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真经
28019500000021

第21章 巴菲特投资真经——投资习惯(2)

“你能否为我示范一下?比如99×99得多少?”

巴菲特立刻回答:“9801。”

斯塔夫罗问巴菲特是如何知道的,巴菲特回答说他阅读了费因曼的自传。

理查德·费因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项的得主,也是美国原子弹研究项目的成员。在他的名为《费因曼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部自传体中,他介绍了如何在脑中计算复杂数字的方法。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沃伦·巴菲特要么记录了他阅读的所有资料;要么他能在脑中做神速计算。

斯塔夫罗又追问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一幅油画的价格在100年内从250美元涨到5000万美元,年收益率是多少?”几乎又是在同一时间,巴菲特回答道:“13%。”斯塔夫罗惊讶地问道:“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巴菲特回答说:“任何复利表都会显示出答案,而且,”他接着说,“还有另一个计算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它加倍的次数来计算。”在他看来,这很简单。

如果我们说证券市场是一个无定律的世界,那么此话就过于简单了。

股票的价格有很多因素在左右,所有这些价格都在不停地运动,每只股票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又没有一只股票可以被肯定地预测。投资者的职责就是缩小范围,找出并排除那些最不了解的股票,将注意力集中在最知情的股票上。这就是对概率论的应用。

当我们对某一局面不太肯定但仍想表达看法时,我们经常在我们的言语里用上“可能是”,或者“可能”或者“不太可能”。当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并试图用数字来表达综合观点时,我们就在与概率论打交道了。

比如说,一只鸟的概率有多大?零。明天太阳升起的概率有多大?由于这个事件几乎是肯定发生的,概率为1。任何事件其发生率既非肯定又非不可能时的概率为1.0到0之间。

不管投资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是概率的应用。

为了成功地应用概率原理,关键的一步是要将历史数据与最近可得的数据相结合,这就是行动中的贝叶斯分析法。将数学和概率计算应用于投资决策和融入股票市场的现实当中去,其基本的思路是相同的。

毫无疑问,巴菲特的成功与其数学能力密切相关。查理承认道:“我与巴菲特工作这么多年,他这个人的优点之一是他总是自觉地从决策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从数学的排列与组合的角度思考问题。”多数人则不这样做。多数投资者似乎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趋向于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决策,而忽略概率的计算。

以概率的方式思考问题并非是不可能的,它要求我们以不同的态度来对待问题。况且,如果假设不以统计概率数字来表示投资分析的话,得出的结论就有带感情色彩之嫌。但是,如果能让自己从概率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踏上获利之路,并能从自身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与此同时,还应该继续保持对股市的研究,要相信市场一定会在某一天带来一个压倒一切的,极好的投资成功的机会。巴菲特说:“考虑到成为不可避免、必将发生的事物的代价,我和查理都意识到,我们永远都达不到漂亮的50点,甚至连闪光的20点也达不到。为了应付我们在证券投资中注定要发生的事件,我们只能多增加几分概率。”

查理说:“对这种初级数学,你必须要学以致用而且日积月累地应用在生活中。尽管应用得有些不自然,但如果你不能将这种初级数学中的初级概率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你的一生就会像一个瘸腿的人参加赛跑,永远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拥有这种数学能力,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大的优势。”

数学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或增强我们对事物的理解,特别是在投资理财方面。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使我们在投资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和经济是平衡的系统,这意味着市场和经济在其自然的状态下处于平衡状态。尽管供求关系的反向作用力或价格与数量的反向作用力是存在的,但股市与经济总是能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在这个世界上,市场是有效的、机械的且理智的。

然而,我们经常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对市场或经济领域中即将发生的事物的认识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看市场上的多数人会怎样看待市场。

巴菲特对此深有了解,他说:“我们有执掌几十亿美元的职业投资家,他们对多数市场波动感激不已。他们不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企业在未来的几年将做什么,相反,许多著名的券商现在集中精力预测其他券商在未来的几天将会做什么。”

有人说,市场是一个具有无穷力量的魔鬼,愚蠢的投资者都会被它利用,并按照它的意志行事。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必须改变愚昧的思维,要学会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

可以说,市场的波动是造成投资者恐慌的罪魁祸首,所以投资者应该对股票企业进行认真、深入地研究,而不是在股市中抢买抢卖,使自己受到不好的影响。要想避免市场带来的灾难,投资者就必须时刻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来看待市场。

