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斯是美国新泽西州皮特曼一所大学的地理学教授,教海洋地理学近30年。他最感兴趣的是天体导航。
克里姆斯年轻时当过水手,曾亲眼见过不少遇难者因迷失航向而葬身鱼腹。他在研究航海史时发现,古代的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北海海盗远洋航行时,并没有导航仪器,只根据天象或海面的迹象来判断航向,可惜这些经验有不少失传了。克里姆斯潜心研究这些资料之后,得出结论:不用导航仪器完全有可能估计出船舶在海面上的位置,正确地判断航向。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带任何导航仪器,进行一次环球航行探险,以证明他研究的成果是正确的。
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一些朋友,有的佩服他的勇气,有的说他找死,没有必要。但一些海员却非常支持他,觉得很有价值:尽管航海仪器发展很快,有了卫星定位导航,也有无线电导航,但在特殊遇难情况下,这些科学仪器毁于一旦时,原始的天体导航对海上遇难的人们,也是一种求生存的本领。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开始了行动,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短途的海上航行。曾8次横渡大西洋,其中有3次没有使用导航仪器。他专门到加拿大购买一艘长10.8米、宽3.4米的钢壳游艇,装有柴油发动机,配了一套可依风向而自动调节的帆具。船的造型也别致,船舷到船底的曲线近似半圆形。这样,船不仅经得起风浪的撞击,而且不易翻转。克里姆斯教授把此船命名为“球星”号。
一切准备就绪,他又请来两位有航海经验的朋友一起作环球航行。
起点选择在南非的开普敦,计划先向澳大利亚行驶,继而向东绕过南天体导航设备美洲的合恩角再回到开普敦,全部航程为3万千米。
克里姆斯的妻子坚持要丈夫带好各种航海仪器,以备危险时使用,否则不让丈夫进行这次冒险。克里姆斯无奈,只好把一些导航仪器搬上了“球星”号。
大学的同行教授们,还要求在“球星”号上装一架设有接收设备的自动发射机,能每隔一段时间自动地定向发射信号,信号经卫星转播后,能被美国史密斯学院的研究人员接收。他们根据信号可以得知“球星”号航行的确切路线,以及“球星”号所处海域的海况。这样,他们还可以进行比较,观察实际路线与计划的路线误差的大小。万一“球星”号遇难,也可以及时营救。
1983年5月29日,克里姆斯开始了这次特殊的环球航行。刚出发就遇到从南极刮来的寒风,风很大,每小时达112千米。小艇在9米高的巨浪中颠簸前进。更糟的是雨雪交加,使克里姆斯无法根据天象来判断方向,大海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克里姆斯感觉到,船实际位置与他原先计划的航线相差几百千米。当天气转晴后,克里姆斯进行了纠正,使“球星”号朝正确方向行驶。
从开普敦到澳大利亚有8700千米,“球星”号航行77天,其中一半时间是在跟风浪搏斗中度过的。
在驶近澳大利亚时,又遇到狂风,“球星”号失去控制,多次被巨浪吞没。
后来“球星”号又撞到岩壁,船身出现裂缝。克里姆斯只好在奥尔巴尼稍事休整,对船进行修复,再继续航行。
当“球星”号再次东航时,一位伙伴忽然得了重病,他们不得不在悉尼港再次停泊。但克里姆斯明白,时间不能再等了,因为下一个目标——合恩角附近海面是世界著名的危险地带。那里风大浪高,经常乌云密布,必须在12月中旬赶到那里,才可能避免最恶劣天气。克里姆斯把病人留下,重新请了一位老水手,在新西兰北端一个港口补足给养,朝南美洲的合恩角驶去。
太平洋似乎被克里姆斯的意志所感动,从新西兰到合恩角的航程中,出人意料的平静。克里姆斯十分熟悉星星的位置,能根据太阳、月亮及星星的位置估计出时间,推算出“球星”号的位置。而且,他还能根据海浪的大小、水温、水色的变化估计出离陆地的距离。他按计划时间赶到了合恩角。
从合恩角到开普敦要经过“咆哮的40°”和“狂怒的50°”风暴区,由于南极寒风的袭击,有好几次克里姆斯认为再也回不到大陆了。
但坚定的毅力终于战胜了困难,“球星”号奇迹般地回到了开普敦。
克里姆斯教授一上岸就收到许多贺电。有一封贺电说:“你的成功不仅证明不用导航仪器航海是可能的,更重要的是,你告诉了人们——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