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他找到一位禅师为他开脱。
禅师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禅师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
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禅师说到:“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那人突然顿悟。
助人不求回报是最大的回报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在遇到棘手的难题时,有人主动帮助你,使问题迎刃而解;当你感到苦恼时,有人来安慰开导你,使你顿开茅塞,豁然开朗。当你得到这种精神方面的安慰或鼓励时,一种感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这样一来,你和对方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就加深了。这种情形最常见于朋友之间。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助,当对方有困难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会使对方倍感温暖;而有时候恰如其分地请求对方帮助,也会加深朋友之间的友情。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情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选择朋友也有各自的标准和条件。人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友情,离不开互助,离不开关心,离不开支持。在朋友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如果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对方渡过难关,战胜困难,要比赠送名贵礼品有用的多,也牢靠得多。既为朋友,就意味着相互承担着排忧解难、欢乐与共的义务,只有这样,友谊才能持久长存。
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旅途中他们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一个人走到帐篷外,一言不语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之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他的朋友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他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朋友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沟通对象,在人与人之间,它的影响力最强。然而,朋友不是偶然遇见的,而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心灵上的沟通,朋友关系虽然没有血缘的成分,但由于它的真诚和正直的特质而显得更加珍贵。有人说朋友是温暖的源泉,那么如何保持和发展朋友之间的这种沟通关系,便也成了我们能否获得幸福的条件了。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我们也许会因这些摩擦而分开。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们总会看到过去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乐土,当我们心情沮丧的时候,当我们灰心失望的时候,请珍惜朋友真挚的友情,友谊如同空气如水,不要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可贵。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胸襟,因为爱是我们心头最值得纪念也最值得珍藏的回忆。将爱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阳光,而恨则不过是心头的一阵风,吹过就烟消云散了,并不值得记住。朋友间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我们的真心帮助,就会发现这世上我们有很多真心的朋友。那种对别人的困难麻木不仁漠然视之的态度,那种小气、吝啬、一毛不拔的人,是难以给人留下好印象,也是难以有好人缘的。
帮助他人是获得友情、改善人际关系的好途径,倾听一下别人的诉说,在别人困难时帮一把,这些事都会令人觉得你富有同情心,值得相交。我们要树立助人的意识和习惯,有些人由于高度的自我关注,长期处于与他人隔绝封闭的状态,便容易对他人的需要漠然视之,助人之举也就很难发出了。在某些时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并不是说你帮助了谁,就一定要像投资商那样从谁那里索取回应得的帮助;而是说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乐于帮助他,而且帮助别人的时候越多,受到别人帮助的机会也就越多,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于是在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也是在提高自己。当我们帮助别人解除心灵痛苦,自己的心胸也会越来越豁达,我们帮助别人解决生活困难,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感悟
帮助他人会让我们自己和别人一起得到快乐。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想到是否会得到回报,助人应该是一种自愿和非常纯粹的行为。我们帮助了别人,心里得到的快乐其实就是最大的回报。
佛心故事
小和尚喂猫
一天午后下起了大雨,门口传来小猫阵阵的叫声,小和尚随着声音往门外瞧,一只被雨淋湿的小猫,在门边望着他。小猫“喵喵”地冲他叫。“你一定是肚子饿了吧!”说完,小和尚便转身回到屋子里。不久,小和尚端了一碗粥出来,将碗放在小猫身前,对着小猫说:“小猫咪,这碗粥给你吃吧!”小猫开始低头吃粥,小和尚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小猫很快就吃完了粥。这时,小和尚看小猫可爱,伸手想抱起它,小猫却一溜烟地跑掉了。小和尚一脸惊愕地呆愣在原地。
此时,老和尚正好走到门口,看到小和尚这样的表情,问:“你怎么啦?”
“师父!我刚刚喂小猫吃粥,可是他吃完之后,却不理我。”
老和尚说:“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我们一生接受了别人给予我们多少因缘,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一些因缘;而真正的给是不求他人回报的,就如金刚经所说的‘无相布施’,那才是最高的境界!你刚刚已经做了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啊!”
“嗯,我知道了,下次再看到猫咪,我还是会很高兴地给他吃东西的。”
“是啊!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别人‘给’我们,我们再给别人,才能让善因善缘广为流传、让万物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啊!”