股票的真正价值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不是市场行情的上下波动。通常情况下,普通股股票的价格与企业的基本经济价值表现直接相关。企业的经济价值如果在一天天增加,那么企业股票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化。同样,企业的经济情况不好,也会在股票的价格上充分反映出来。此外,投资者还要注意一点,在市场波动时,人们容易失去理性,投资者往往会变得更加贪婪或者恐慌,股价也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偏离实际的价值,市场会变得更加诡异莫测。因此,投资者必须要与市场保持距离,不要被它迷惑和左右。著名的投资专家索罗斯曾经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市场这个家伙是喜怒无常的,它不会疼爱你,也不会帮助你,所以必须留心。一旦你的情绪被它掌控,那么灾难就要来了。”

精明的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不仅保持头脑清醒,不让自己受到市场的魔力利用,还能以足够的理性使市场来为自己服务,也就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时候,可以为自己谋利。索罗斯说,价值规律是价格最有效的决定因素,而市场波动只是在短期内决定着价格的高低。

在投资市场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一只股票的价格疯狂增长时,大家都去抢购。而当一只股票的价格不断跌落的时候,大家又拼命抛售,而这恰恰为真正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当所有的参加者都习惯某一规则的时候,游戏的规则也将发生变化,可以说,正是股票市场的自我推进作用,导致了金融市场盛衰过程的循环出现。

事实上,进入股市的人大都避免不了被股市的波动所左右,大多数的人也都经常被股市利用。而真正的投资者要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影响,在没有合适的股票能投资时,就要果断地离开市场。相反,那些整天身处市场中的投资者永远都只能是市场的奴隶,会被市场所利用,不可能成为市场的主人。

在巴菲特的投资案例中,有一个案例尤为突出:

巴菲特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发现美国艾伦化妆品公司的股票正处于高峰时期,但这种局面不会是长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人口日益老龄化。巴菲特再次分析了国家人口的状况,确认了化妆品企业会衰落的这一事实。可是,这时候的艾伦公司依然得到银行业和其他企业界的大力扶持,并大力扩大规模,加大投资。股价的上扬使公司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到来,大量的投资者还是疯狂地购买他们心中的“绩优股”,把股价继续推高。巴菲特由此判断,在未来的几年,艾伦公司的股价必将下跌,而他也在考虑怎样让自己在其中作出一篇好文章。巴菲特采取了行动——他在股价的最高峰——每股120美元的时候,向艾伦化妆品公司借了1万股股票,随后,他就在市场上卖掉了这1万股股票。两年之后,艾伦公司的股票果然一路下跌,降到每股20美元的时候,巴菲特仅仅花了20万美元就回购了1万股艾伦公司的股票。

可以看到,巴菲特的所有投资理念都是为把握住市场的转势服务的,他常常淋漓尽致地利用市场潇洒地赚钱。在证券市场上,巴菲特最擅长以卖空获利,这为他带来了很多的成功和喜悦,同时也反映了他利用市场的成熟技巧。人们通常看到的是巴菲特在市场上的冒险,却难以看出他在市场上的赌博都是作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的。他拥有的市场经验,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纵观巴菲特的投资过程,他总能抓住市场转变的瞬间逆势操作。巴菲特从不轻易“下注”,通常只是在自己熟悉的市场中运作,但只要他投入,就有获利的机会。他能够在高风险的投机市场上设定好止损的位置,随时利用市场的变化为自己开启“保护伞”。他拥有的这些理论和法则,使他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获取高额利润,创造了一个个投资神话。

巴菲特在投资过程中,不仅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市场的魔力利用,还能以足够的理性,使市场来为自己服务,也就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时候,他可以为自己谋利。巴菲特说,价值规律是价格最有效的决定因素,而市场波动只是在短期内决定着价格的高低。巴菲特在购买股票的时候,通常都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时期,购进股票的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

就像巴菲特购买英国股票一样,当时市场处于低迷阶段,一只优质股票的价格突然下降40%,巴菲特经过严密分析,确定这只股票的实际价值被严重低估。他以每股50英镑的价格大量买进,而这时候却是其他投资者大量抛售的时候,但巴菲特是正确的,他随后获取了巨大的利润。

巴菲特说,他常常在市场的转折处取得成功。具体做法是,把握好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线,正确判断市场的方向,然后持续地坚持下去。正是因为他对市场独到的把握力,才使他利用市场的经验不断积累,财富也不断增加。

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除了将目光盯住市场外,还要关注市场之外的广阔领域,善于从复杂多变的信息中寻找那些影响市场局势的因素。不仅要时常留意经济形势,而且还重视政治局势。对于国家各种重大政策的变化,凡是涉及经济的问题,都要保持高度关注。

总之,投资者们要想利用市场,就不要仅仅盯着市场,而是要尽早发现制约市场的各种因素,为自己的投资寻找合适的机遇,赚取较大的利润。

把握安全边际本质

生存是生命第一位的要求,这对金融投机商们也同样适用,只不过生存对他们而言意味着“风险控制”和“制约”而已。追逐利润固然重要,但如果与风险控制和约束这一对必要条件相比较,它也要退居其次。

很多人都知道,赚钱的秘诀并不在于冒险,而在于回避风险。

巴菲特曾在他的老师、现代证券分析创始人、人称“华尔街教父”的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两条投资规则:第一条: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亏损呢?

