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廷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一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汩汩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人了清泉’注人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一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立意深刻,论证到位,李白、纳兰容若、萧红等事例使议论充实有力。句式整齐而有文采,排比、整句、对句的使用,亦使本文增色不少。行文自然流畅,字里行间引
人深思。
满分作文4
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北京考生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时间的巨轮隆隆碾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
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碾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井,办了学,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赢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
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一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间成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繁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涨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
点评
本文采用第二人称,写得亲切自然。作者将“你”的名字省去,而“你”是谁’读者却可一目了然,这种写作手法十分巧妙。若干个“你”组成的论据颇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特点。全文语言出彩,引用、设问、排比、对句,整散结合,语言功底较深。
满分作文5
无声的经典
北京考生
你是否读过这样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唐诗中的经典名句。亦如诗句本身’经典的东西就像细雨湿衣’好似闲花落地’在一片宁谧中打动人心’拨动心弦!在这个“速食”文化,“快餐”文化当道的聒噪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应该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韩国的言情小说’颓废的网络文学’千篇一律的校园散文,令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志怪’它们林林总总地占据着书店的各个角落。人们争抢着去买、去读,紧紧跟随着潮流的脚步。然而在这片虚华的背后呢?却是掩饰不住的空洞和空泛。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时下的潮流彰显美丽,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守住一份永恒。经典的画作没有漫画那般唯美绚丽,却在朴实的画面中启迪人们思考;经典的画作,没有照片那般真实精致’却在宁静中给人别样的享受。
它们静静地悬挂在美术馆墙壁上的玻璃罩内,等待着与你的目光相遇。拉斐尔的《吻》是爱情的献礼;波提切利的《圣母》是亲情的温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心灵的洗礼……经典,不需要潮流作衬,它们无声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拥有永恒的力量。
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在意的脚边。被阳光晒成褪色却始终青涩的粉红’重拾起进,生命温暖如昔。于是我们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
点评
本文精选了一个小切入点无声的经典,令人拍案叫绝。“学习经典,研读名着”是时下较为热门的话题,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可谓有心人。全文内容充实丰满,众多作家的作品,经过作者的组织,易于打动阅卷老师。文章多处运用了排比、比喻,文采斐然。
满分作文6
天道无言
北京考生
大海油涌,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日出日落,纵然仰望苍穹!高声呼啸,万籁星辰,夫子云:天何言哉?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
也许东坡读懂了。
于是’天地间突兀出这样的身影’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用心做着自己的烹调。与己乐,与民乐,与山水乐。顾盼间,感悟于天地,颂明月诗,歌窈窕章,何其自由无碍!
所以,开始懂得了东坡,懂得了那远离喧哗的恬淡,甚至进而感知“闲花落地听无声”,多么潇洒,何等无求……
东来抒啸’采菊而见南山’陶渊明不也如此;还有那梅妻鹤子之主’采药童子之师;难道不都是超然物外的达者吗?
漫漫红尘外,飘飘天地间,隐者无求,遁乎山水之中,自悟一种清凉,自守一份安逸。
这或许就是昔人爱惜文字,却总爱赞颂隐士的原因吧!可是,终止于一个隐士,真正就像那闲花了吗?又真正领悟了大自然无言的真谛吗?
贤者爱出世,却不知怀出世之心人世。
千百年前,孔圣人不够旷达吗?然而,他不结束生命于山林,而羽化于三千弟子之间。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闲花,无声而落,落在现实的泥土里,再化香泥,以滋养万代。如今,顶礼于他高大的身影前,他智慧的眉宇,不就是天道无言之气吗?这便是自然之道,他不是执着讨好什么,也无需刻意回避什么,他是安然不动,照观宇宙的沉稳无息。
佛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胸怀空空,却留有万花出香。难怪老庄不知是蝶化人,还是人化蝶,笑对万物,原来,他已经与万类和合,体悟了天地本无所有,却又含蕴一切的物我真相。
难怪他的妻子去世,老庄鼓盆而歌。那不正是高唱闲花无声落地,回归自然的圣歌吗?
细雨湿衣不见’闲花落地无声,来自于自然,归于自然。
人也应该与自然相映,花开时,烂漫春天,留香百世;花落时,无声无息,安详长眠。这不就是自然,是天道,是至高的真理吗?
人来与万物共生,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归于自然。天道无言,人道亦无所求。不求一切,更不求逃避一切。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与日月合光,与天地同德!
