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的一天,美国医学家克拉克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做研究,身旁桌子上放着一种特殊的氟碳化合物液体。不知道从哪里跑出一只实验用的小白鼠,一下子掉进盛有氟碳化合物的容器里。小白鼠浑身上下湿淋淋的,在溶液里顽强挣扎着。克拉克博士非常喜欢小动物,看见这种情况便将它捞了出来。小白鼠被解放后,在克拉克面前从容地抖抖毛,一溜烟跑掉了。克拉克想到,小白鼠在氟碳化合物溶液里,不仅没有被淹死,反而更加精力旺盛。他忽然悟出,该不是氟碳化合物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吧?于是,他特意弄来一只小白鼠,将它放在盛有氟碳化合物的容器里,注意观察发生的一切。小白鼠在溶液中游动,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小时过去了。几个小时之后,小白鼠仍然精神抖擞,奋力往外爬。克拉克开始对氟碳化合物进行研究。他发现这种溶液具有相当强的含氧能力,以至超过血液的两倍。后来,另外一位科学家将氟碳化合物溶液代替血液,输进小白鼠身体内,结果小白鼠仍活了一段时间才死去。
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终于研制出类似血液的人造血,并且用于救治病人和伤员。
血液中红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携带氧气的能力,如果能合成血红蛋白,人造血液的难题就迎刃而解。现在,人造血液虽然只是一种代用品,效果还不够理想,但是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发展潜力。人造血液与人体中流动的鲜红色血液相比,具有高气溶性,在血管内可起到携带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它不受血型的限制,可用于各种血型的人,输血后不会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特别是在抢救情况下,可以不查血型,不做交叉配血试验而马上使用,对大规模的现场急救更是简便、快速。人造血容易保存,不必像献血者的鲜血那样储存在4~6℃的冰箱内,而且可保存数年之久。此外,它不会发生交叉感染,通常输血如果检查不严,会将一些细菌、病毒带入受血者体内,发生交叉感染,而人造血液是工业生产制造的,不会有细菌或病毒的混入。因此,人造血液在未来将大有用武之地。
知识链接:让生命之树长青
维生素,又称维他命,顾名思义,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和动物缺了它就不能正常生长,并会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察觉到某些疾病与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有关。中国早在公元前2600年时,就已经知道脚气病是由于经常只吃一种食物所致。现在我们当然知道那是因为缺少维生素B。同样,缺少维生素C则会引起嘴唇开裂、容易出鼻血等症状。
而世界上第一个把维生素作为一门学说提出来的是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1912年,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单调食用高度精制饲料的动物,其生长速度要比吃复合饲料的动物慢。他分析其中原因,发现在酵母汁、肉汁中都含有动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及水同等重要,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他将此类微量物质命名为维他命,又称维生素。从此,人类解开了因缺少这一微量物质而引起的特异疾病之谜,并为这些病的治疗找到了一条正确途径。由于这一重要发现,他与荷兰细菌学家、在米糠中发现维生素的艾克曼分享了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霍普金斯和艾克曼等人的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吸引了许多科学家醉心于维生素的研究,形成了一种世界性趋势,使得对维生素的研究在数十年内获得重大突破。1915年,戴维斯指出,维生素可以分为两类,即脂溶性和水溶性的。1922年,科路曼从脂溶性维生素中分离出维生素A和D;同年发现了维生素E。1928~1932年间,人们确切知道坏血病是由于严重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并提炼出了维生素C。1933年发现了维生素B2。同年合成了维生素A。1936年合成了维生素B1。1948年发现了维生素B12。
此后,又发现了多种维生素。同时各种合成的维生素也相继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维生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到1960年,科学家逐渐弄清了维生素对机体复杂功能的深刻作用。这些研究不仅基本解决了维生素缺乏症的防治问题,而且使得人类对机体代谢的研究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