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话闽商
27967300000021

第21章 闽地山高水迢迢 闽商处处不同风

横看成岭侧成峰,

闽地十里风不同。

你讲仁信我抱团,

敢打敢拼才能赢。

在中国各大商帮中,闽商无疑是最具“海洋文化”背景的商帮,因此闽商身上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的特色。福建商帮最大的特点是,以散兵游勇别于他商,生意再小也要自己当老板,而不愿意跟人合作,替人打工对他们而言更是万不得已的“下策”或“末路”。他们中大多数人,宁愿开个鱼丸店,开个茶庄,甚至摆个小地摊,也要自己当“老板”。

闽商的这一性格,也体现在福建的许多俗语里。“宁做鸡头,不当凤尾”表达的是闽商的一种心迹,在福州商人圈中,“合字不好写”常常既是商人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商业合作的一种评价。原本很好写的“合”字,在福州商人那里,确实成了天下最难写的汉字之一。同样,闽南也非常流行“不当老板不算猛男”“泉州多猛男”。闽商习惯于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使许多很有希望做大、做强的产业,因为股东之间缺乏信任、老板与员工之间的“非暴力不合作”,而无法做大做强。福建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大家都还团结一心,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彼此就开始出现内讧,哪怕再小,也要分家。过去,在福建家族中“四世同堂”并不鲜见,但企业合伙人之间能够多年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实在可以算得上传奇。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打天下,到企业作出点样子了,就难逃“分家”之厄。同胞手足之间也往往既不能同甘,也不能共苦,随便一些波折,都会另起炉灶。

福建人更愿意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他们身上有着较浓厚传统的小农意识。福建山多耕地稀少贫瘠,形成了在生产中既不需要协作却重于自然资源争夺的传统。有限的资源,艰难的生存环境,缺乏合作性的生产方式,契约精神的缺失,使闽人对于利益关系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甲方的收益必然是乙方的损失这种“零和博弈”的水平上。

早期渡过海峡去台湾、下南洋的闽人,大多数以剪刀、菜刀、剃头刀这“三把刀”起家,这样的谋生手段和经营方式,常常连家庭作坊都算不上,是真正所谓“鼎子挂在草鞋鼻上”的单独一人的营生。这种独立的、不合作的性格,还与闽人的冒险性格有着内在的关系。

闽商很少拉帮结伙,帮派意识很淡薄,这跟水泼不进的潮汕商帮完全不同。闽商因其独立性,他们不盲目排外,跟闽商打交道,很容易看出他们大都不排斥外地人。在散兵游勇的另一面,却表现出海洋文化特有的对异质文化的兼容性。

福建文化具有极强的区域性。福建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对他们从商的成就大小造成了直接影响。

闽南商帮利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优势,基本上垄断对台贸易。在对台贸易的闽南商帮中,泉州商人大多经营茶叶,龙海商人大多经营纸箱,惠安商人大多经营中药材等。如泉州商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不仅敢冒险,还善于经商,有敏锐的商业头脑,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气派大,目光远。什么好赚钱,马上就组织这方面货源,善于抓住时机。据李金明在《走向世界的漳泉海商》一文中介绍,明末因为市场上需要丝织品,大海商郑芝龙甚至在安海建立了一个拥有150名丝织工的工场。泉州商人所组织的仿造品之真,何乔远在《闽书》中曾称大为称赞道:“泉州百工技艺不能为天下先敏而善仿……莫不能成。”时至今日,海外市场上有何流行商品,不用多久,也可在泉州看到。历史上的泉州人不仅敢冒海上航运的风险,也常冒犯朝廷禁令,不顾一切走私商品。早在宋代,就有此风气,正如《宋史系年要录》中所载:“私商贩海,泉州尚多”。闽南人赚了钱后,不是存起来,而是马上扩大经营规模。如赚了10万元,福州人可能会先存5万,拿5万元去投资;泉州人则要再借10万,加上赚的10万元去经营。泉州人注重商业信誉,守条约,不失信,正如高丽郑麟趾《高丽史》载“泉州商人讲仁与信”。所以泉州商人中成大富翁的远远比其他几个区域商人多。