留三分余地与人
在生活中,大凡下厨房的人都懂得,做菜时先要少放盐,因为味淡还有补救,味咸却难以“妙手回春”。掌握雕像艺术,难在人物面部的塑造。雕刻技法中有一个原则,眼睛要先刻得小一点,鼻子要先刻得大一点。眼睛小了,可以刻大,鼻子在了,可以刻小。这都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时,留有修饰的余地。
待人处世也需要留有余地。客家谚语说得好:“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留有余地,是进退自如,是收放从容,是处世的艺术,是人生的哲学。
留有余地是一种美德。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七次生擒孟获,最后却又放了他回去。有人会问说,他傻不傻,抓一个人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放虎归山”!当然不傻,诸葛亮不仅给自己留下了余地,也给了孟获一条退路。深谙用人之道的孔明知道,要想让一个人才心甘情愿地为国效力,就要让他心悦诚服地降伏。果然,在最后一次擒住了孟获后,他终于甘心归降认输,诸葛亮也留下了一段传世的佳话。
留有余地是一种心态。佛家有句话说:“心善如水。”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往往能替别人考虑许多,因此也时常为他人留有余地,也许他会因为这样而失去些名利或财物,但与此同时,他却获得了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方的感恩。
留有余地也是幸福的另一种表现。很多时候,太过理智反而不是一件好事。生存于这个世界,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人生的价值,美丽的容貌和巨大的财富,还有更重要的朋友、家人和爱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过于理智地去处理他身边的事,纵使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但他又失去了什么呢?后者的价值显然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试着用感性一点的想法来对待身边的问题,这不会让你损失掉什么,相反,你甚至有可能会收获一份巨大的幸福。
人生—世,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冷静判断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
一位记者接受了一项采访任务。这件采访工作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上司想详细地向他介绍一下,可他却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包您满意。”三天后,没有听到任何动静,上司问他采访进展得怎么样?他才不得不说:“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上司也知道这个采访不会很轻松,但对他当时轻易地拍胸脯表态却大有反感。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料它的发展态势,有的也不了解事情的发生背景,切不可轻易地下断言,不留余地,使自己一点回旋都没有。
一位人与同事之间有了点摩擦,很不愉快,便对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这话说完还不到两个月,这位同事成了他的上司,这个人因讲过过重的话很尴尬,只好辞职,另谋他就。
因把话讲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到处可见。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一样,再也滴不进一滴水,否则就会溢出来。也像把气球打满了气,再充就要爆炸了。
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种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使不会爆炸。
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名人面对记者采访时偏爱用一些模糊语言,如:可能、尽量、或许……他们之所以运用这些字眼,就是想为自己留有余地。否则一下把话说死了,如果结果是事与愿违,那是很难堪的。
那么,做人做事怎么样才能留有余地呢?
做人方面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除非有杀父夺妻之仇。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如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二是对人不要过早地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人的一辈子很长,变化也很多,也不要一下子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个人能力高强”的话语。
在做事方面,不要轻易打保证。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的字眼。这是为万一自己做不到留后路,而这样回答事实上又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审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使事没有做好,也不会怪罪你。
总之,说话办事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要使自己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以便日后更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同时也给别人留有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这样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有好处。
有首名为《留三分余地》的诗词值得我们经常看看: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得宠不必恃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后路与己;气势不必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厚道与己;富贵不必享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福泽与己;凡事不可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余德与己……
感悟
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留有余地,就不会把事情做绝,就可以从容转身;不留余地,好比棋的僵局,即使没有输,也无法再走下去了。
佛陀格言
学佛要用心,并且要坚持。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凡事用心必有收获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
慧能倾身仔细一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你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刚才那个人朗读的部分,为他作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将熄,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能看见生命的曙光了。
接着,那个人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慧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
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感觉到十分吃惊,说道:“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骑马的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在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
那个人终于有所领悟。
有句话说得好:“做事用身,可得线针;做事用脑,偶尔得宝;做事用心,处处黄金。”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心。用心做事就是全身心地投入,甚至能达到痴迷、忘我的境界;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就是竭尽全力地想方设法把事情做扎实、做彻底、做精致。一个人因为用心做事,所以事事主动;因为用心做事,所以工作乐观;因为用心做事,所以态度积极;因为用心做事,所以必有收获。
感悟
我们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文字的表述,文字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重要的是靠心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要知道,聪明从知识的累积而得,智慧从内心深刻地体悟而得。做学问是如此,做事如此,学佛也是如此。
佛心故事
一理通而百事通
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要想改变命运,先要改变心态
兔子是世界上最温驯的动物了,它只吃青草,谁也不伤害。可是,它却被很多动物伤害:狐狸、狼、老虎……它这太不公平了!有一天,兔子就向佛诉苦,它不想再做兔子了,希望佛改变一下它的命运。
佛很仁慈,马上就答应了兔子的要求:“好吧,你想变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