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准杀手——巡航导弹
27765100000002

第2章 巡航导弹及其应用(2)

(4)小、低、隐兼备,突防能力强。为便于突防,有效地达成打击目的,现代巡航导弹在突防方面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外形尺寸小,如美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战斧”巡航导弹,其外形尺寸比我军高炮部队打靶使用的空中帆布拖靶还小。当巡航导弹用于空袭时,这样小的外形尺寸使巡航导弹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大大小于其他武器装备,提高了突防能力,增大了达成作战目的的可能性;二是采用超低空地形跟踪与地形规避技术,巡航导弹可以利用地形掩蔽和雷达盲区实施有效突防。为提高突防概率,躲避对方雷达的搜捕,巡航导弹在实际飞行中往往要利用地形地物做超低空隐蔽飞行,通常情况下,海洋地区飞”“行高度5米,平原地区15米,丘陵地区50米,山区100米。这种超低空飞行性能使巡航导弹可以有效地躲避各种预警雷达的搜索和监视,缩短敌方雷达预警时间,即使被其他光学器材和肉眼所发现,也会造成打击兵器的仓促迎战,降低对空打击精度。三是弹道机动灵活,事先通过卫星、飞机等多种手段侦察,预定飞行航线,绕开对方防空阵地,降低中途被拦截的概率;四是采用多种隐身技术手段,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和红外辐射的可探测性,增强了对防空雷达等防空设施的突防能力,例如,一般巡航导弹外形尺寸的雷达反射面积为0.05~0.1平方米,也就与一只海鸥相仿。美军曾专门对“战斧”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进行过试验,结果表明:现有的地面控制拦截雷达一般不能探测到“战斧”巡航导弹,即使能够发现目标,巡航导弹也已近在眼前,加上导弹飞行速度较大,根本来不及进行拦截射击。此外,巡航导弹体积小(如“战斧”巡航导弹全长6.4米,直径0.53米)、发射机动、使用灵活、部署隐蔽,也增大了其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巡航导弹的主要战法

巡航导弹自问世以来,之所以能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与其在作战行动中坚持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战法是密不可分的。从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巡航导弹的作战使用情况来看,其基本战法主要有:

(1)先行攻击,重锤猛击。从20世纪末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大规模空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基本作战模式。由于在没有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第一轮空袭的飞机战损率很高,容易造成出师不利。如果能用巡航导弹首先发动突然、猛烈的饱和式攻击,彻底重创敌方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网络、防空系统等重要目标,率先完成比较危险的突防任务,就可以为后续的攻击机群开辟空中通道,创造相对安全的作战环境。因此,巡航导弹可在大规模空袭中较好地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是空袭的首选兵器。这种以巡航导弹发动饱和攻击在先、攻击机群实施空袭在后的战法,将成为今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模式。近期几场大规模空袭作战行动都证明了这一点,美军使用巡航导弹的作战行动几乎都是执行打头阵的重锤,如海湾战争就是由美海军“圣哈辛托”号巡洋舰发射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拉开序幕的,“沙漠之狐”行动和“联盟力量”行动也同样是由舰射和空射巡航导弹打头阵的。

从过去的几次作战来看,美军在首次突袭中的巡航导弹使用力度越来越大,以求一举达成作战目的。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仅凭一次高强度的巡航导弹突击就达成了战争目的,如1993年6月27日,美国为惩罚伊拉克暗杀布什发射了23枚“战斧”巡航导弹,摧毁了伊拉克情报总部大楼;1995年11月,美军发射13枚“战斧”巡航导弹,重创了波黑塞族军队的指挥控制系统,在这些行动中,巡航导弹都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在“沙漠之狐”行动中第一波次就使用167枚巡航导弹,占整个行动所用总数的近1/3。“联盟力量”行动中,据美海军官员称,第一天使用“战斧”巡航导弹近百枚和数量不详的空射巡航导弹,是开战以来使用巡航导弹最多的一次。在这几次作战行动中,大规模的巡航导弹首先突击,都给对方造成了重大损失,为美军整个作战争取了主动,可以看出巡航导弹已被美军视为每战必用的开路先锋和主战“撒手锏”。

