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钧点评创业
27972600000023

第23章 商业模式(3)

创业者了解企业的赢利模式并不是为了依样画葫芦,而是在对赢利模式熟悉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赢利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创业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客观条件,遵循一定规律采用适合自己的创业赢利模式。

企业赢利没有统一的准则,但在企业战略与企业运营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可循性规律,我们把它归结为企业的赢利模式,也可以说是创业赢利模式。创业者应该尽最大可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创业找到更便捷的途径。

企业赢利模式是近年来企业界和学术界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广州赛康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育彬先生在其博客撰文对企业赢利模式做过这样的解释:“所谓企业赢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赢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企业的商务结构主要指企业外部所选择的交易对象、交易内容、交易规模、交易方式、交易渠道、交易环境、交易对手等商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企业的业务结构主要指满足商务结构需要的企业内部从事的包括科研、采购、生产、储运、营销等业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商务结构反映的是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对象及其目的,业务结构反映的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情况。业务结构直接反映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商务结构直接反映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益。”在我看来,这样的解释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创业者了解企业的赢利模式并不是为了依样画葫芦,而是在对赢利模式熟悉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创业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客观条件,遵循一定规律采用适合自己的创业赢利模式。一种赢利模式一旦确定,就必须坚定地执行下去。

下面我挑选五种成功概率最大的创业赢利模式加以评析,希望能给创业者一定的帮助。

一、借船捕鱼式

自然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生存状况,一种生物的生存以另一种生物的生存为基础,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也就是生物界所说的“共生”。其实,在企业界这种状况也经常出现,即一家企业寄生于另一家企业,且二者之间处于优势互补的关系。

企业之间的共生是依据生物界的共生得来的。它是指一个能依法独立经营的小公司,寻找与大行业或大企业的共同利益,主动结盟,从而巧妙利用大行业或大企业优势资源的赢利模式。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赢利模式。

大海中有一种鱼,它的生存方式就是依附于一种凶猛的鱼类—鲨鱼。大家知道,鲨鱼凶猛,许多鱼类都是它的攻击对象,而这种鱼鲨鱼不但不吃它,反而为它供食。这种鱼只要鲨鱼游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当鲨鱼猎食时,它把鲨鱼嘴角散漏的残渣当作自己的食物,可谓占尽便宜。但鲨鱼为什么能够容忍它甚至喜欢它呢?原来鲨鱼也可以从它身上得到好处,它可以为鲨鱼驱除身上的寄生虫。因为有鲨鱼的保护,这种鱼的处境十分安全,没有鱼类敢攻击它或者能够攻击它。

创业者应该好好学习这种“共生”的哲学。巧妙地利用“共生”或“依附”的原理,凭借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依附于大企业,充分利用大企业的资源,以巧取胜。

细心者应该看到,在通用、海尔、松下这些大企业背后,都存在一群中小企业,它们以向这些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方式谋求自己的生存空间。大企业有完善的流通渠道,有广阔的顾客市场,就像一条牢固的大船。而作为创业企业,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在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都非常薄弱。如果能够借助这些大企业的力量,无疑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如果想借助大企业这艘大船,就必须找到与大企业的利益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结成同盟。

1999年9月7日,几位20多岁的年轻人仅用20万元在深圳注册了信科思科技有限公司。

不久,他们研发出了自己的产品—Bluepoint(蓝点),这种软件可以让软件读写中文,

字体非常漂亮,一点不亚于Win98。Bluepoint(蓝点)预览版在网上一公布,立刻成为了BBSLinux论坛上的明星。

《新智囊》月刊(2007年5月)描述说:“1999年11月起,这些年轻人便想到一个最务实的赢利模式—依附成长。蓝点在长城公司的主打产品—金长城‘飓风699’系列和‘居易’系列电脑上全面预装蓝点Linux;在TCL精彩600、610、718系列电脑上全面预装蓝点Linux;在厦华三宝的主打产品“状元一族”中全面预装蓝点Linux。三张OEM单子,每月15万套,信科思公司一跃成为中文Lmux最大的提供商。”

事实证明,信科思科技有限公司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它依附于那些大型企业,使自己的产品很快打入了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销售良好,为进一步壮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其实,我国沿海的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也正是因为采用了依附成长的策略。它们通过为大型企业的出口产品生产相关的配套产品达到出口的目的,赢得了较为丰富的利润。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出口产品中存在小企业的附加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会更强。最终,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我国的中小企业或者说众多创业者在如何“借大船捕鱼”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比如,通过代工生产的方式为跨国大公司定牌生产;借助跨国大公司的强大销售网络进入国际市场或者是与外商合作;借用外商的资金、技术、渠道和管理搭乘“顺风车”;通过借东风来提升品牌,把前期开拓和最艰苦的事情让别人去做,而自己依靠个体优势去共享别人的已有成果等。

