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文天祥集
27931300000070

第70章 《集杜诗》自序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的诗,以其“善陈时事,律切精深”(《唐书·杜甫传赞》)而被后人称为诗史。文天祥本人在德祐以后所作诗歌,无一不指陈时事,继承了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文天祥熟读杜诗,他的诗中或化用杜甫诗句,或直接挪用杜诗现成语句,比比皆是,随手拈来。其《纪年录·辛巳》载:“集杜甫五言句,为绝句二百首,且为之叙。”在序言中,作者说自己对杜诗的娴熟,主要原因在于他与杜甫经历的相似及忠君爱国情感的相通。这篇序言是了解文天祥诗歌理论的重要资料。

余坐幽燕狱中〔1〕,无所为,诵杜诗,稍习诸所感兴〔2〕,因其五言,集为绝句。久之,得二百首。

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3〕,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乃知子美非能自为诗,诗句自是人情性中语〔4〕,烦子美道耳。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5〕?昔人评杜诗为诗史,盖其以咏歌之辞,寓纪载之实,而抑扬褒贬之意,粲然于其中〔6〕,虽谓之史可也。予所集杜诗,自余颠沛以来〔7〕,世变人事,概见于此矣〔8〕,是非有意于为诗者也〔9〕。后之良史,尚庶几有考焉〔10〕。岁上章执徐,月祝犁单阏,日上章协洽〔11〕,文天祥履善甫叙〔12〕。

是编作于前年〔13〕,不自意流落馀生〔14〕,至今不得死也。斯文固存〔15〕,天将谁属?呜呼!非千载心,不足以语此。壬午正月元日〔16〕,文天祥书。

注释;

〔1〕幽燕:指元都燕京。

〔2〕稍习诸所感兴:对杜甫诗歌的感慨兴会有了一定的掌握。感兴:感慨兴会。

〔3〕日玩之不置:每天欣赏玩味,爱不释手。玩:玩味,欣赏。置:弃置。

〔4〕诗句自是人情性中语:诗句是有感而发的结果,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5〕非情性同哉:意思是作者与杜甫有着相似的经历,因而才会有相同的感慨兴会。

〔6〕粲然:清楚明白。

〔7〕自余颠沛以来:指自作者入京做官以来。

〔8〕概:差不多,全部。

〔9〕是非有意于为诗者也:这并不是出于为了写诗而写诗。言下之意是出于有感而发。

〔10〕庶几:或许,差不多。

〔11〕岁上章执徐:即庚辰年。月祝犁单阏:己卯月。日上章协洽:庚未日。

〔12〕文天祥履善甫叙:文天祥一字履善。

〔13〕前年:即庚辰年(1280)。

〔14〕不自意:自己没想到。

〔15〕斯文:指这篇序言。

〔16〕壬午:壬午年(1282)。

除《集杜诗》二百首外,文天祥又集杜诗为《胡笳十八拍》;《六歌》也是完全套用杜甫《同谷七歌》而来。另外,文天祥五七言古诗的结构章法也多胎息于老杜。这些都说明了作者于杜诗之精熟。在这篇序言里,作者从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出发,探讨了这一文学现象及其深层原因,丰富了诗歌审美理论。作者对杜甫“诗史”含义的概括尤为精当,是对杜诗批评与欣赏的一种理论贡献。文天祥认为,杜诗之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史”,就在于“以咏歌之辞,寓纪载之实,而抑扬褒贬之意,粲然于其中”。作者自己集杜诗“是非有意于为诗”,而是一种需要,是为了记录自己自颠沛以来所经历的世变人事,目的是为了“后之良史,尚庶几有考焉”。重要的是,文天祥认为杜甫诗句之所以能为我所用,就在于他与杜甫有着同样的感受而发为同样的歌吟。“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这正揭示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即无论在杜甫还是在作者自己,“诗史”不是诗人凭空而来,相反,是诗人有感而发的结果。“子美非能自为诗”、“是非有意于为诗”两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