格雷厄姆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诀精练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作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如果说安全边际在整个价值投资领域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不为过。它的定义非常简单而朴素,即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不能保证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与内在价值一样,对安全边际的理解与应用也仍然是一个需要艺术掌握的东西。巴菲特指出:“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持续有效的前提是,我们可以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有吸引力的股票。对投资人来说,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时支付过高的价格,将抵消这家绩优企业未来十年所创造的价值。”这就是说,忽视安全边际,即使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也会因买价过高而难以盈利。

可以说,安全边际在理念上与传统的“富贵险中求”投资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它告诉你,如果你想要谋发达,就一定不要冒风险。在每次作投资决策或投资活动中,我们一定是希望我们的风险降到最小,同时希望每次在投资活动中都能取得收益的最大化。如果想要的安全边际迟迟不来怎么办呢?那么只有两个字:等待。在我们一生的投资过程中,我们不希望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时候我们会手持现金,耐心等待。由于市场交易群体的无理性,在不确定的时间段内,比如三至五年的周期里,总会等到一个完美的高安全边际的时刻。换句话说,市场的无效性总会带来价值低估的机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你出手的时候。就如非洲草原的狮子,它在没有猎物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草丛中慢慢等待,很有耐心地观察周围的情况,直到猎物进入伏击范围才迅速出手。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累积了很多次这样的投资后,从长期看,你一定会取得远远超出市场回报的利益。所以说,安全边际的核心就在于把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从防御角度说,对安全边际的掌握更多是一种生存的艺术。投资如行军打仗,首先确保不被敌人消灭掉是作战的第一要素,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这一点在牛市氛围中,在泡沫化严重的市场里显得尤为重要。安全边际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以“内在价值”为基础的。在“内在价值”的计算中,预期收益率是最有弹性的参数,预期收益率的上升和安全边际的扩大都趋向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相对低的买入价格。而就操作的层面而言,阶段性的仓位比例控制也可以视为运用安全边际的辅佐手段。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这两个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都非常强调安全边际原则,之所以都要求一定的安全边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和公司经营的因素非常庞杂,而相对来说,人的预测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很容易出现预测失误。而安全边际则是对投资者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股票市场波动巨大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预防和保险。有了较大的安全边际,即使我们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有一定误差,市场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仍低于价值,公司的发展受到暂时的挫折,都不会妨碍我们投资资本的安全性以及保证我们取得最低程度的满意报酬率。这就是安全边际原则的精髓所在。

巴菲特认为,与买入股票的价格高低相比,该股票是否具有安全边际更重要,他始终坚信把稳健的投资归纳为“安全边际”这一点。他介绍说,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原则是,必须对自己即将投资的股票有相当的了解,同时股票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要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以前,伯克希尔公司曾经有过几次投资等级以下债券获得成功的先例,但这些债券基本上是因为发行债券时等级并不低,只是因为后来公司出现了问题被降低了等级。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种各样的垃圾债券越来越多,伯克希尔公司对这些不具备安全边际的证券,就变得小心翼翼了。

巴菲特不无自豪地说,伯克希尔公司从这笔交易中一共向美国税务局缴纳了12亿美元的税金,大约可以供应美国政府包括国防、社会保障等所有费用在内运作4小时。

巴菲特提出,有些投资者认为,这些垃圾债券正因为“垃圾”,存在着发生崩盘的危险,所以它们的经理人会更加专注于经营,从而使得这些公司起死回生。可是巴菲特说,无论你买入的股票价格是高是低,如果该公司不具备安全边际,那么随时随地都可能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从而给你的投资造成损失。所以,投资者千万要小心。

很多没钱的人总认为世界是公平的,即有了高风险才能获得高收益,那些有钱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才取得成功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世界上存在大量的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巴菲特认为,股票的安全边际比买入该股票的价格高低更重要。他以投资中国石油H股为例,随着中国石油H股价格的不断攀升,他认为该股票的安全边际在不断缩小,所以这时候就到了该出货的时候了。

他说,在2002年和2003年,伯克希尔公司先后投入4.88亿美元买入中国石油公司1.3%的股权。按照这个价格进行推算,中国石油公司的价值应该在370亿美元左右。而到了2007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显著攀升,再加上中国石油公司管理层在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方面所做的工作,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得到大大提高。据巴菲特估算,在2007年下半年,该公司的价值应该在2750亿美元。

