班的副书记说政府领导正在芜湖党校学习。他又赶紧回芜湖,在车上联系了镇长,说自己想投资开发丫山。镇领导当然高兴,当晚在芜湖见面洽谈。三天汪国栋后再去何湾镇镇政府,就把草拟的投资开发合同分给在场的领导,又拿出了一包钱:“如果你们同意,我这十万块定金马上就交!”
别人考察一年都没做出决定,这个老板三天就签订合同,哪有这么憨的人?他有那么大资本吗?不仅外人怀疑,他家里也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已经不惑之年了,尽管在家族里不是最富有的,但现有的家财也享用不尽。即使投资,也应办实业,旅游是投资战线长、回报更缓慢的产业,何况2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太大了,谁把资金往穷山上甩?不是傻瓜是什么?
汪国栋是个有主见的人,他认准的理,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看见,山上的农民需要脱贫,他想到,开发丫山是为芜湖建设窗口环境,他立志,就是要当个现代愚公,果断地说:“你们全体反对都不行,我一定要搞!”他觉得,丫山的人亲山水好,连动物也跟他有感情。后来,他多次讲过这样的细节:在一个村庄,有条小黑狗发现了来人,一直跟着他走了许多路,后来他要上车,那条小狗还守在他的车门边,舍不得他的离去。“小黑”的追随,似乎对他开发丫山也起到了良好的预示。他说:“首先是丫山物尽天泽的地理条件促使我下定决心开发,另外,关键是我有信仰,我有佛心。虽然我也许不具备开发5A级旅游景区的实力,但我却有开发5A景区的胆量。众所周知,五年前,尽管有不少人提出开发丫山,甚至浙江人花了大力气考察论证,但最终还是由我来开发,因为我跟丫山有缘。”
张振武也决定与汪国栋同甘共苦,从马仁山辞职。4月9日他们在南陵正式签订了合同,一期投资5000万,拿到了50年的开发经营权。三天后,与会计、保安进驻了丫山。买下乡镇合并后原丫山乡镇府扎寨安营,拉来了生活必需品,有的房间还有人住着没搬出来,汪国栋已经叫人开始打扫粉刷,然后就带着小张又上山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