当然,依附成长必须以共同利益和目标为前提,双赢是合作的基础。如果创业者要采用借船捕鱼的方式创业,就必须找到与大型企业的利益切合点。另外,由于大型企业存在固有的优势,而希望与大型企业合作的中小企业数不胜数,创业者欲登上“大船”,就必须主动递出“船票”,而且是比别人更加有吸引力的“船票”。

关于依附生长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依附”不等于“归并”。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在创业之初自身的各项实力都比较薄弱,采用“依附”手段诚然是一种很好的发展策略,但同时也要明白,这里的“依附”是指参与大型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作为大型企业生产经营网络上的一个环节,企业在产权上还是独立的。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策略,而走向独立道路才是最终目标。

二、专业化利润式

专业化利润式,就是专精于一种技术或者业务。有句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可以很好地用来形容专业化赢利模式。对于刚成立新公司的创业者,选择专业化赢利模式,也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专业化赢利模式具有成本低、质量高、声誉好、销售周期短和资金使用率高等特点,正好弥补了初创业者的各种不足。

在大多数行业里,通常只有2.3个多营公司和多个专营公司会形成稳定的、较高的利润。在多数情况下,专业化厂商的赢利是“万金油”型厂商赢利的数倍。而且采用这两种赢利方式的创业成功率前者比后者高出许多倍。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是,专业化分工协作已成为当今国际工商界的一大趋势。这些都是专业化利润成为创业者思考赢利模式时不可不考虑的因素。

由于专业化赢利模式存在对技术要求高、产业要求高的“双高”标准,所以它能深化业务,提高竞争门槛。同时,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比复合式生产组织形式要简单得多,管理也相对容易。在市场营销方面,专业化生产组织一旦打开市场,后期几乎不需要有更多的投入。成本降低的另一面,就是利润的大幅度提高。这些特点都很适合初创立的公司。

《犹太式中国人的经商与做人法则:向温商学习》一书中这样写道:“经统计,普通产品的生产者,如果其利润是15%,那么,一个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它的边际利润通常可以达到60%—70%。企业参与竞争的优势,把大部分竞争对手挡在门槛外,还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对于确立了专业化赢利模式的创业者,可以将其多数成本用于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创意阶段。方案一旦成立,很可能就是市场的惟一。这时候你可以不断复制,并依照自己的意愿,确定一个较高的市场价格,而市场对你的高定价没有任何反对的凭据。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陆洪波在《中国乡镇企业报》刊载的一篇文章中说:

我们选择了做专一产品,就是把灌装机做精,也就是“专”。我们在欧洲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在欧美国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社会越是往前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明确,由一个整体分割成若干个部分,由若干个部分再细分为若干个零件。这个表现比较明显的像飞机制造行业,它几万个零配件是由世界各地的多个专业厂家提供。在我们这个行业内表现得也比较明显,在意大利,在阿尔卑斯大峡谷,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工厂表现出很奇怪的现象: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品牌企业的车间还没有我们新美星的厂房大,这不是个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正确的发展模式:走专业化的道路。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博士说:“中型公司必须专一经营,否则将无利可图。”然而,许多企业在初创时期都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专长,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的经营往往超出自己的专长之外。因此而导致企业销售收入在增加,赢利却在下降。

创业者采用专业化赢利模式,等同于“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其前提是必须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切入,同时要避免涉及那些生命周期短的过渡性产品领域。比如,PDA就是一个短期行业,因为它的功能可以集成到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中去。当所有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都将PDA当作一种附带功能时,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三、独创产品模式

美国硅谷有位著名企业家说“只要你想创业,生活中到处是世人没发现却非常有用的产品。”“世人没发现却非常有用的产品”即“独创产品”。所谓独创产品,并不一定要求创业者是一个发明家,必须先发明出产品然后再创业。而是要求创业者能够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源,然后开发出独创性产品。我们生活周围的资源各种各样,包括工艺、配方、原料和核心技术,等等,这些资源并不需要我们去创造,而只需要我们去发现。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这些资源都可以被开发成产品,还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所开发出来的产品有市场需求。由于产品具有独创性,这种赢利模式往往可以给企业带来相当高的利润。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就是通过独创模式而发展起来的世界著名企业。美国有一位叫约翰·潘博顿的药剂师,他喜欢调配各种饮料,他发明了有名的“法国酒可乐”、“梅蒙柳橙综合营养果汁”和“潘博顿牌印第安皇后神奇染发剂”。可是他还想发明一种饮料,这种饮料可以满足需要补充营养的人。1886年5月8日,他往调配好的饮料中加入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碳酸水(二氧化碳加水),谁知这回味道更好了。后来,他将这种独特的秘方发展成一种产品,这就是今天的“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