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缺陷的“超补偿”。身体器官缺陷自卑,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补偿:一种是集中力量在缺陷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例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脂肪肝患者通过坚持不懈地长跑来消除病症,恢复健康。当个体通过极大的努力使原来的缺陷改变成为自己的优势时,对此阿德勒称为“超补偿”。
身体缺陷的“替代补偿”。承认自己的某种机能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替代和弥补有缺陷的机能。例如,失明者通过发展听觉或触觉来进行弥补,或者一个体弱的人转向思想领域,以笔代剑寻求补偿,都属于后一类补偿方式。
而社会自卑和心理自卑则着重于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脱离这种感觉,并且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7.3
补偿的目的
自卑补偿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最初,阿德勒认为,在一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男性价值被高估,因而人们追求的是更多的攻击、力量等男性品质。他把这种追求更多男性品质称为“男性羡慕”。在他看来,女性会由于自己性别的低等而产生男性羡慕。但即使男性也往往觉得自己的男性品质不足,也会产生男性羡慕。男性羡慕的本质,实际上是追求一种可以支配他人的权力意志。
1912年,他发现用“男性羡慕”来解释正常人的动机不完全合适,于是便用“追求优越”来取代“男性羡慕”。他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会有一种优越感,从本性上看,谁也不愿意甘为人后。这样,在阿德勒的理论中,每个人奋力追求的目标就是优越感。
但是,阿德勒后来看到,追求优越感不过是试图超越别人。那为什么已经超越了别人的人还在努力呢?这并非一种要超过他人的欲望,而是求得自身完美所作的一种努力。因此,他最后认定“渴望完善”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自卑补偿的目标。
7.4
由自卑出发的良性循环:自卑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阿德勒把渴望完善表达为“心理学原理”,即“没有它,生命活动就成为不可思议的”。阿德勒相信,人认识自己的缺陷使他能够通过“渴望完善”的补偿,而达到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是作为每一个性的自我创造的“自我”。
这样,他对人的最终目标的观点就从权力欲开始,到追求优越,最后归结到力求或渴望完善上。在阿德勒看来,追求优越、渴望完善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事实”,是人的活动背后的一种动力,是人的本性,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基本动机。“追求完善是天生的,就是说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驱力,若没有它,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于是,阿德勒就完成了他自卑理论的人格发展动力体系:
从自卑出发,到追求补偿,到发现新的不足产生新的自卑,到进一步追求优越与完善,依次循环往复,形成人格发展的动力体系。
由此可见,任何人都有自卑心理,因为任何人的幼儿时期都可能意识到自己是何等弱小,即使日后通过补偿超越了他人。但是,自卑的补偿机制“渴望完善”仍然会不断地鞭策人超越自己。所以,自卑使人的人格得到发展、升华,使自己在补偿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8.自卑情结:一种病态的自卑
病态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
8.1
病态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
为了与具有积极意义的、作为人格发展动力的“自卑”概念区分开来,阿德勒将这种病态的自卑称为“自卑情结”。这种病态的自卑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通常所理解的自卑,是一个不好的概念。在心理学上,病态自卑属于人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
具体来说,一是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如一旦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二是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差,怕说不好或表达不出,而看到口若悬河的人又自叹不如,因此在众人面前不敢发言,变得更加自卑。三是过低评价自己的意志力。如不相信自己能克服弱点(如胆怯、敏感、多疑等)而逐渐形成自卑自谅的性格。
8.2
病态自卑的产生:补偿过程中的失误
阿德勒在研究中发现,自卑原本是人追求补偿的动力,但是不少人会在追求补偿的过程中出偏差:第一,使用不正确的方式去改进自己的环境,结果目标落空,或者导致相反的结果。比如,刘同学认为自己英语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单词量不够,于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记单词上,结果因为没有合理地安排学习,英语成绩上去了,数学成绩却直线下降。于是,导致一一第二,因为气馁而放弃任何继续改进情境的努力。
当一个人的自卑感愈积愈多,而造成自卑感的情境仍然一成未变,问题也依旧存在时,个体“所采取的每一步都会逐渐把他导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种问题也会以日渐增大的压力逼近他……他便以各种方式麻醉自己,但是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原封未动。它们依旧是旧有情境所引起的旧有自卑感,它们会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能称之为‘自卑情结”’。(阿德勒)