福州商帮生性谨慎,太讲究实效实惠,做每一件事先要估量一下有没有收益,有多少收益,对那种“猪宰白讲价”(指猪宰好削毛后才讲价,失去主动权)的没把握之事,一般都慎之又慎。福州人做生意注意讲眼前利益,能赚多少算多少,往往漫天要价,故素有“福州价,半半价”(指福州市场上可对折还价)之说。由于过于拘谨和精明过头,福州商人一般没有大起大落,虽然破产的不多,但成为大富翁的也不多。同属福州文化区的邻近几个县的商人,由于文化性格的差异,其成就也不一样。福州商帮的特点是以闽江流域为商埠,根据不同经营项目,向上海、台湾、江浙等不同地区扩展。因其经营项目不同,帮派名目繁多,近现代最多时达200多个,如纸帮、木帮、油帮、茶帮、果子帮、锡青帮等,各帮都设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其中资金最为雄厚的如茶帮,在福州有固定牌号的约40余家,每家资金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福州商帮善于根据对方需要组织货源,如台湾渔民喜用茶子饼喂鱼,福州商帮常从古田、闽清、永泰等地组织茶子饼等货源到台湾,20世纪早期每年高达四五千吨。闽越文化的遗风对福州经商者似有些影响,特别越文化中重利轻义,讲现实,只顾眼前,不甚看重信约等特点,对福州人颇有影响。《闽中金石录》中载:“闽越旧风,机巧剽轻,资货广利,与巴蜀埒富。余善之遗俗。”

兴化(莆仙)商帮仅次于闽南、福州商帮,在福建商帮中别有特色。兴化商帮在莆仙地区形成了几个繁荣的商业区,如涵江区曾被称为“小香港”,经商者被为“中国的犹太人”。兴化商帮更善于向国内其他地方拓展,并形成其鲜明特点。如据莆田市文史资料第二辑《兴化商帮在福州》介绍,兴化商帮在福州经营的特点有五:一是所经营的业务广泛,如水果、食糖、烟叶、棉布、鞭炮、橘饼等;二是开设钱庄,如仙游林云阶、林阿贵开设天吉钱庄;三是组织运输;四是行帮组织繁多,如经营南北货的有“锦远堂”,经营食糖的有“聚星堂”,庄客帮的有“致和堂”,制造橘饼的有“浚星堂”,烟帮有“加兰堂”,经纪人有“怀远堂”等;五是帮内活动频繁,以此增加凝聚力,如庆赞、办学,帮助同乡处理疾病丧葬等。兴化(莆仙)人虽素有经商传统,但由于太节俭,放不开,故有“神仙难赚莆仙钱”之说,兴化商人认为苦是天经地义的,做生意不仅靠头脑,还靠韧劲,有时为了推销商品,硬是不顾别人白眼,能赚一分是一分,能赚一厘是一厘。即使腰缠万贯,也是一个钱当两个钱用,不懂潇洒,不懂休闲,与隔壁晋江、石狮一带商人一掷千金的豪举,有着天壤之别。兴化商人对外界保持一定警觉,往往喜欢生活在老乡的圈子里,在对外时很“抱团”,只要一个兴化人有事,大家都会挺身而出。兴化商人虽然极多节俭勤快,头脑活络,但由于缺乏恢弘气派,且太过于计较眼前得失,真正为富豪的并不多。

福清人则善行贾。据《闽书》载,福清“其人刚劲尚气,多行贾于四方,以其财饶他邑。”但福清人爱面子,场面上要讲的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后,热衷于搞排场、演戏、请客、办酒席、盖房子,而不是投入再创业。

长乐人历来有出海行商传统。《长乐市志》称“近海之民,走海如鹭。”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从长乐出发的。长乐人极富冒险精神。出海外成为一种时尚,即使家中生活很富裕,也要出外讨生活。以至最后或参与走私,或因经商而定居海外。闽南文化区的商人因文化性格不同,在经商上也有很大差异。

