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上海解放不久,一天,时年32岁的曾联松看到新政协筹备会在报上刊登的一则征求国旗方案的启事,欣喜不已,便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构思,设计了五星红旗的方案。
一个月之内,全国应征的国旗图案多达3012幅,最后选定38幅,曾联松的五星红旗方案编号为32。
当时多数人都比较倾向于另一方案。在那个方案中,红色旗面的1/3处,加黄色长条,象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而五角星位于黄色长条的上方。五星红旗的方案已被否定。最后,田汉等人力主32号方案,认为还是五星方案好。而黄条方案有把中国分成南北之嫌,如果这个方案确定,以后肯定还要修改的。
在民主的气氛中,******从善如流。交全体政协委员审定时,他拿出五星红旗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我国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最后,经过投票,才选定了五星红旗的方案。
在设计中,曾联松首先考虑到以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象征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每颗小星的角尖对准大星的中心点,以表示围绕中心而团结。在原来的方案中,大星中还有镰刀斧头,后作了修改。其实,曾联松并不是一位专业设计工作者。长期以来,他兢兢业业地在合作社企业界工作,早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曾就读于中央大学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