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原来这样说
27759700000019

第19章 与自然规律相协调

“原典”

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古句新解”

能辅助万物的自然生成发展,而不敢轻举妄动。

四季更替,寒暑分明,人们在这样一种变化莫测的大环境中生活。为了更好地保持健康的体魄,少生病,或不生病,就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老子为我们总结出一条基本原则——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养生首要。

人类以自己柔弱的躯体,面对威力无穷的大自然,可谓“顺者昌,逆者亡”,企图“人定胜天”还为时过早。自然界的变化让我们体会最真切者,莫过春夏秋冬的更替,以致寒热温凉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学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中,处处强调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称“天人相应”,告诫说“要顺四时而适寒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血脉等的功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

顺应自然规律首先应该顺应四时,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养生就能健康少病长寿,反之则可能患病夭亡。前人为了更好地顺应自然,常以“节气”来指导人们衣食住行和农事劳作。至今,中医看病还时刻不忘节气,在养生保健方面认为在春夏阳气当旺之季,要保护体内阳气,以免阳虚致病;秋冬阴气当旺之季,要注意体内真阴的保护,以适应来春阳气之发动,《内经》称之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养生固本的一大原则,不可违背,否则必然会损伤正气,导致病害。

以秋季为例,古人说“春华秋实,仓积容满”,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秋三月还需分孟、仲、季三个不同阶段,立秋、处暑为第一阶段,此时暑气未消,秋阳余炎;白露、秋分为第二阶段,此时金风送爽,玉露初凝;寒露、霜降为第三阶段,此时碧空如洗,大雁南飞,是“阳消阴长”逐步转凉过程。人们在秋季的起居也应随着阳光的收敛,燥气的影响调整睡眠时间,《内经》中说秋季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有研究发现,脑血栓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秋天坚持晨练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有利于减少血栓形成,可改善脑功能和智力,这可能与秋季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