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道夫是一家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有一天,他与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了争执。
“小伙子,我已将50美元交给您了。”中年妇女说。
“尊敬的女士,”沃道夫说,“我并没收到您给的50美元呀。”中年妇女有点生气了。沃道夫马上说道:“超市里有自动监视设备,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场录像吧,这样,谁是谁非就很清楚了。”
中年妇女跟着他去了。录像表明:当中年妇女把50美元放到一张桌子上时,前面的那一位顾客顺手牵羊给拿走了。而这个情况,中年妇女、沃道夫,还有超市保安人员都没注意到。沃道夫说:“女士,我们很同情您的遭遇。但按照法律规定,钱交到收款员手上时,我们才承担责任。现在,请您付款吧。”
中年妇女说话的声音有点颤抖:“你们管理有缺欠,让我受到了屈辱,我不会再到这个让我倒霉的超市来了!”说完,她气冲冲地走了。超市总经理吉拉德在获悉这一事件后,当即做出了辞退沃道夫的决定。许多超市员工和部门经理都为沃道夫鸣不平,但吉拉德的意志很坚决。
沃道夫很委屈。吉拉德找他谈话:“我知道你心里很不好受。我想请你回答几个问题——那位妇女做出此举是故意的吗?她是不是个无赖?”
沃道夫说:“不是。”
吉拉德说:“被我们超市人员当作一个无赖请到保安监视室里看录像,是不是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还有,她内心不快,会不会向她的家人、朋友诉说?她的亲人、好友听到她的诉说后,会不会对我们超市也产生反感心理?”
面对一系列提问,沃道夫都一再说“是”。
吉拉德说:“那位中年妇女会不会再来我们超市购买商品?像我们这样的超市在纽约有很多,凡是知道那位中年妇女遭遇的她的亲人会不会再来我们超市购买商品?”
沃道夫说:“不会。”
“问题就在这里,”吉拉德递给沃道夫一个计算器,然后说“据专家测算,每位顾客的身后大约有250名亲朋好友,而这些人又有同样多的各种关系。商家得罪一名顾客,将会失去几十名、数百名甚至更多的潜在顾客;而善待每一位顾客,则会产生同样大的正面效应。假设一个人每周到商店里购买20美元的商品,那么,气走一个顾客,这个商店在一年之中会有多少损失呢?”几分钟后,沃道夫就计算出了答案,他说:“这个商店会失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生意。”
吉拉德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只是理论测算,与实际运作有点出入,但任何一个高明的商家都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那位中年妇女被我们气走了,至今我们还不知道她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因此无法向她赔礼道歉,挽回这一损失。为了教育超市营业人员善待每一位顾客,所以我做出了辞退你的决定。请你不要以为我的这一决定是在小题大做。”
沃道夫说:“我不会这么认为,您的这一决定是对的。通过与您谈话,使我明白了您为什么要辞退我,我会拥护您的决定。可是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遇到这样的事件,我应该怎么去处理?”
吉拉德说:“很简单,你只要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即可。你可以这样说:‘尊敬的女士,我忘了把您交给我的钱放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录像好吗?’你把‘过错’揽到自己的身上,就不会伤害她的自尊心。在弄清楚事实真相后,你还应该安慰她、帮助她。要知道,我们是依赖顾客生存的商店,不是明辨是非的法庭呀!怎样与顾客打交道,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
人生哲理
人生不可能不犯错,一个错误会带来连环的效应,敢于认错,虽然不能全部挽回损失,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至少能够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人生的课程,就是对错误的汲取。如果不予以修正,就只能是白白地付出了错误的代价。
海螺大哥的心里话佚名
白兔、青蛙、乌龟、海螺、蚂蚁等一群小动物,站在一起,准备出去玩。它们的目的地是前面那座美丽的花园。大嗓门青蛙高喊一声:“走!”大家便立即行动起来。
青蛙边跳边喊“加油!”白兔笑嘻嘻地冲在前头,乌龟使劲爬动,蚂蚁拼命追赶……
“哟,你们全疯了吧,往哪儿窜呀?”后面隐隐传来了叫声。
大家一惊,扭转身向后一瞧,只见海螺一边说,一边横着往另一个方向爬。
“海螺大哥,方向错啦!”青蛙大声喊道,“快向我们靠拢!”