(2)攻坚拔点,点“穴”打击。攻坚拔点、点穴打击,是指运用巡航导弹作战隐蔽性能好、攻击精度高的一些特点,对那些隐蔽性强、军事价值大、对战役进程有直接影响的重要目标实施精确点穴打击,摧毁关键目标,推动战役的发展,赢得战役的胜利。在大规模空袭中,除需要对机场、兵营、阵地等大面积的军事目标实施空袭外,还需要对重要建筑目标实施打击,如各类指挥控制中心。这类目标一般设防严密,又位于人口密集地区,打击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准确攻击这些目标,将会造成附近平民大量伤亡,引起世界舆论的谴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巡航导弹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的特点对这类目标进行攻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附带损伤,提高效费比。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由于受到战争目的、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火力突袭方式已由大面积的饱和式攻击和“地毯式”轰炸逐步向精心选定的目标进行“点穴”式攻击发展,如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部队在空袭作战的初期几乎完全使用各类精确制导武器,比例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精确打击必将主导未来的高技术战场,攻坚拔点战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而巡航导弹在精确打击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各国军队为了夺取未来战争的主动权,无不竞相投入巨资研制新一代的巡航导弹,如在中段制导中加进GPS制导系统,在接近目标时使用自动寻的系统进行末端制导,以提高巡航导弹的命中精度。如美军由“鱼叉”反舰巡航导弹发展而来的“斯拉姆”巡航导弹。俄罗斯正在研制的“阿尔法”巡航导弹也配备了自己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接近目标时采用抗干扰的多频雷达自动制导系统直接攻击敌舰。法国的ANF(未来反舰导弹)反舰巡航导弹接近目标时也使用了雷达自动寻的制导,对敌舰进行精确定位和打击。德国KEPD-350“金牛座”空地巡航导弹中段采用GPS制导,以亚音速飞行,接近目标时使用红外成像自动寻的制导,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运用好这一战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科学地选用战斗部。进行火力计划时,要根据所选的目标点以及要点的“穴”的位置、特征和重要程度等,合理选用不同性质的战斗部。例如,对飞机库、指挥中心、桥梁等目标应采用烈性炸药,确保对这些目标的硬摧毁;对通信枢纽、信息传输中心、电站、雷达站等应采用电磁脉冲弹头,以瘫痪其作用。二是要合理选择陆、海、空各种巡航导弹火力单元中最佳攻击位置。拔点、点“穴”要选择最佳方位,才能确保拔与点的效果,因此,在运用这一战法时,必须把所有陆上、海上和空中可进行攻击的位置充分考虑进去,选取最佳位置,实施点“穴”打击。1998年8月20日,美国利用“战斧”巡航导弹分别对阿富汗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地和苏丹的所谓化学武器工厂进行了报复,这个战例最能体现巡航导弹“点穴”式打击的特点。在这次报复行动中,美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准备,不需要出动攻击机群,也不需要攻击机群进行长途奔袭,只从停泊在附近海域的军舰上发射巡航导弹即达成作战目的。整个行动规模小,隐蔽突然,效果也比较好。

这一战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可较好地达成打敌要害,破敌关节点的作战效果,充分发挥有限武器的效能;第二,可实现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作战效果,拔掉对方关键钉子,瘫痪敌方整个作战体系,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多点发射,集火突袭。多点准备、集火突击是指有多个巡航导弹火力单位同时参战,根据作战任务要求,由陆上、海上和空中各巡航火力单位分别进行作战准备;当战机成熟时,对同一重要目标集中优势火力对其进行集火突击。多点准备、集火突击主要担负火力摧毁任务。11

巡航导弹刚开始研制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飞机而设计的,它只能由某一固定类型的作战飞机携带发射,这就大大限制了巡航导弹的使用范围。为了提高巡航导弹的通用性,一种导弹能为多种飞机所携带发射,各国在研制新型巡航导弹时就注重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如美国“斯拉姆-ER”空地巡航导弹就可以由F/A-18C/D “黄蜂”、F/A-18E/F“超黄蜂”和P-3C“猎户座”等海军战机携带发射。英国即将装备的“风暴阴影”空地巡航导弹可由“狂风”攻击机、“鹞”式垂直起降攻击机和EF-2000“台风”战斗机等携载发射。法国的SCALP-EG巡航导弹将装备“幻影”2000和“狂风”等战斗机。巡航导弹除了能够多机共享外,还能够从陆基、海基、空基和潜基发射,以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威力。美国“斯拉姆”巡航导弹可以从空中和舰艇等作战平台上发射。俄罗斯“宝石”巡航导弹在舰艇、潜艇、飞机和陆地上都可以发射。法国计划21世纪初期部署的ANF反舰巡航导弹可以从空中和潜艇等作战平台发射。

