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趣话
27650800000013

第13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中见大

武则天称帝之前,不满30岁的贺知章从家乡会稽(今浙江绍兴)千里迢迢到了京城长安。

经过几年的潜心攻读,终于在他36岁那年,即武则夭称帝后的证圣年间(公元695)考取了进士。从此之后,贺知章一直在朝中做官,直至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才办理了“退休”手续,这时的贺知章已经八十多岁。

唐玄宗想让贺知章留在京城安度晚年,然而思乡心切的贺知章却执意回到久别的故乡定居。唐玄宗迫于无奈,只好把浙江镜湖刻川一带赐赠给贺知章,让他在这里安度晚年。为了表达皇上的心意,唐玄宗亲自“赠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新唐书·隐逸传》),可见送行场面是多么隆重了。

贺知章本可在长安安度晚年,为什么却要执意落叶归根呢?究其原因,就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思乡、爱乡之情吧。正如作家魏巍所说:“尽管他乡的水更甜、山更青,他乡的少女更多情,但是,人总是爱他的故乡的。”而离家的时间愈长,他的眷念故乡的思想感情就愈强烈,愈深沉。因此,一旦实现落叶归根的夙愿之后,其欣喜之情就会溢于言表,甚至还会吟诗作文加以表达,贺知章也不例外。请看他的《回乡偶书》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的一、二两句,以离家的时间之久和矢志“无改”的“乡音”,表达了诗人热爱故乡的深厚感情。贺知章尽管离开故乡长达50个春秋,却自始至终没有忘却“乡音”这一衡量对故乡是否具有真情实感的强烈音符。诗人认为,头发可以变白,年龄可以变老,然而变中惟有不变的,便是“乡音无改”四个大字。正是“乡音无改”这四个大字,洋溢着诗人热爱故乡的真挚之情。

如果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写诗人热爱故乡的拳拳之心的话,那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便是抒发诗人回到故乡时的欣喜之情了。表现欣喜之情的题材很多。特别是像贺知章这样“衣锦荣归”的大官,当地官府兴师动众的欢迎场面定是少不了,众乡亲夹道欢迎的盛况更是必在情理之中。可诗人在诗歌中避开了那些庸俗的场面,状写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镜头:高官还乡之时,欢迎的竟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人操着熟练的家乡话,同孩子们亲热地打招呼,表明自己是道道地地的主人。然而由于离家时间太久,群童们仍然难以相信,还是把他当作“客人”,“笑问”他从何地而来。对于儿童的笑问,贺知章在诗中并未做出笑答。然而诗人的欣喜之情,却尽在不答之中了。

短短的四句诗,无论从年龄的对比,乡音的无改,还是从儿童由于不相识而发出的笑问,都是贺知章精心选取、锐意提炼的小题材,可表现的却是诗人热爱故乡的欣喜情怀这个大主题。

由此观之,“小中见大”,实指开掘题材、表现主题而言。即写诗作文时,善于运用那些小而平凡的事物去表现有较大社会意义或揭示较为深刻哲理的主题,让读者读了之后,有所感,有所悟。

据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最受读者青睐的文章是大题小作、“小中见大”的文章。比如,巧用红杏一枝,表现春回大地;撷取枫叶一片,歌颂江山如诗如画,堪称“小中见大”。再比如,运用启发式教育孩子是个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开掘什么题材表现这个主题呢?请看《语文学习》(1983年第5期)志鹊写的一篇小品《但是……》:

小宝皱着眉头,咬着笔套,年轻的妈妈手里织着毛衣,嘴里不住催促:

“乖乖,快写吧。”

“这道题太难了,‘但是’、‘但是’怎么造句呀?”小宝的腮帮子鼓得像两只气球。

“这还不容易!”妈妈说,“转折的地方就用‘但是’叹。”

“什么是转折呀!”小宝老爱问。

“就是转弯叹!”妈妈边织边答,“这样简单的问题,还用得着想吗?”

“唔,我懂了。”两只气球凹了下去,出现了两个酒窝,盛满了得意的微笑,小宝边写边念,“上糖果店买糖果,先向东但是,再向南但是,走过一个但是又一个但是……”

“胡扯!”妈妈丢下铝针,在圆脑袋上敲了一下。坐在一旁的爸爸插话了:

“教育孩子要启发嘛,怎么能这样!”

妈妈赌气了:“那你来启发吧!”