因此,阿德勒在晚年写作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对自卑情结下了一个定义:“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
8.3
病态自卑的恶性循环
自卑情结的存在意味着一个恶性循环的出现:一个自卑的人想努力摆脱自卑,但他所采用的方式却只能使他的努力失败,从而加重自己的自卑。于是,一个循环又出现了,并不断地重复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想克服自卑,但却在自卑中越陷越深。他也会为争取优越而做出补偿行为,但这种努力却指向与其目的完全相反的一面,结果只是适得其反。当无法真正有效解决问题时,他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最终,他完全陷入自卑情结、过度补偿与优越情结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
9.莫让“娇纵”引“狼”来
如何防止娇纵导致病态的自卑
“娇纵”是贬义词,是指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同时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阿德勒讲得很清楚,如果孩子在娇纵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必然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他的话就是法律,他的所有要求必须无条件满足。”但是,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他生存的社会环境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社会中的他人不是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根本不吃那一套。这样的鲜明对比,很容易使他们形成心理落差,甚至社会上的其他人还会打击他、羞辱他。久而久之,他就会由无比的优越感坠落到自卑的泥沼中。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死于自己最亲的人因过失所下的毒药。
你每天疼爱着、娇纵着你的孩子,你的一举一动大都会得到其他亲人赞许的微笑。可是,作为孩子的亲人,如果你每天给孩子饭碗里拌慢性毒药,被其他亲人看到,会怎样?
疼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你们是否知道,你们对孩子的娇纵其实比毒药还可怕!
不要娇纵孩子,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9.1
不要不顾一切地为了孩子
你倾其所有、过度地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一定会“水涨船高”地提高孩子的心理评价,他们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当孩子的心理期待达到一定高位的时候,父母稍有不能满足的地方,孩子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最终产生父母不重视他的自卑感。(一般所说的“自卑”均指“病态自卑”,下同。)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阿伦森效应”,讲的是不能把人的心理期望先抬高而后降低,只能相反。这也就是所谓的“奖励递增效应”。有这样一个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结果,这一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多数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心理学家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无可奈何。最后,一个心理学家三天就给制止住了。第一天,他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孩子们欢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他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孩子们见奖品质量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他又对孩子们说:“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孩子们一听大为不满,纷纷跳下汽车,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家长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对孩子的付出也不要过度。
东北有一个孩子很有学习天赋,父母决定给予他超常的培养。结果孩子10岁考上了大学本科。为了陪读,父母舍家撇业,来到学校所在的城市天津,打工维持生计供孩子上学,同时照顾孩子,可谓含辛茹苦。不曾想孩子16岁考上了北京的博士,同时心态和学识也一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该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的孩子,却要整天和比自己大10多岁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生活;本该在小地方衣食无忧,却要每天面对来自大城市经济富有的学长。孩子产生了自卑心理,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振振有辞地强逼父母必须在北京买房!在北京买房?孩子明知道父母根本办不到!
9.2
不要给孩子过于奢华的生活
即便你很富有,为了孩子也可以考虑相对节俭的生活。在重庆,有一个企业主,住别墅,开奔驰、宝马豪华车,儿子上高三了,女朋友一个一个地追他,成绩急速下滑。这时,父母决定亡羊补牢,当机立断挽救孩子。
一天孩子放学回家,忽然看到几个彪形大汉站在家里,父母提着行李过来沮丧地告诉他:“儿子,爸爸破产了,什么都没有了……”从此,一家三口住进一间低矮的平房,过着艰难的生活。一天,妈妈告诉他,爸爸整天在家除了唉声叹气,就是喝闷酒,这样下去生活都会没有着落啊。最后妈妈轻声跟他商量:“你每天早上可不可以去街上卖报纸,补贴些家用?”
