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一钱学森给舒以博士的信
本市海淀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系,哲学博士生
李述一同志:
读到您在《哲学研究》1988年2期上的大作《文化无意识》,很受启发。
近年来我在搞思维科学,一直是研究有意识的思维,没有涉足无意识的领域。读了您的文章后,很同意人的社会实践不但创造了人有意识的整个思维世界,而且有一部分还“积淀”到无意识中,成为您所说的文化无意识。
心理学早就发现有意识与无意识是能相通的。例如,人走路,开步是有意识的,但走了几步,如果还一直向前走,就转入无意识的走了,腿自然会迈步;一直到要止步或转弯,才又转入有意识。
所以Freud只承认本能无意识是不对的。
总之,向您祝贺,希望能见到您的论文。
此致
敬礼!
钱学森1988年3月14日
代序二作者舒以博士给家长、老师们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老师:
你们好,希望这本书能通过以下几方面帮助到你和孩子们。
1.暗示教育
以前您一定困惑过:对孩子苦口婆心的“说教”,为什么总是收效甚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在心理学中,
这就是“暗示教育”。暗示教育,缓解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孩子最乐于接受。
2.消极的心理暗示与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的学校给品行差的同学“戴绿领巾”,让成绩差的同学“在走廊考试”等,实际上是给学生“贴消极的标签”。在心理学中,这叫“贴标签效应”,是消极的心理暗示。这很容易导致差学生破罐破摔,违背了学校教育学生的初衷。消极的心理暗示,还有来自“权威的”、“家长的”、“自我的”,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大敌。
3.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
以前您也许困惑过:有的孩子都长大了,怎么还会轻易地哭闹,或者口齿不清,感统失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坐不住……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在心理学中,这就是所谓“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也就是俗话说的“长不大的孩子”。这一般与优越的家庭环境有关。这也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哦,不然,孩子的“三十而立”,是断然“立”不起来的。
4.心理防御机制
以前您也许还困惑过:有的孩子犯错后马上承认错误,接着又犯同样的错,“犯错一认错一免责一再犯错”;而有的孩子犯错之后,则死不承认……
在心理学中,这叫“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应当怎样帮助孩子摆脱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而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呢?
5.自卑与超越
以前您也许还困惑过:有的孩子,比如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不仅不赔礼道歉反而会打骂别人。这是“攻击型人格”吗?如果,我告诉你不是,其实这是自卑,你能相信吗?心理学研究发现,自卑往往以超越的方式表现出来。
6.自卑与自欺
以前您是否还困惑过:有的孩子理想很大,计划很好,为什么最后则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心理学中,这叫“自卑与自欺”,是人“优越感”本能与现实生活中自卑心理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想成为优等生,一方面一遇到困难就不自信了。所以他们只停留在口头上,得到心理满足,自欺欺人而已。如何解决?
7.习得性失助
以前您也可能困惑过:有的孩子其他成绩都好,为什么或者一遇到英语就不行了,或者一遇到写作文或者其他某个科目就不行了?在心理学中,这称为“习得性失助”,也许是孩子以前在这方面有过严重挫败的经历(权威断言他不行的经历),以致他后来选择性“失聪”。
8.儿时心结
您是否还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的同学逆反心理很重,有的还仇恨自己的父母,小小年纪就玩世不恭,不满社会,厌学,沉迷网络,或者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等等。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儿时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也许在很小的时候受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灵伤害,并且把这种伤害沉淀在内心深处,长大一些后,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反叛性”的报复。这也是很严重的心理现象,必须引起家长和学校高度的重视。
9.情绪压抑
以前您也许还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的同学平常不爱说话,不合群,但一旦犯错总是大错。在心理学中,这其实就是因为情绪压抑。应了鲁迅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下好了,您只需要抽出一点点时间,把这部书看完,再想一想您的(或者您接触过的)孩子,对照一下,您应该会找到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具体办法的。还有,实在有看不明白的,或者您的孩子实在是很特殊,存在本书还没有涉及的心理问题,您还可以直接和我联系,发个e-mail至[email protected],我就会无偿地给您回复,请放心。
作者
2012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