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泰戈尔
27882600000026

第26章 谱写爱国歌曲

民族英雄

有勇气在自己生活中尝试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正是那些使社会臻于伟大的人!——泰戈尔

20世纪初,印度和英国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印度民族独立意识逐渐觉醒,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也已走向成熟。

当时,担任印度总督的寇松勋爵是一个狂妄顽固的殖民主义分子。他在任英国驻印度殖民属国总督的期间,丝毫不顾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肆意采取一系列严厉举措来加强对印度国家和人民的压制与欺诈,不遗余力地推行殖民主义的剥削政策。

在寇松勋爵任职期间的最后一年,即1905年,他竟然一手遮天地颁布了全孟加拉分治的法律。

原来的孟加拉邦囊括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3个邦,有人口7800万,其中约有4100万是孟加拉人。而在这些孟加拉人中,一半信仰印度教,另一半则信仰******教。他们中的******教徒大多居住于东孟加拉,而印度教徒则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

可现在,英国驻印度的殖民政府却有意将东孟加拉加上阿萨姆邦划分成为东孟加拉与阿萨姆邦,让其余部分仍保持原称孟加拉邦。这样一来,新成立的一帮中有2/3为******教徒。

同时,重新划分的孟加拉邦中的孟加拉人比以往严重下降,还不足1/3。英国殖民当局宣告孟加拉分治的新法律的目的,就在于分裂孟加拉民族,煽动宗教仇恨,从而造成民族分裂,削弱印度民族解放的战斗力量。

险恶的寇松勋爵颁布的这一分治法律,立即引起印度举国上下的愤怒与强烈的反对。

1905年10月16日这一天,即分治决议生效的那天,定名为志哀日。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清晨,在加尔各答街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的大游行、大示威爆发了。

情绪激昂的人民高声呼喊着爱国口号,大声齐唱着爱国的歌曲,毫无惧色地向恒河之畔挺进。为着配合这场大游行,加尔各答全城的市民们也同心协力,商店一致歇业,居民们也不生烟火。

面对祖国的和平团结受到严重威胁的这一情势,泰戈尔当仁不让地加入到了保卫祖国利益的大军中。

泰戈尔并不是天性激烈的政治活动家,他不喜欢过于极端的言行。他毕生在社会生活里所追寻的基本宗旨,正如同他在创作事业中所追寻的美学理想一样,是宁静与和平。

也正因为如此,直至自治运动风起云涌之前,泰戈尔在政治上还只是采取和恪守着一种有节制的态度,他和一些政治运动的领袖存在一些分歧。

泰戈尔有时在集会中演讲,并且会撰写文章以抗议英国对本民族和国家的压制与污蔑,想方设法地去维护印度的民族自尊心,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政治运动的积极的参与者。

这是因为当时印度全国的政治活动尚缺乏民族意识,而且他还觉得,那些政治运动的领袖们对自己国家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与现实处境仍没有足够的了解。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领导者也只是热衷于政治上的你争我夺,而对祖国的发展事业非常冷漠。不过,在诗人那洋溢着热烈情感的心胸里,爱国的热望与激情却始终汹涌澎湃,从未消退半分。

泰戈尔以他比常人更细腻的情感,更炽热的情怀,盼望着祖国母亲的独立与富强。他永远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爱国者。

因此,当自治运动举国上下都行动起来,证明了全印度的民族意识已不再沉睡的时候,泰戈尔也以满腔赤子之情,自觉地投身于这一运动之中,并且成为自治运动的先锋战士。

诗人在许多公开集会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热情洋溢的演说,并组织规模巨大的反对分裂祖国的游行示威。此外,他还展示了他的音乐家的天赋,写下了大量令人难以忘怀的歌曲。

经泰戈尔之手谱写的这些爱国乐曲,在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的队列中被广泛传唱,并迅速传遍了整个孟加拉。

因此,人们特别喜爱泰戈尔的歌曲,因为其中有着可以给他们以鼓励、赋予他们以热情的感人篇章,并且真正倾诉出了他们自己的感情。在泰戈尔写作的歌曲中,由于他认为在爱国的同时不应当排外,因此他在歌词中并没有直接地批驳殖民主义的罪恶。

当时,有些学生仅仅是因为演唱了爱国歌曲,就被所就读的学院扫地出门。泰戈尔认为不能让这些爱国学子的学业被无理中断。为了组织他们继续完成学业,他和其他一些教育专家们共同制订了一项有关民族教育的计划,并特意为此项计划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即国民教育协会。

泰戈尔在这个国民教育协会的历次集会上连续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文学理论的讲演,题目分别有《美与文学》、《美感》、《世界文学》和《文学创作》等。这些讲稿后来以《文学论》为名成书,并于190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