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28033100000017

第17章 务实,做人何须张扬

一天,在北京一个高档楼盘的售楼大厅,来了两位客人。售楼小姐见两个人穿着普通,提着半旧的皮包,心想这两人肯定是看客,就没当回事,板着脸客套了几句就要走开。两人让售楼小姐拿楼盘资料介绍情况,售楼小姐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这时,一位售楼先生走了出来,对这两位客人不厌其烦地解答,又取来了楼盘的介绍资料,并详细介绍情况,赢得了两位客人的好感。看完资料听完介绍后,两位客人说,这一层十二套房子我们全要了。售楼先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试探地说:“这要付定金的,一套两万块钱。”两位客人二话不说,当即拉开皮包,取出24万元现金,放在桌上。刚才的那位售楼小姐见此情景,目瞪口呆,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为刚才的行为懊悔不已,他们的收入可是与销售业绩挂钩的。后来他们打听到这两位客人是浙江人,不禁感慨:穿着极为普通,行事极其低调的浙江人买房子就像买大白菜一样。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浙商故事。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两点,一是浙商很低调,二是浙商很有钱。2010年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浙商宗庆后以80亿美元身家稳居第一位。同年,全国工商联发布了的《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榜单上,浙江以180家上榜企业的成绩居全国之冠。当然,这只是表面上了排行榜的,还有更多的浙商默默地经营着他们的事业。有人说,在温州街头随便扔一块砖头,就能砸到几个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

然而,浙商却刻意低调,不愿扬名立万。许多年营业额几亿元、几十亿元的公司老总没有一篇个人专访,在浙商中并不稀奇。很多浙商不喜欢到公众场合露面,即使是一些在很多人看来很重要的场合。比如,企业的千万元捐赠仪式,他会派代表参加;上级领导莅临考察,他也不一定赶回来陪同。再有,不多报销售利润,也是多数浙商的共同爱好。

跑码头,做帮工,百余年前的浙商这样一点一滴积累着财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事业的巅峰。新一代浙商也是如此,他们白手起家,走遍大江南北,做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意,即便经过多年积累,发了大财,他们还是保持着草根商人的秉性,默默地继续经营,好像跟当初摆地摊时没有区别。他们认为,经过苦干得来的财富更加珍贵,没有必要拿出来炫耀,那是做秀,是暴发户才有的心态。

营养米粉销量已经是亨氏两倍的杭州未来食品老板蒋敏德,他在1998年全国抗洪救灾晚会上的那句自我介绍,至今让人印象深刻。捐出百万元巨款,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浙江富阳的一个个体户。”既不说自己是谁,也没有提企业的名字。多好的宣传机会啊,他放弃了。

浙商之所以选择低调地做人,同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是由于他们的冷静理智,更注重务实的作风。在他们看来,作为企业的老板,没有不忙碌的,如果每天抽出大量时间用于应对媒体,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而企业的最终成就是用业绩来说话的。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两个世界级的重磅人物,不光代表着财富,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慈善。2010年9月29日,他们在中国举办一场慈善晚宴,有50位中国富豪被列入邀请名单。这成为中外媒体一时热议的话题。浙商有数人也在邀请之列,其中包括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然而,宗庆后拒绝了。

宗庆后说,相比捐献资产的慈善行为,他认为当下中国更大的慈善是做大、做强企业,也就是要持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家若把钱用来投资,就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财政收入,这才是更为可行的慈善行为。同时,这些年来,娃哈哈一直坚持对口三峡扶贫、西部大开发等长期的慈善项目。

“我经常说救急不救贫。我们中国每次大灾面前,民营企业都在捐款,这是救急。如果是救贫,那只能越救越贫。”宗庆后表示,其实中国民营企业家一直都在从事慈善,只是由于制度、文化的差异,方式方法跟国外不同而已。“其实对于很多浙商来说,钱多到一定的程度,这些钱就不是自己的,它应该是社会的,要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综合收益。”在宗庆后看来,他要坚持的,就是把娃哈哈做成世界一流的大品牌。“让更多的人因为娃哈哈的存在而生活无忧,这样才是大善。”

浙商为人谦虚,低调,但在做事情方面,却一点儿都不含糊。别看他们平时言语不多,但是一旦有了市场信息,他们就会闻风而动,在别人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就已经做成了生意。比如2001年夏天,当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来,很多人还在欢呼雀跃疯狂庆祝的时候,浙商已经将很多订单拿到了手。务实是他们的一贯作风,只有到手的财富才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