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2758500000009

第9章 理想照进市场(3)

我们现代城是北京第一个做居室里有落地玻璃的楼盘,因为我们觉得人应该跟大自然更好地接触,应该看到更多的阳光,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我们的想法是一堵墙就应该是一面窗,应该有风景,应该让住户由此和自然联通。这一点现在的玻璃质量完全可以实现,安全和保温都没有问题。结果做完之后,很多人喜欢得不得了,但客户中有一个老太太见到我就跟我说:我买了你的房子,但你得退钱,因为我有恐高症,离落地玻璃一米的距离不是属于我的,我不敢去那个范围。另外,我记得为了让我们的房屋更有自然感,我们在走廊里面放上专门从郊区找来的青石板,没有磨光的那种,就是自然的青石板,放在高楼里,让人感到虽然是住在高楼,但也能接触到自然元素,有一些自由的感觉。有的人看了就觉得好,说这是后现代主义。但有一个老太太就质问我:“你去过香港吗?看看人家香港的豪宅,都是花岗岩,磨得亮亮的,亮得能照人,你怎么搞青石板?”这就是密码不对,如果密码没对应上,他就会从你的窗帘、色彩等等各方面挑你的毛病;如果你密码正确,那就胜过千言万语。现代城被一些人认为是提供给具有现代意识的人的理想的居住社区,却不能满足20世纪30、40年代的价值观。

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核心就是提供需求的满足,当然这种需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我们把握住了现代人的需求,并且把这种需求明细化、具体化,具体到颜色、落地玻璃等处的细节的设计。我们说到的企业文化,应该精心演绎在产品上,而不是跑出去到公众面前跳个秧歌什么的。

社会是有各种各样需求的人的组合,人们千差万别,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满足。我们只能找到其中一部分,挖掘他们对生活的理想,提供具体的符合理想的产品。所以我们做产品,要有创新,其实应该非常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需要。有很多符合人们理想的产品,被人们如明星一样地追捧着,例如苹果电脑、苹果手机、Google的网络服务等等。人们不仅仅消费着这些产品的使用功能,还消费着它们新颖的哲学理念。这些产品体现了真正的创新,他们带动了时尚,驱动着生活发展出新的可能。因为这些优秀产品不仅仅提供了使用功能,还提供了某种精神的启迪,因此受到明星般的对待。现在有不少围绕这些优秀产品的使用而建立起来的朋友圈子,在网络上你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圈子,这是眼下商业社会的特征。

作为社会中各种组织形式中的一个,企业在当今社会显现出最强大的活力,是我们迈向理想生活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吧,我们生产房子,同时也生产理想与顾客分享。我们希望简单自然的生活空间,因此我们的社区建筑风格崇尚简单、自然。顾客入住也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风格。我们和客户,其实就是物以类聚,共同欣赏某种文化、某种品味、某个理想。在现代城,我们就集合了一群喜欢和欣赏简约主义的朋友。这时候,企业就成为某种具有领先性的文化的带头人了。

在产品设计上我相信,企业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你有资金、有研发能力,必须走在前面。很多时候需求并非是来自市场的,厂家被动适应它,正好是反过来的,应该是由商家主动地引领它们。我举一个例子,设想40年前手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去问大家,你有没有这个需求?大家会说没有这个需求,因为家里有电话就可以了。手机这个市场有没有,我需不需要买个手机?这个就需要引领,当商家把这个产品创造出来,人们就不断挖掘它,需求就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企业更应该主动引领、创造需求,甚至企业本身就是时尚的、先锋的。

最优秀的企业就是市场先锋,他们生产出符合理想的商品,他们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新。最优秀的企业创造需求以及时尚,次一些的企业去迎合需求,也可以活下去。微软就是一个先锋企业,Windows系统影响了全世界。MP3的问世,改变了多少人的习惯,把多少行业消灭了:音响不需要了,因为MP3只要插一个喇叭就可以了;碟以后也不需要了,因为一个MP3里面就可以装26万首歌;歌曲从哪里找,通过网络下载就可以了,整个CD行业过不了10年就跟现在的算盘业一样古老了。可是,它又产生了多少个新的行业?这的确是创造性的产品力量发挥得最好的体现。

CBD之梦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带着好奇的目光去了欧洲、美洲、澳洲和亚洲等地方,看到了巴黎的拉德芳斯、日本的新宿、新加坡的莱佛士坊、美国的华尔街和香港的中环。高楼林立的大厦令人向往,我被告知说:这就是CBD。

北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建筑?什么时候北京现代化的面孔CBD才能形成?我们在建设北京的CBD中能做点什么?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形成了建设现代城最初的想法。在北京CBD规划的区域内,我们把北京二锅头酒厂建设成了今天的现代城。这几年的建设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又紧张。这几年来北京CBD的建设,与我们的理想、工作和公司的业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建的房子如何吸收科技进步的成果?我们建的房子如何去适应市场?我感到一个新经济的时代到来了!

