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28014400000012

第12章 合同类法律常识(11)

抵押合同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订立

抵押合同的订立方式,是指抵押合同在订立时具体采取的形式,是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是登记形式还是非登记形式。在抵押合同的内容确定后,抵押合同的订立方式对于抵押合同的履行、抵押权的实现、纠纷的解决等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担保法》规定,抵押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和抵押物登记方式,对一些特定的抵押财产除订立书面的抵押合同外还必须进行抵押物的登记,否则抵押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合同解除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合同的解除具体应遵循如下程序:

第一,解除权的行使应该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即遵守合同解除的条件。只有在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一方才有权向对方通知解除合同,而不必征得对方同意。

第二,当事人一方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第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解除权的行使必须及时。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什么是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又称先履行抗辩权,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提供担保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没有后履行抗辩权,故法律设立不安抗辩权,使其在对方无力履行的情况下享有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

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后,应当立即通知对方当事人。不安抗辩权属延期抗辩权,当事人仅是中止合同的履行。倘若对方当事人提供了担保或作了对待给付,不安抗辩权消灭,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应当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行使了不安抗辩权,对方当事人既未提供担保,也不能证明自己的履约能力,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错误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什么是后履行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到了履行期限对方当事人享有的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当事人行使后履行抗辩权致使合同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责任应由对方当事人承担。

后履行抗辩权的发生,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须是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负债务,在履行上存在关联性,形成对价关系;

2.须由一方当事人先为履行。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履行,依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多有先后顺序。如法律未有规定或合同未有约定的情况下,双务合同的履行顺序可依交易习惯确定;

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后履行抗辩权属延期的抗辩权而非永久的抗辩权,只能暂时阻止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行使。一旦对方当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后履行抗辩权就消失了,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

什么是同时履行抗辩权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未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合同履行中标的物风险承担的划分

标的物的风险承担是指合同确定的标的物的毁损、灭失所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出卖方还是买受方承担的约定,一般地说,在标的物交付之前所发生的毁损、灭失的损失由出卖人承担。《合同法》还对标的物风险负担的几种特殊情况作了如下的规定:

一、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约定交付之日起承担标的物的毁损、灭失风险;

二、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由买受人承担;

三、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规定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给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四、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

五、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因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什么是复合抵押

复合抵押就是指抵押人为担保数个债权以同一财产设定抵押权,但抵押所担保的数个债权总额并不超出该项财产的总价值的抵押。在实践中,复合抵押有三种形式:第一,同一抵押物向同一债权人多次抵押;第二,同一抵押物向不同债权人分别抵押;第三,因偿还债权所带来的抵押物余额部分进行的复合抵押。

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的,其效力如何认定

我国《担保法》规定了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是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的。之所以这样规定的立法理由,一是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二是督促债务人全部履行债务。而对于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超出抵押物价值的,对于超出的部分是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的。

哪些财产不得抵押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不得抵押的财产有: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但《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哪些财产可以抵押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有:

1.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2.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财产;

3.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4.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5.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6.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