“去你的,”海螺瞪着眼骂道,“你们都瞎了眼了,只有向我靠拢才对。”
无论大家怎样呼唤,海螺只当没听见,还是横着朝它的那个方向急急爬去。大家叹了口气,只好各赶各的路。海螺努力向前,吐着白泡沫,独自嘟囔道:“我两眼始终正面盯着那座花园,绝对没错儿。它们不听我的,疏远我,冷落我,准是出于嫉妒。喏,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它们的手脚哪个有我多……”可是,它的手脚越多,跑得越快,离目的地也就越远了。
人生哲理
偏执和一意孤行会导致失败。人不可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犯错,有时候错误以坚定的面貌反映出来。可能你不会在乎一次失败,但是错误的思维模式会使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最终南辕北辙,与目标越来越远。
你所有的财富买不到一天时间佚名
有个守财奴,他一生吝啬节俭,积攒了一百万元。
不想死神突然降临,要夺去他的生命。守财奴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好好享受过人生,他对死神说:“我把我财富的三分之一给你,你卖给我一年活着的时间吧。”“不。”死神的口气不容商量。
“那就分五十万给你,我现在只求你给我半年的时间,总可以了吧?”守财奴恳求道。
“不行。”死神还是不同意。
守财奴有点着急了,说:“那……我把所有的财富都给你,你给我一天的时间行吗?”“不行。”死神说完,走过来伸手要取他的命。
守财奴绝望了,他向死神提出最后一个请求:“请你给我一分钟时间,我要写下遗嘱。”
死神这次同意了守财奴的请求。守财奴用颤抖的双手,艰难地写下一行字:
“人们,请记住——你所有的财富买不到一天的时间。”
人生哲理
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创造财富,但是需要的时候,财富却买不来一寸的光阴。这种本末倒置的人生,一旦意识到,已为时晚矣。珍惜生命,好好安排生活,摆正财富的位置,找对人生的方向。
领略陌生人的美意吴甘霖
我们那天去登山。在回来的路上,大家有些累了。
看见路边有间小茅屋,门口有几个石凳,我们便坐下来,稍事休息。
这时,一个老汉从茅屋中走出来,对老师说:“请问您是不是孔丘老师啊?”
老师点了点头。
“当年,您曾经放过一对打官司的父子,说‘不教而诛是为虐’。当时,我也在场,您实在是太了不起。”
他十分激动,说着说着就往屋里走,边走边说道:“请您等一下,我要送点东西给您。”
老汉急匆匆地去了。不一会,他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瓦罐出来。那个瓦罐不仅旧,还显得很脏。
“这是一些山野小菜,我刚刚做好,正好遇到老先生,就请您和大家一起品尝吧。”
我一看,里面的菜黑糊糊的,虽然闻起来不错,但看上去似乎不太干净。我们都知道老师吃东西很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这样的东西,怎么能让老师吃呢?
我正想找个理由拒绝,没想到,老师高高兴兴地接过瓦罐,喝了一口汤,连连夸奖道:“好吃,好吃。”接着,老师招呼我们:“好东西啊,你们都尝尝。”
我尝了尝,皱了皱眉头,不过如此,并不像老师说的那样好吃啊。
老汉高兴得不知怎么才好,站在一旁一个劲地搓着手。
吃完了,道过谢,我们继续往前走。
我忍不住问老师:“您真的觉得刚才的野菜好吃吗?”
“你说呢?”老师反问我。
“不怎么样。”我说。大家也表示赞同。
小师弟子张说:“瓦罐是陋器,煮的东西也很简单,味道也不见得好,老师为什么还连连赞叹,吃得那么高兴呢?”
老师回答说:“就它本身的味道而言,野菜汤的确谈不上很好吃。但是,我们接受的只是老人的一罐菜吗?难道不是也在接受他的一片心意吗?能领略到一个陌生人的这份美意,自己快乐,让对方高兴,这也是一种更大的享受啊!这份好意,难道不是最好的美味吗?”
我的心受到触动,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那是在楚国。
一天,老师和我们去城外的河边散步,遇到一个渔夫。老师和渔夫聊得很开心,临走时,渔夫要将一篓鱼送给老师。
老师不肯接受。渔夫说:“天气那么热,市场又远,这鱼是卖不出去了,与其等它臭了扔掉,还不如把它献给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
老师一听,立即满脸笑容地接受了。
回去后,老师让子路用鱼来祭神。
子路一脸的不情愿:“人家不要的鱼,老师却用它来祭祀,好像没这个道理吧?”