即将进入21世纪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大批从海外归来、自称“海龟”的学子,突然一改往日的郁郁不得志,变得热情洋溢起来。无论是在饭桌上、咖啡厅还是在我们家的客厅里,他们都滔滔不绝地谈论一个话题:网络。起初每当他们用一半中文、一半英文谈得起劲时,我都先睡觉去了,但随后我便觉得不对劲了。几年前这帮“海龟”们回到中国时都心灰意冷,号称要成立“猪八戒俱乐部”,因为在外国人们说他们是中国人,在中国人们说他们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如同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网络”为何令他们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很快,我发现,电视、报纸也都在谈着同样的话题:“网络”。这世界真是变化快,我意识到必须去外面看一看,看看这“网络”带来的新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利用春节的假期,我们从北京出发,到了伦敦、波士顿、纽约、旧金山、硅谷和东京,绕地球转了一圈,最大的发现是,全世界的人都在谈论同一话题:网络。“网络”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吃穿住行,肯定也会改变我们城市的发展和我们身边的建筑。其实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以“网络”的形式存在着,只是由于信息的不畅通,出现了不平衡和差异。为了能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运作,只能把社会分成许多等级,形成了金字塔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一个更平等的网络社会显示出了它的原型。网络技术的出现消灭了传统经济中多余的中间环节,优化了各种资源,减少了在传统经济中人们习以为常的浪费。

传统经济中,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了极致,每个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内部组织严密,效率逐步在提高,企业内部能达到优化运作。但在生产出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未能解决信息和知识共享,未能优化资源,又使得整个社会处于盲目混乱的状况,生产积压、库存增加,中间环节多,许多商品如食品和药品,因时间而失效,造成了许多浪费,对经济形成了打击。近100年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会产生经济危机,解决办法是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道路。在信息、网络不发达的年代,无数需求和供应信息无法在很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和优化。今天到来的网络经济把人们想了100年不能解决的难题就要解决了。当我们看到ORACLE功能后,我更确信了这一点,在这里让我们重复这家公司的广告词:“要么实施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当然,在网络技术应用的初期,也出现了一些狂热和泡沫,比如在传统经济中一元钱可以做的事,为了用网络技术就得一元二角。这些都是在传统经济中增加中间环节,误入歧途。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节约、是优化,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如美国的一家汽车运输公司,利用网络技术将汽车的空载率从50%降到了5%;有一家网站将书卖到了全世界,在美国国内24小时即可送到。有人发现,飞机临起飞前还有空的座位,电影开演时票还没有卖出去,却在最后的一分钟用网络全解决了??一个新经济的时代到来了。

传统经济中人们根据信息、资本和权力的多少划分成了等级。城市也根据功能的不同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如工业区、居住区、教育区、办公区等。传统经济中人们每天风雨无阻地上班、下班,每天清晨把自己通过交通工具搬运到工作地点,傍晚,再把自己疲惫的身体通过交通工具搬运到居住地点,这就是我们重复了多少年的“上下班”。新经济中,我们的工作数字化了,不能数字化的工作,逐级逐步地转移到了小城市、乡镇企业。有了畅通的信息网络,来回搬运的不再是人,而是工作,搬运工作比起搬运人更快捷、更经济,让人更舒适。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及时地将你的工作完成。这样一个在线中国,将极大地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使中国整个的经济效益空前提高。同时,也将彻底改变人们,尤其是大中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有人预测不久之后将不存在非Internet公司,因为新经济下的任何商业运作,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在新经济中城市功能划分、房子功能划分一定会随网络时代来临而改变。网络将改变人们工作的概念,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住宅与办公室的功能;网络将改变人们购物的习惯,我们就应该重新审视商场、仓库和居住的功能。