清代闽西地区包括汀州附属八县和龙岩直隶州属三县,居民大都为客家人。也纷纷走出山沟,以贩卖本地物资起家,活跃在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从而在福建商帮队伍中又多了一支闽西商人集团。他们与泉州、漳州、福州等地商人并驾齐驱,活跃在海内外。早在明代中后期,永定县便“居民田作之外辄工商”。到清代则成为普遍现象。乾隆《连城县志》载:“行货商,居货贾,熙来攘往,天下胥然,连之民岂能株守一隅哉?从乡生计,虽逊从前,然纸贩木商,浮梁买茶者犹是,游武夷,入百粤,而赣旅尤多。”《龙岩县志》载:“本邑行商几遍全国,清乾嘉以来,凡商于大河南北者,均有会馆之建筑与设备。”清代闽西几乎县县都出商人,但其中以永定、上杭、龙岩、连城、长汀等县为多。到清代中期,中国东南一带处处可见到闽西商人活动的足迹,如福建,台湾,江西,广东,浙江等地。连城四堡族上的活动范围就曾到达广东、广西、江南、湖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区。闽西商人为方便本地商民在异地商埠经商,在一些大的商业城市都建有会馆或会馆性质的天后馆。如清代的上杭商人在靛业贸易中,业绩突出,曾一度控制全国的靛业贸易,乾嘉年间“江西、浙江、广东及上海、佛山、汉口等处,与省郡总会馆外,还有上杭会馆。”在广东除潮州的汀龙会馆外,在佛山有长汀连城商人共建的莲峰会馆。在江西的河口、景德镇有以闽西商人为骨干而建立的福建会馆。在汉口也是如此。在浙江的杭州,嵊县,衢县,乍浦等处则有闽西商人修建的会馆或天后宫形式的会馆。至于上海、苏州等商贾必据之地,闽西商人更是不落在其他地方商人之后,也都建有本府商人会馆。如在上海,有建于清道光五年的建汀会馆,为汀州与建宁两府商人合建。在苏州,建于康熙五十七年的汀州会馆,为上杭纸商与永定烟商合建;在道光初年,汀州洋货商还与本县的泉州、漳州洋货商在苏州合建点春堂公所。

闽西商人在内地一些省份也很活跃,如在清代的四川,闽西商人就相当活跃。清初四川因战乱影响,人口稀少,引起闽西商人甚至还将家安在那里,定居下来。据记载,清初四川的蔗糖业因战乱而破坏殆尽,是闽西商人将蔗糖业重新繁荣起来。康熙十年(1671)福建汀州府商人看到四川气候类似福建,于是回家乡将蔗种、制糖工具和技术工人带到四川,从事制糖业,从而带动四川制糖业的再发展。当时在嘉定府、徐州府、泸州、重庆、资州、内江等地的闽籍商人为数不少,他们相互之间还“声气响应”,传递商业信息,反映出福建商人高超的经商水准,这也是他们能在四川立足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闽西商民在四川主要从事的商业行业是糖、烟、盐等。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经商范围广泛,在清代的四川工商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清代闽西商人还远渡重洋赴南洋等地贸易。《永定县志》载:“商之远贩吴楚滇粤,不管寄旅,金丰,丰田,太平之民渡海入诸番,如游门庭。”该县志列传中载:“胡厥典,字诒远,觉坑人。幼失怙恃,能刻苦自立,年未及冠即渡海经商贸易于兹能埠,积资巨万,遂归娶贤内助,事业蒸蒸日上。”胡梦青,“字竹园,忠川人。幼习举子业试不利,弃儒经商,南渡吡另经营矿业,积资巨万,好施与,重然诺,济人之急,拯人之危。”晚清逸闻南洋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闽西永定人。《连城县志》载:“邹秉均,年十七,先先贾于江南樟树镇,末果。转往咬留巴,孑然一身,驰策于异域,虽人情风土迥殊,语言服食各异,然克己以恭,等人以信,巴国人皆敬爱之,乐与其结纳,往返多年,所获盈余无数。”

闽西商人的辛苦经营,给闽西地区注入大量的货币资金,促进了闽西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道光《永定县志》载:“旧志云艺不求工,前志又云居服器用但求坚利,不尚奇淫。殆数十年如此,今俗渐繁华,由贸易他省人夥,各罗致所有以相耀,竞尚工巧矣。”“捐监贡及职衔者以千数,处地置产者所在多有,千金之固不乏人。”民国《龙岩县志》说:“昔者商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出则长驾远驭,执商场之牛耳处则慷慨施与,驰社会之声誉。三江五岭之间茶烟捆载而往,厚获而归,金银吸收百万,素封之家,村巷相望。”名震中外的客家土楼很多是在清代中期建成的,而这里正是闽西商人经营最为成功的时期,因为只有足够财力支持的家族,才能建立这样的大型建筑。闽西土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闽西商人成功的标志。闽西商人的成功,不仅仅有客观原因,还有其深刻的主观原因。《临汀汇考》说:“其质鲁者(指商人)出远方贸易皆机敏善筹划,与人交易亦和蔼,以帮动辄致富。”这较能说明问题。闽西客家人一贯待人诚恳,经商时也不例外,因此,较少留下“奸商”的骂名。另外,客家人吃苦耐劳的品格也是闽西商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闽西地区多山,山高水急,路险道滑,非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克服异乡异土所遇到的困难。这正是清代闽西地区商人成功的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