爸爸爱抚地摸着小宝的头说:“别看小宝不会造句,但是,他做起算术来挺聪明。”

爸爸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小宝眼睛一亮,脱口迸出一句:

“别看妈妈织毛衣很耐心,但是,教我造句时特别急躁。”

这简直是闪电过后的霹雳,两口子先是一愣,但是(瞧,又是一个“但是”),他们立刻醒悟过来,妈妈扔掉毛衣,搂起小宝,在两个酒窝里美美地留下了两个吻:

“聪明的乖乖,这句子造得多漂亮!’在这篇小品中,作者既没有对启发式下什么定义,也没有对为什么要用启发式教育孩子侃侃而谈讲道理。可读了全文之后,人人都会深信不疑:启发式的确优越于灌输式。启发式的精髓就在于运用具体事例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了表现这一重要问题,小品选用的题材小得不能再小了,仅仅是小宝向妈妈请教如何运用“但是”造句,小宝的妈妈以“转弯”的地方就用“但是”进行生硬的灌输。这种灌输,立即结出了苦果。在妈妈生硬的灌输之下,小宝造的句子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变成了到糖果店买糖果,“先向东但是,再向南但是,走过一个但是又一个但是……”无怪乎他的圆脑袋上,受到了敲打。然而小宝的爸爸并没有进行生硬的灌输,而是如拉家常地摸着小宝的头说:“别看小宝不会造句,但是,他做起算术来挺聪明。”这句话,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小宝的心灵,使得小宝在迷惘之中,受到了启发,终于“眼睛一亮”,流利地说出了正确的造句。

尽管转折连词“但是”是虚词家族中的一个小小成员,作为题材的“但是”,也小得不能再小了,然而却表现了如何运用启发教育子女的重大主题,因而小品《但是……》无愧于一篇“小中见大”的佳作。

有些同学似乎有一种偏见,总认为凡是情操高尚、心灵美好的人,不是与歹徒搏斗的英雄,就是抢救落水儿童的好汉。他们天真地认为,小中难以见大,只有大中方能见大。因此,要写最敬爱的人,就非写与歹徒搏斗的英雄与抢救落水儿童的好汉不可。当然,如果真有其人其事,不但要写,而且要大写而特写。然而,如果一时没有这方面的“英雄”与“好汉”,就只好生编硬造了。还有的同学一口咬定,从未见过“小中见大”的文章,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是不乏其例的。《醉人的春夜》中,那位于深夜之中义务修车的小伙子,让人品尝到了助人为乐的馨香。《夜走灵官峡)(中学语文第二册,作者杜鹏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歌颂筑路工人不畏艰险、忘我劳动的崇高品质。然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去写筑路工人的冲天干劲,而是通过一个工人家庭的孩子成渝在风雪之夜关心工地建设、坚守岗位照顾好小妹妹的言谈举止,从侧面歌颂了他的父母(也是数以万计筑路工人)一心为公、忘我劳动的崇高品质。这些文章都是“小中见大”的佳作。

作家可以写出“小中见大”的佳作,中学生也可以写出这方面的上乘文章。1992年高考中,湖北省一位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的《春雨》,就是一篇让人百读不厌、“小中见大”的好文章:

撑伞的一对(离开候车亭),继续向前走着,女的还不停地心疼她那漂亮的鞋子,男的却一声不吭想着什么。

“怎么了,你?”敏感的姑娘问道。

“我想我们应该去把那堆碎玻璃扫一扫。”

“发什么神经呀,明天早上就有清洁工,再说熟人看见了多掉价。”姑娘不满地说道。

男的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底气十足:“人来人往的,说不准有老人、孩子,滑倒了刺伤了就麻烦了。”

女友这回可真生气了,说:“咸吃萝卜淡操心,要去你去,我可不奉陪。”说着,一转身,小伞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径直走了……雨停了。男的提着一把铲子跑回了候车亭。正准有铲,不禁一愣,她止凹一凸不平,忘了带扫帚。正打算回家:

拿,实然A头上有些异样——回头只见女友笑吟吟乡在身后。怎么,你?我怎么了,难道只许你先进?姑调皮地反问道,接着递过一把扫帚。“真笨!”男的抓了查头发,笑着说:“哪有我的小夭鹅聪明,不过我知道你要我送来,所以我.故意不拿。”

