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太平盛世长发两全”万能保险
投资型保险的收益
收益是最拨动投资者心弦的。据调查,2005年全年,保险资金投资总收益水平达3.6%,比上年度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中,协议存款收益水平高于4%;债券投资约为4.45%,比上年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高于6%。这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投资方式,在21世纪里将越来越被看好。
一、投资连结险
投资连结险在投资回报上,主要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或经营业绩有关。保险公司资金运作得好,经营效率高,投保人就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利益均享,风险共担。
经典案例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最早“出世”的世纪理财的保单数已超过20万件,总保费收入突破10亿元,平均占到了试点机构新契约保费的30%,12月份的月度投资收益率高达4.87%,这个收益水平要比银行一年2.25%的利息高得多。
二、分红保险
对一个家庭来说,保险不可或缺。分红保险在养老和储蓄方面是个很好的选择。它集保险和投资功能于一体,基本上按期返还,甚至还会有分红。下面以国寿鸿泰两全保险(分红型)为例,把它与银行储蓄进行比较:
经典案例
某小康家庭一次性地交5000元投保5年,其基本保险金额5242.8元,也就是5年后保底收益有242.8元;而5000元在银行存5年(利率是3.6%)可获益720元,二者相差477.2元。划不划算就看分红能不能超过477.2元。据测算,如果每年的红利率为2%,则累积红利为500元。
通常,专家理财的“分红保险”收益会高于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但理财收益受制多方因素。红利的多少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死亡赔付、营业费用的高低,投资渠道、资金运用是否通畅有效,而且每年的情况不同,只有完成年度会计结算后方能得出结果。因此,红利也是不可预见和不能保证的。
三、万能保险
万能保险与其他投资型保险不同,其投资金额只是保户所交保费的一部分。保险公司要在保费扣除各种费用后(如保单管理费、贷款账户管理费、附加险保险费,有的公司还要收取部分领取手续费和退保手续费),再拿剩下的钱进行投资。
如:交10000元购买某万能保险,在第一次交费时,大约要扣掉4000元,剩下的6000元才会被用于投资账户进行投资。因此,投资者得到的回报只是这6000元的回报率,而不是全部保险费的投资回报率。
经典案例
刘女士在年初时,购买了一份万能险。代理人告诉她,这份保险的投资回报率为2.5%。她第一年共缴保费近10000元,原先预计能拿到250元投资收益额,可当她领取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款时,发现只有100多元。
经过咨询,刘女士了解到:正是由于她所缴的保费一部分被划入保单初始费用和风险保费账户内,投资账户的金额相应减少。所以,她在投保1年内,投资账户内的资金比较少,自然账户收益也较少。但是,在其投保数年后,投资账户的资金越积越多,就能享受到一笔不菲的投资收益款。
总体上说,投资型保险是一种长期险种。它不像股票、基金一样可以高抛低吸或频繁进出。因此,它的收益也应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考察。
从国外购买投资型保险的客户群来看,大多数客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资产的长期增值。据统计,在美国为了养老而购买投资型保险的客户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目前,在国内销售的投资型保单,客户退出的机会成本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客户的短期投资行为。因此,客户应立足于长期投资,并以此来考察不同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程度。
单从能够得到保证的收益来看,保险产品似乎缺乏诱惑力,但保险产品还有一项看不见的收益-分红。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逐步拓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将会有很大的改观,水涨船高,分红险和投资连结险的分红与投资收益部分将会有所提高。
另外,保险产品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风险保障,投资与保障实现了结合,如华泰保险的家财险能提供累积两年4万元的家财险;分红险和投连险则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国寿鸿丰提供3倍于保额的意外保险,有的还可以附加医疗保险。
消除两大认识误区
面对投资型保险高回报理财的诱惑,投资者需要消除两大认识误区。
一、收益和保障可兼得
因为投资型保险是以保险的名义出现,因此,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投资者购买保险,除了看好其投资收益外,还有所谓的保障。但是,投资型保险是有侧重的,重在其所宣称的分红或者收益上。在风险保障上,投资型险种所起到的作用有限,一般提供意外险保障,而且保险金额较低。意外险出险率很低,即使投保人出险,得到的给付金也不会太多。
二、收益一定有保证
投资型险种给出的收益通常很有吸引力,尤其销售人员推荐时,更容易将没有实现的分红率夸大,而实际上那都是“预期的”。抱有投资收益心理的投资者,往往听信了预期的收益率,形成了很高的心理预期。
其实,保险公司允诺的收益来自于对收取来的保费的运用,没有谁敢保证资金投资一定会有收益。理论上,保险运作是建立在精算技术上的。也就是说,保险所承保的风险是在预期范围内的。通过对出险率的预期设定保险费率,保险公司通常不会出现亏损。而投资风险不属于纯粹风险,不在保险公司的承保范畴之内。因此,保险公司做出的收益承诺是不保险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投资型保险不能购买。但是,投资者一定要有理性的心态,分清重点,尤其不能将收益和保障同等期待,这样才不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
识时务者为俊杰
经典案例
装甲兵司令在国会上极力主张大规模地发展装甲部队。“装甲就是一切。”他结束了自己的演说。
一位国会议员说:“将军阁下,难道您不知道以前恐龙灭绝,就是因为装甲太重、头太小的缘故吗?”
“我不担心!司令回答说。
议员很奇怪:“为什么?”
“因为我为每一辆装甲车都买了保险!”
是呀,每一辆装甲车都买了保险,该担心的是保险公司,他可不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这就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目前,虽然小康家庭的保险意识加强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很多保户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既有在整个过程中的观念错误,也有小康家庭在消费中特别容易犯的错误。
有钱可以代替保险
拥有良好收入、家庭财富已经积累到最高点、对生活充满信心等,是许多经理人拒绝保险的理由。他们认为:有钱可以替代保险。其实,相比于针对大多数人的“保障作用”。对于有钱人,保险的主要作用是保全其已拥有的财产。
比如:一次重病需要10万元,虽然你的财力负担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买了保险,很可能只用1万元就能解决问题。那么,为什么不留住你的9万元呢?
经典案例
牛先生是某企业负责人。当保险代理人小武向他介绍保险时,他脱口就说:“我已经很有钱了,不需要买保险。”
小武笑了笑说:“是的,牛总,我知道您很有钱,但是您不想让您的财产更充实吗?”“当然想!难道你有什么妙方?”牛先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