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原来这样说
27759700000046

第46章 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

“原典”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

“古句新解”

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而止。

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这句话可从两个层次来理解:

1.人若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招来无限的痛苦。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

2.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

总之,这种观念的重点,在于一个“持”字的诀窍。能不能持盈而保泰,那就要看当事人的智慧了。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

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琐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适可而止,功成则身退,才是明智之举,长保之道。因为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

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而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功,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

比如秦国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位,可谓富贵集于一身,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可惜李斯在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没有领会老子“功成身退”的真谛。

作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否泰相参、祸福相依,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长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的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的道理,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因而他奉劝人们趁早罢手,见好即收。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所谓“官大担险,树大招风”、“否极泰来”、“物极必反”,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人到了一定的爵禄官位就应该急流勇退,否则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使自己走向衰落;言语行为不可以论调太高,否则会受人中伤而毁坏名誉。这些道理很多人也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官做大了虽然有危险,可还想做下去;钱赚多了有麻烦,可还想赚更多;声誉已经够高了,可还想赢得更大的荣誉。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要回避风头,舍财免灾,多做善事,少谋私利。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这正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一个人如果已经握有锋锐的利器,但却仍然不满足于现状,反要在锋刃上更加一重锐利,俗谚所谓“矢上加尖”,那么原有的锋刃就很难保了。这是形容一个人对聪明、权势、财富等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就会招来祸患。其实富贵容易骄横,得意容易忘形,这是人类的通病。

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的宫廷生活,耗费国家金钱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每当有外国君主或重臣来访,路易十六都一定要在凡尔赛宫开设盛宴,一次宴会下来,动辄就是千万金元,笙歌达旦,作长夜之欢,戏子、歌女、舞妓,日夜不停地出入宫门,跳羽衣舞,唱霓裳曲。凡尔赛宫一年所喝的葡萄酒,就值70万法郎之多。至于王宫中所用的宫人,那更是多到令人难以置信。国王的秘书官将近千人之多,王后的侍女也有500人之多,总计凡尔赛宫的宫女和侍臣有16000人,这里面还不包括一般贵族与朝臣。

皇宫里的御用马匹有8900多匹,御用车辆百多辆,所以每当路易十六出外巡幸,其行列之壮大有如祭典,无数车马排成一条长蛇阵,大臣们佩紫带黄,宫女们美服艳装,那种穷奢极欲的威风气派,真是有如天人一般。总计每年王室所花用的金钱竟相当国库总收入的五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将近一万名禁卫军,每年也要花费三百万法郎以上。王后安唐妮,那更是豪侈无度。她光是各种手镯,就能值到七八百万法郎,其他的首饰那就更不用说了。可惜路易十六不能“持盈保泰”,反而促成大革命的提早来临,徒使自己与安唐妮王后都上了断头台。

宋朝名将狄青任枢密使的时候,自恃有功,十分的骄横傲慢,得罪了一些人。当时文彦博执掌国事,建议皇上调狄青出京做两镇节度使,狄青不服,向皇上陈述自己的想法说:“我没功,怎么能接受节度使的任命?我没有犯罪,为什么要把我调离京城呢?”皇上宋仁宗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就没有再怎么样,而且称赞狄青是个忠臣。文彦博对仁宗说:“太祖不也是周世宗的忠臣吗?太祖得了军心,就有了陈桥兵变。”仁宗听了这番话,嘴上什么也没说,但同意了文彦博的意见。狄青对此毫无所知,就又到中书省去自己辩解,仗着自己的军功还是不想去当节度使。

文彦博则对他说:“让你出去当节度使没有别的原因,是朝廷怀疑你了。”狄青一听此话后退数步,惊恐不安,只好出京。朝廷每月两次派使者去慰问他,只要一听说朝廷派人来了,狄青就恐惧不已,不到半年,就发病身亡了。

狄青自恃有功,于是骄傲起来,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结果是自损其身。人要忍骄,不自以为是,要克骄防矜,谦恭待人,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和拥护。而现今社会,富贵而骄横者却大有人在,尤其是暴发之人,理应以此为戒。

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富贵者应该认识到“贱”、“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质朴之中自有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