采用多点准备、集火突击的战法,关键是做好多点准备。如何做好集火突击前的多点准备工作,一要选准“两点一线”,即所要打击的目标点,所使用的巡航导弹基本火力点和巡航导弹飞行航线。二要把好三道关。其一是计划关,主要是火力计划和目标毁伤方案;其二是时限关,主要明确各巡航火力单元作战准备工作完成时限;其三是突防关,主要是科学选择巡航导弹攻击的飞行航线,有效避开对方拦截火力。

多点准备,符合现代非线式作战理论和现代高技术战争战场环境的客观要求。首先,它有利于导弹部队自身生存。采用多点准备,目标相对较小,可分散对方的注意力,隐蔽己方企图,不被对方发现。其次,容易达成突然猛烈突击的效果,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第三,能较好地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复杂多变的战场。另外,多点准备、集火突击,在突击任务的组织上,必须在各巡航导弹火力单元之间搞好协同,这也就要求在战争中做到,联合作战司令部与各巡航导弹火力单元间的通信畅通无阻。

(4)精确定位,精确评估。巡航导弹精确打击首先依赖于对预定目标的精确定位。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通过先进的情报侦察系统,对战区各类目标实施多层次、多领域、多手段的全面侦察和精确定位。战前,北约利用各种侦察手段,包括以“调查人员”身份对重要目标精确定位,对南联盟的目标资料进行了详尽准备。北约空天侦测力量的联合作战,提高了远程精确打击的整体效能。北约此次对南联盟空袭动用的航天力量之多、空天一本化作战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美军至少使用了3颗KH-11可见光与红外侦察卫星和2颗“曲棍球”全天候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对南联盟境内的重要目标实施不间断侦察,每天可提供60至80份目标图片资料。随后,再由国家图像与地图测绘署对卫星图片进行处理分析,测定目标位置及评估袭击效果,为战役指挥员及飞行员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资料,从而提高了空袭行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24颗导航定位卫星组成的GPS星座,在空中打击和发射巡航导弹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全部装备了GPS制导设备,命中率大为提高。在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被击落后不到1分钟,飞行员就是借助随身携带的配有GPS接收机的无线电话,使营救人员马上知道了其所在位置而获救。美国GPS可自动显示出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根据测算,定位精度每提高一倍,相当于增加3枚弹药,增加了7倍当量;定位精度提高2倍,相当于增加8枚弹药,增加了26倍当量。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施里佛空军基地的美空军航天作战指挥中心,通过美国军用互联网,把GPS信息传送到位于意大利维琴察的北约联合空中作战中心,再由美军航天司令部的指挥控制人员解算出对某一目标实施突击时应由哪一颗卫星于何时提供制导的方案,以此确定空袭飞机最佳攻击目标、时间和航线。

在空中,北约投入E-8C“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机”、U-2S战略侦察机、RC-135电子侦察机等80余架和大量的无人侦察机,为海、空军的空中打击提供近实时的情报,配合使用EC-130E电子战飞机引导突击南联盟军队的地面机动目标;并使用E-2C和E-3C预警机担任空中预警,监视南联盟军队的一举一动。在地面,美军在南联盟作战目标区域内空投了大量的地面传感器,并渗透特种部队和经美军训练的阿尔巴尼亚族特工人员,用卫星天线和便携式电话传送情报,或直接引导攻击目标。

巡航导弹在每次空袭结束后都要进行毁伤评估,其目的是及时修正巡航导弹的有关数据,为巡航导弹再次突击做准备。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空袭南联盟时就采用了这一做法。北约在使用各种侦察卫星和有人驾驶侦察机的同时,增派性能先进的“捕食者”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并投放无人看守的地面传感器等各种信息探测手段,对空袭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另外,北约还派遣间谍人员秘密潜入南联盟境内,实地观察目标被毁情况,然后把信息传给毁伤评估机构。

巡航导弹的未来之路

现代巡航导弹与50年代研制的巡航导弹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隐蔽和机动发射;命中精度高,可打击导弹发射井一类的坚固目标,提高了毁伤目标的效能;导弹的雷达波有效反射面小,可在低空机动飞行,对方不易发现和拦截,提高了突防能力;既能在地面、空中发射,也能在水面、水下发射,攻击活动的和固定的各种点目标和面目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多用途进攻性武器。

一、核威慑中的巡航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