我们造就建筑,建筑也造就我们;我们造就网络,网络也造就我们。在传统经济中,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商业社会发展到了极致,建筑就成为财富的象征。建筑越高大喻示着钱越多,与女人比钻石大小、男人比汽车大小是同样的心理。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财富的竞争逐渐导致了建筑的竞高。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一度成为美日两国资本家争抢的制高点,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多少资本家倾家荡产。当年谁拥有了洛克菲勒中心,谁就拥有了荣耀和梦想。网络新经济中,人们将改变这种比高、比大、比荣耀的心理文化,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精神的创新、个性、平等和共享。有个性的城市才是美丽的城市,有个性的建筑才是美好的建筑。

纽约有个SOHO区,多少年前曾是工厂和仓库,现在变成了最有个性、最前卫、年轻人最喜欢住的地方。目前在美国加州,空间大、自由度高的旧仓库“LOFT”成为最抢手的物业,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可自由发挥、随意改造的仓库都成了最酷的建筑形式。

有一次,美国最大的女性网站Oxygen.com(氧气.com)的CEO与我们一起吃饭,他们非常自豪地介绍说,他们公司的办公室以前是Nabisco饼干厂,空间高达35英尺,可以想象他们在这种空间里工作是多么地自然而舒畅。我们在纽约和旧金山参观了许多.com公司,他们的办公地点大多在当年的工厂里。

越来越多的大牌录音师和歌星也竞相以个性装点自己的工作室。加拿大流行歌星布赖恩·亚当斯(BryanAdams)将一处废弃的工业建筑改造为自己的“仓库工作室”。外人很难猜想到,这个破旧砖墙的内部是个世界一流的录音工作室。日本著名音乐制作人小室哲哉在夏威夷的工作室是由一个餐馆改建成的。

网络时代是没有权威和潮流的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再有统一的模式,不再有明显的界限,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追求绝对的自由和随心所欲的选择,创造力至上,没有程式化的个性化是最富有魅力的。新经济中创新成为必不可少的精神。传统经济中许多重复性工作很快就被电脑所替代,如在传统经济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在新经济中基本上被电脑设计(CAD)所代替。所以,在新经济中任何一个人和组织如果被传统经济的条条框框所限,没有创新意识,很快就会被淘汰。

房子是要符合人的行为的“大衣服”,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在新经济中变化,我们建的房子也应该变化。我们今天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建房子就要适应这个时代。如果我们简单模仿别人的经验,生硬地照搬,那样一定建不出好房子。网络技术使得现代住宅中居住空间和办公空间像丝带一样交织在一起,而且随着这两者的日益融合,建筑类型之间的界限也日趋模糊和淡化。

在美国的硅谷,有的网络公司把办公室做成一个餐厅的式样,四周的墙都是白板,有了灵感可随即写在墙上。

北京一家名叫“纽约音乐厨房”的餐厅,同时也可以当做歌厅、舞厅、电影院,咀嚼美味的同时也在享受着音乐、舞蹈和大屏幕,你本人也可以随时即兴演出。商店也不再是传统的你买我卖。一部分购物需要通过在线购买在网络上实现了,当我们家中的冰箱和衣柜都装满了时,购物的娱乐性就上升为第一需要了。国外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不断有新花样推出,英国的牛津街SU214、纽约的Sony、芝加哥的NikeTown等商店现在不光购物,还有“风景”可观,已成为游客必去的地方。在英国,为了方便购物者,许多加油站已成为居住在附近的顾客存放物品的地方;在瑞典,一种新的尝试更加有趣:开发商在郊区建房子,会在每家门口放置一个大冰箱,你尽可以在商店里肆意采购,享受了花钱的快乐,又不必有携带的烦恼,大可轻装离去,商店自会安排物流公司送货上门,家中也不必有人等候,放进门口的冰箱里就是。有人打趣说,今后的马路上,走动着的都是物流公司的人。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旧金山办了一家成功的eTranslate.com,公司的总部只有80多人,却另有2万多人分布在世界各地,老板叫不出公司员工的名字,但能够保证每接到一个任务,相关信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只有在网络时代,我们才能尽享信息畅通之美。

城市的本来面目就是网络结构,但在信息传播受到制约的传统经济体制下,只能将其商业功能的一部分抽调出来聚集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一个城市人口最稠密、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简称CBD(CenterBusinessDistr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