如果换了其他投资者,手中拥有的中国石油股票价格上涨了应该是好事,可是在巴菲特看来,这却使得它的经济护城河由此变得狭窄了。所以,巴菲特决定把手中拥有的中国石油H股全部卖出,卖了40亿美元。这表明,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中国石油H股一共赚了35.12亿美元,投资回报高达7.2倍。

投资要量力而行

大家都很清楚,运动员在举重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量力而举,不宜超出自己的极限,否则容易“很受伤”。要知道,举重要求的不仅是身体强壮,更重要的是详细的战术和计划。

可以说,从事任何工作,都需量力而行,特别是股票投资。股市还处于经常性的暴涨暴跌之中,其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储蓄存款和国债投资。巴菲特有句名言说:“要量力而行。你要发现你生活与投资的优势所在。每当偶尔的机会降临时,即你对这种优势有充分的把握,你就全力以赴,孤注一掷。”因而,在决定是否做股民之前,投资者应全面地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财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股票投资。

◎ 量能力而行

股票投资,其盈亏赚赔虽具有一些偶然性,但要取得良好的收益,股民还是需要掌握相当的金融知识、投资技巧和分析能力。在入市之前,投资者应掌握一些有关股票方面的常识,包括股票的特点和性质、股票市场的结构、股票的买卖过程、股票的操作技巧以及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等,以对股票、股市及其投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在较为充分地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投资者可对自己的能力作一个综合的判断和比较,以决定是否投资于股市。其具体做法是,在充分了解其他股民的能力及操作水平后,将自己的能力与他们进行比较,测算一下自己的能力处在什么位置,再调查一下整个股民的投资收益水平。比如说,股民一年的平均投资收益为10%,若自己的能力处在中上等,则自己入市投资可能获得相当的收益;若自己在股市投资方面没有什么特长和优势,其能力也就是初等,如匆忙入市,就是不赔,一年下来也就百分之几的盈利,这样还不如将钱暂时存银行拿利息合算。当然,不通过实战是难以提高投资水平和能力的。但在能力和水平相对欠缺的时候,在对股市的特点尚未完全掌握的时候,也可投入少量资金进行一些演练,待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再将其余的资金投入。

有些股民入市非常匆忙,似乎股市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似的,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情况下,就将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结果造成了大量资金的套牢和损失。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股民在入市之前应对自己的能力多加掂量,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 量财力而行

任何一项投资,都需要一定的财力,这就是本钱。对于股票投资,更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在股票投资中量财力而行,其一是规避风险的需要。严格来说,股票的风险是难以预测的,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面对的是变化万千的市场竞争,即使在经济的繁荣期间,各行业的盈利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上市公司硕果累累,而有些却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亏损。

从最近几年的年报来看,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差很大,有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30%或者更多,而总有那么一些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如果投资股市的资金太少,小本经营,买入股票时余地就少,就只能选择一两种股票。一旦预测失误而撞上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其巨大的经济损失将不可避免。投资愈分散,所需的资金就愈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降低风险就是一句空话。

股市是一个风险之地,看起来赚钱容易,而往往亏损的概率更大,特别是中国股市,平均亏损率更高,往往要占到股民的95%以上,其中散户比大户的比例更高。所以对于大众百姓来说,入市的资金一定要是手中的闲散资金,更要留足必备的开支,如住房、子女的教育经费等,绝不能倾巢而出,更不能借贷炒股。这样,即使在股市中被套牢或发生亏损,自己也能承受,不会因此落得个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境地。

◎ 量精力而行

股票投资,要付出相当的精力,而不像银行储蓄或购买国债那样简便,到银行或证券公司填几张单就完事了。由于我国的股市尚不成熟,股市特别容易受各种消息和传媒的影响和刺激,容易受机构大户的操纵,股价的波动特别大。股民在入市后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搜集各种信息,看书、读报、收听股市行情,对股票价格走势进行分析研究。由于挂牌的上市公司众多,股民还需要经常关注各上市公司的经营动态。通过阅读、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资料,对所要投资的股票进行筛选。

一旦进入股市,股民往往就成了证券营业部的编外工作人员,而股票的交易都是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如果进行长期投资,时间看起来似乎并不成问题。但如果进行短线炒作,有无精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些职业炒手本来就是靠炒股票为生的,当然有充裕的精力投入股票的交易,但大部分散户都是业余投资者,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想买卖股票时,也许正是工作繁忙的时候。同时,在工作时买卖股票,总难免一心二用,难以把握恰当的时机,所以兼职的股民进行短线炒作比较困难。现在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和退休者步入股票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若要想亲自进行股票的买卖,就必须考虑是否花得起时间。而且,股票投资将消耗投资者大量的精力,投资者在入市以前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应付股票投资。

◎ 量心理承受能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