懂事的孩子照办了,每天起得比原来早了1个小时,胡乱吃过早点之后,就去发行站取报纸,然后赶到街上去卖。头几天去人少的地方,后来学会了去人多的地方。纸包不住火,这样不到一个月,当时追求他的女孩子纷纷离他而去。
时光荏苒,转眼高考落幕。孩子将一份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摆在了父母面前,但是孩子没有露出笑脸。“我不去上,我就在重庆读第三志愿师大。”孩子说。父母被吓坏了,赶忙问其究竟,孩子回答说:“上北京念书花钱太多。”这时,父母再也控制不住,双双抱着儿子痛哭起来。
9.3
利用任何机会阻止孩子无谓的“优越感”
富有家庭要利用任何机会阻止孩子炫富,让他知道财富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一种贬损他人的工具;权力家庭,要利用任何机会阻止孩子炫耀权力,让他知道权力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一种欺负他人的筹码。不要自己犯了错,为了免责就说“我爸是李刚”。李刚是李刚,你就是你。这是孩子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独立性人格。
一次,苏联儿童文学家盖达尔带着5岁的小女儿珍妮给夏令营的小朋友讲故事。盖达尔此次要为小朋友们讲的是童话故事《一块烫石头》,小朋友们已经期待很久了。大礼堂里,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盖达尔讲故事,除了盖达尔的声音,整个礼堂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到。
此时,小珍妮却旁若无人地在礼堂里走来走去,有时还故意使劲跺跺脚,发出惹人讨厌的声响,跺完脚后还露出得意的神情。她的举动仿佛在告诉小朋友:“你们看,我是盖达尔的女儿!你们一个个都在听我爸爸讲故事,这些故事我每天都能听到!”
盖达尔看到女儿的行为,立即停止了讲故事,他突然提高嗓门,大声地对大家说:“那个猖狂的小家伙是谁?请你们把那个不守秩序的小家伙撵出去!她妨碍了大家安静地听故事。”
小珍妮一下子愣住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亲爱的爸爸竟然会这样说她。虽然她连哭带喊地赖着不走,想让爸爸心软,但是盖达尔不为所动,坚决要求工作人员把珍妮拉出会场。
之后,盖达尔又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们对盖达尔报以热烈的掌声。盖达尔给孩子们讲的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还通过对小珍妮的惩罚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无论是谁,都不应以优越助娇纵。一个人如果因优越而蛮横,只会使自己变成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成为仗势欺人的人。
这件事情对幼小的珍妮触动很大。打那以后,不论父亲的地位如何高,她都能够做好她自己。最后她成为一名资深的律师,而没有依赖于父亲的帮助。
我们常因子女而感到骄傲,同样,孩子们也常因我们而产生特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一旦过了头,只能让孩子变得娇纵和蛮横,成为一个没有礼貌、令人生厌的人。作为父母,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自豪感和自信心恰恰来源于他们身边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恰恰来源于他们自己,而不是父母或者他人。
9.4
及时阻止孩子的无理要求
孩子一开始并不知道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区别。他总以为家庭成员对他的态度如何,社会就会对他如何。而事实上,差别太大了。社会人只会按照常理去对待孩子,而不会任由他指挥。所以,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态度就应当按照社会人的态度--常理的标准,而不是任其为所欲为。其实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孩子进行“阻止性训练”,坚决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阻止孩子的不正当行为。这样,孩子就学会了自己言行的社会“合理性”。
一个被祖父母娇纵惯了的孩子,有一天和家人去逛百货公司。
当他们走到游乐区时,孩子一看到有旋转木马,便立刻一跃而上。等到游戏结束时,这孩子却像脚底粘了胶水一样,说什么都不肯下来。
正当父母及服务人员都束手无策时,有位游客对另外一位游客说道:“你不是儿童心理学的博士吗?现在全看你啦!”就在众人的怂恿与期待下,博士走到孩子旁边,附耳向他说了句悄悄话,孩子二话不说立刻就下了木马。
大伙儿在钦佩之余纷纷向那位博士问道:你究竟对那孩子说了些什么呀?”
“也没什么,”博士平心静气地说:“我只是对他小声说‘如果你再不下来,我就立刻狠狠打你一顿屁股,你要不要试试看?”
众人愕然。
其实,有时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实用的方法。上苍偶尔也会用“打屁股”的方式,让我们立刻明白早应该知晓的道理。原来,阻止任性并不难。
10.培养信任与自信
如何对待“自卑与超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