……撑伞的一对手里拿着扫帚、铲子渐渐远去,消逝在牙谐、温馨的夜幕中,洁净的地面散发着一层水汽,路灯乡像也亮了许多。

啊,好一场春雨。

这篇记叙文刊登在《写作)1992年第10期上,题材十分平常,仅仅是一对恋人在春雨之中打扫候车亭的一堆碎玻璃。男的执意要扫,理由是“人来人往的,说不准有老人、孩子,滑倒了刺伤了就麻烦了”。话语不多,句句洋溢着无私奉献的心声;女方不答应,也有理由,“明天早上自有清洁工,再说熟人看见了多掉价。”字里行间,既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偏见,亦有虚荣心在悄悄作祟的陈旧观念。男方没有让步,坚持要扫;女方气涌心头,转身而去。文章如果就此结束,只让男方的精神世界闪闪发光,那就贬低了女方的形象,文章的蕴含就会因为只有一花独放而失去迷人的芳香。所以,小作者又匠心独运地推出一个情节,让女方也加入了无私奉献的行列中来,悄然出现在男方身后,“递过一把扫帚”。在他俩的合作中,终于做完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扫去了候车亭里的碎玻璃),并从这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中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主题——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情操为什么变得如此高尚?小说结尾处这样写道:“啊,好一场春雨。”作者进一步揭示出正是这场精神文明的春雨润开了人们心中朵朵情操高尚的鲜花。

要写出“小中见大”的佳作,一定要潜心洞察身边发生的小事,并善于将一件件小事悉心进行提炼和开掘,然后熔铸到表现重大的主题或揭示深刻的哲理之中。《小说月刊》(1986年第2期)发表了杨进的一篇小说《买幸福的小女孩》。这篇小说由于成功地进行了提炼和开掘,不论是表现的主题还是揭示的哲理,都在“小中见大”中闪闪生辉。小说内容是这样的:

柜外,顾客在挑选商品。柜一内,我忙忙碌碌。立体声收录机在播放着音乐,那优美的旋律,像清澈的溪水,轻轻地流淌。

无意中,我从千姿百态的笑脸的隙缝里,看见了一张充满愁苦的面孔,那是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她失去光彩的大眼睛围上了明显的乌圈,泛黄的双颊还挂着泪星。瘦瘦的,默默地站在大门一角,宛如一棵被人遗忘的小草。

奇怪。我朝她招招手。

小女孩怯怯地走近了柜冶。

“小朋友,买点什么?”我温和地问。

“阿姨,有幸福卖吗?”

“买幸福?”

我愕然。

“刚才我在门外,好几个叔叔阿姨说,他们在这儿买到了幸福。”小女孩认真地说。

“他们哄你的。这里是专卖结婚用品的商店。”我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那干嘛叫幸福商店?”小女孩紧紧盯住我问。

不错,我们这儿是幸福商店,我愣住了。

“阿姨,我爸爸天天喝酒,醉了便骂妈妈没良心,骂那个和妈妈结婚的张三是大坏蛋,拿金钱买走了幸福。”小女孩难过地落下了眼泪。

我默然地望着小女孩,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阿姨,卖一个幸福给我吧,让我送给爸爸。”小女孩苦苦哀求说。接着,递上了皱巴巴的纸币……小说中的小女孩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币,走进幸福商店要为爸爸买回失去的幸福。小女孩的行为尽管非常幼稚,但发自内心;想法尽管非常单纯,但让人怜悯;生活中这类题材并不多见,但反映的社会问题不能不让人十分关心。类似“张三”那种少数人,认为金钱就是幸福,更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当然也可以胆大妄为,乘人之危,成为买走他人幸福的第三者。小女孩认为,既然大坏蛋“张三”可以用金钱买走妈妈,买走她家的幸福,她就可以到幸福商店将幸福买回,于是一本正经地把钱递给了营业员阿姨。试问:营业员阿姨能卖给她一个幸福“妈妈”吗?不能,绝对不能。因为幸福是不能用金钱买来的。这,就是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深刻哲理。读完小说,掩卷静思,油然悟出这么一个道理:只有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类似“张三”式的少数人才能在共和国的土地上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最后绝迹。也只有这样,真正的幸福才会走进神州大地的每一个家庭。否则,幸福商店的柜台前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买幸福的小女孩。这,就是本篇小说的主题以及给人的启迪。一篇不足600字的小说,表现的主题和揭示的哲理却是如此的深刻,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在“小中见大”中所运用的深邃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