颜回也说:“老师,您开始不接受这些鱼,现在不但接受了,还要用它来进行祭祀这样庄严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说:“我开始不接受,是考虑到渔夫捕鱼不容易。后来接受了,是为了不使余财浪费、食物腐烂。而且,施舍给别人,符合圣人之道。我们接受的不是一篓鱼,而是接受了圣人的赠予啊。得到圣人的礼物,我当然很高兴,当然可以用圣人给的东西来祭祀。”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古代的尧舜、本朝的周公等人,老师很少称赞一个人是圣人。现在,他竟然将一个渔夫的行为与圣人的行为等同起来,这是绝无仅有的事。
想到这两件事,我不由慨叹: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看待人与事,生活中何处不是美好和诗意呢?
人生哲理
盛情容不得怠慢,盛情不拘于任何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不会拂了别人的好意。只有将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真心的珍惜。这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圣人之道。
从一枚硬币开始佚名
一个英国青年和一个犹太青年一同去找工作。一天,他们同时看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
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个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
人生哲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一枚白白得来的硬币都不肯弯身去拣,又能够弯身去做什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每一个细微的行动,都决定着成功与失败。
善意的谎言佚名
1848年,美国南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午后的沉寂。他是刚入警局不久的年轻助手,随警长匆匆出动。
一位年轻人被发现倒在卧室地板上,身下一摊血迹,右手已无力地松开,手枪滚落在地。身边的遗书笔迹纷乱,而他钟爱的女子在昨天与另一个男人走进了教堂。
死者的6位亲人都呆呆地伫立着,他禁不住向他们投去同情的一瞥。要知道,他们的哀伤与绝望,不仅因为一个生命陨落了,还因为对于基督教徒来说,自杀便是在上帝面前犯了罪,他的灵魂从此将在地狱里饱受烈火焚烧。而风气保守的小镇居民会视他们全家为异教徒,从此不会有好人家的男孩约会他家的女儿们,也不会有良家女子肯接受他家的儿子们的戒指与玫瑰。
这时,一直沉默着,锁紧双眉的警长突然开了口:“不,这是谋杀。”他弯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许久,忽然转过头来,用威严的语调问:“你们有谁看见他的银挂表吗?”
那块银挂表,镇上的每个人都认得,是那个女子送给年轻人唯一的信物,每个人都记得他是如何5分钟便拿出来看一次时间。
所有的人都忙乱地否认。
警长严肃地站起身:“如果你们都没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这是典型的谋财害命。”
死者的亲人们号啕大哭起来,仿佛那根压断骆驼背的稻草自他们身上取下了,邻居们也开始上门表达他们的慰问与吊唁。
警长充满信心地宣布:“只要找到银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站在门外,年轻人对警长的明察秋毫钦佩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问:“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找呢?”
警长嘴角多了一抹偷偷摸摸的笑意,伸手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表。
他忍不住叫出声来:“难道是……”
警长看着周围辽阔的草原,微笑点头:“幸好每个人都知道,在大草原上要寻找一个凶手和寻找一株毒草是一样困难的。”
“他明明是自杀,你为什么硬要说是谋杀呢?你让他的家人更加难过了。”
“但是他们不用担心他灵魂的去向,而他们哭过之后,还可以像任何一个好基督徒一样清清白白地生活了。”
“可是偷盗、说谎也是违背十诫的呀。”
警长锐利的眼睛盯住他:“年轻人,请相信我,6个人的一生,比摩西10诫的60倍的10倍还要重。而一句因为仁爱而说的谎,连上帝也会装作没有听见。”
人生哲理
宗教是要我们向善,特殊的场合下,如果这些谎言能够使6个人的人生幸免于痛苦,我们不拒绝善意的谎言。一切起于爱心,都会得到谅解。
幸福就是现在佚名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有一天,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酷热的盛夏,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人生哲理
幸福没有具体的规定,它现身于一切细微之处。当每一个小小的愿望得到满足,那就是幸福。我们常常对幸福熟视无睹,其实幸福并未隐身,但是它绝不会去满足贪婪的大口。
冲动的惩罚佚名
有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在一个安息日,他很想去挥杆,但是教里有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
可是这位长老手痒得很,非常想玩两杆。等了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心里想着我就打九个洞,打九个洞就好了。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教规。
然而,当长老在打第二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把长老打球的事告诉给了上帝,说这个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
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他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
第三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七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说:“您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因为打得实在太稳当了,长老决定再打九个洞。那个天使又去找上帝,说:“到底您说的惩罚在哪里?为什么我看不到他受到惩罚呢?”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洞,长老每次都是一杆进洞,他的成绩已经超过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了。天使看到后,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您对长老的惩罚吗?”上帝说:“是的,这就是我对他的惩罚。”顿了顿又说:“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没有人欣赏到,而且即使他对别人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天使这才明白了上帝对长老的惩罚。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