点评
本文语言功底颇为深厚准确、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极为出彩。全文议论自然,梶梶动听,却深刻而有力。各种文化知识,作者信手拈来,于细微处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知识积累,使人敬佩。
高考回放
命题作文:“有句话常挂在嘴边”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考场满分作文及点评
满分作文1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天津考生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即对自己严格要求,日省吾身,见贤则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孔夫子曾教导弟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此意。
对做学问者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知此理。
古时学者悬梁剌股’囊荧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故后有“书圣”美誉。其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决心意志着实令人敬佩。也正因为这种精神,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国之才。
对修养自身者而言,严于律己更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朱熹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法家荀况同样也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可见反躬自省,严于律己对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以此看来,严于律己可达到不断完善自己,以至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宽以待人”即宽容地对待别人,多发掘欣赏别人的优点。只有如此,才能发字内心地热爱民众,即儒家所提倡的“仁”,和墨家所阐释的“兼爱”。
孔子将“恕”归结为儒家要义之一,劝说人们原谅他人的过错,包容他人的缺点。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人,今天抱怨这个人太小气,明天又说那个人目中无人,以至于弄得人际关系紧张。因为他不懂得宽恕别人,看人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当然就无人可人其眼。
试问天下又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吗?经常义正词严地指责别人难道就能说明你身上缺点很少?恐怕事实恰好相反。
进一步来说,如果一个人经常欣赏别人的优点,那么在他眼里则天下无一人不可爱,又哪会心生怨恨呢?东坡流放岭南之时,曾与化外人比邻而居。但他看不到他们的粗鲁,而只看到他们的豪放和不拘小节;看不到他们的不知礼仪,而只看到他们的自然率真。故虽生活艰苦而能得邻里多方援助,结交到不少好友。所以懂得欣赏别人的人总是乐观愉快,兼怀仁爱之心。
“宽以待人”是最好的为人处世之道,它令人旷达无忧。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言治学修身,一言善处人际,人生三昧尽在其中。如此金玉良言不止应常挂于嘴边,更应反复思量,定能从中获益良多。
点评
本文中心明确,紧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来展开议论。文中分别对“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做出解释,在阐述为什么要“严于律己”时,从做学问、修养两方面进行分析;在阐述为什么要“宽以待人”时,从孔子的“恕”引发自己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较为深刻。全文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论述充分。
满分作文2
有句话常挂嘴边
天津考生
“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这是有些人在生活不顺、事业受挫、人际关系紧张、意外遭受打击等等不如意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我怎么这么倒霉呢”,言外之意很丰富:一,我本不应该有这些不如意,但却偏偏让我赶上了,倒霉!二,别人遇到这些事往往会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而我却屋漏偏逢连阴雨,霉上加霉!于是捶胸顿足、呼天抢地、怨天尤人,好像自己是天底下第一大窦娥似的。
生活中,谁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月有阴晴圆缺”,工作上出了点儿差错,家庭上荡几个漩涡,闯红灯被扣分罚款,逛商场买到了伪劣产品,走在大街上被无赖纠缠,到机关办事被抢白勒索,等等。事儿发生了,吐一吐苦水,抱怨两三声,对着苍天高喊“我怎么那么倒霉呢”,舒缓一下内心的紧张,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但若沉湎于“我怎么那么倒霉呢”的漩涡中不能自拔,我认为是一种很危险的情绪:轻者,情绪处于一种非常态的场中,没心思工作,没精神享受生活,这会影响自己的生命质量,还会影响自己的家庭、朋友、同事;重者,任这种失衡的情绪繁衍、泛滥,可能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无名的敌意,冲动之下还可能做出不理智的事,危害他人,也害自己。所以,我要奉劝这些人:喊“我怎么这么倒霉呢”一定要适可而止,该刹车时必须刹车。
心理平静下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工作出差错是谁的责任?如果是别人的原因,想一想是有意还是无心之失?如果是自己的原因,想一想该怎么补救。闯红灯被扣分罚款,是不是理所应当?买了伪劣产品,应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被无赖纠缠,应该怎么与之斗智斗勇?遭“衙役”冷眼,要想想该如何挺直“主人”的腰板……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争取;少一些牢骚,多一些阳光笑脸,那样的话,挂在嘴边的将不再是“我怎么这么倒霉呢”,而是“我怎么这么勇敢、大度、幸运呢”。
换一种思维,就应了那句常被某些人挂在嘴边的广告词:“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点评
面对“生活不顺、事业受挫,人际关系紧张、意外遭遇打击等等不如意”,有人抱怨,有人勇敢面对,你会怎么办?本文给了我们答案。作者选取了一句我们经常能听见的比较消极的话“我怎么这么倒霉呢”为写作对象,与众不同,很有新意,具有创新意识。全文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论说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