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28006600000006

第6章 楹联背后的文字奥妙

楹联是汉语文字学、音韵学、修辞学等语言学科的综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楹联具有形式对称、内容相关、文字精练、节奏鲜明的独特之处,有人将其称为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同样,欣赏方法也不离其宗:

1.形式是否对称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佳句屡见不鲜,春秋诸子的四书五经,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楹联这类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称是楹联的基本要求。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卫士们两两相对,整齐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楹联中的对仗是在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2.内容是否相关

楹联,之所以称其为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楹联。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有的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这样才能使上下两联内容联系紧密,相互为用。最能说明这点的莫过于顾宪成书院的门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意在写景,下联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上联就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也不是为言志而言志,一句“事事关心”点明了作者的立意初衷。

3.文字是否精练

楹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将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成为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千峰拔地,万笏朝天。”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浮舟沧海,立马昆仑。”这些都可谓言简意赅,惜墨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4.节奏是否鲜明

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不是无规律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到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作为初学者,仍以工对为好。

如前所说,对楹联的鉴赏是一个主客观交互作用的审美过程,这就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鉴赏者本人也要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人们提高鉴赏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在全面提高古典文化修养的同时,多多研读上乘佳联。只有最大限度地沉浸于佳联妙对之中,方能脱去俗尘数斗。即使不能马上提高创作技艺,也会潜移默化地提升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