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28033100000045

第45章 中国现代航运的先驱

1972年1月9日上午,平静的青衣海海面上,一瞬间浓烟滚滚,一艘正在装修的超大豪华邮轮起火,20多层楼高的巨轮底部被浓烟和烈焰所吞没。香港消防事务处的两艘灭火轮、150多名消防员闻讯赶到时,已无能为力,火势大得让所有救援措施都显得杯水车薪。

24小时后,邮轮沉入海底。事件立即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条邮轮的前身,正是当时世界最大邮轮“伊丽莎白皇后”号。而它当时的主人,则是香港船王董浩云。

董浩云祖籍浙江舟山定海,1912年出生于上海。父亲董瑞昌在上海开了一家玻璃五金店。中学时,父亲把董浩云送回老家定海读书。定海是舟山岛上的一个港口,董浩云的学校就在海边,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指着窗外的大海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董浩云听得入了神,课后就常一个人坐在海边发呆。

一天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志向,将来长大想做什么,有的同学说要做市长县令,有的说要做都督将军,轮到董浩云,他说:“我要做郑和。”

中学毕业,董浩云回到上海,父亲想让他学着打理五金店,可一心想做郑和的董浩云,根本没把小小的五金店放在眼里。他不顾家人反对,考入由金融家周作民兴办的航运亚洲训练班。

1928年,16岁的董浩云进入天津航业公司工作。初到天津,董浩云举目无亲,工作之余一头扎进书堆里,凭自学英、法、日三国语言,并能运用自如。

一天,一艘来自浙江宁波的货轮在天津港靠岸。董浩云提着小包奔向轮边,放出钢缆,系紧。货轮靠岸时,他不慎被绊倒,提包里英文字典等撒了一地,正好被货轮船东看见,船东把董浩云叫住,问了他的姓名籍贯。董浩云离去时,这个船东指着他的背影对身边的人说,此人年纪轻轻,如此好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这个船东就是当时浙江宁波海运大亨顾宗瑞。后来顾宗瑞就把女儿顾丽真嫁给董浩云为妻。

1934年3月,天津航业同业公会(后改名“轮船业同业公会”)成立,由于才干出众,22岁的董浩云以天津航业公司董事会秘书长的身份入会,被推为九名执行委员兼常务委员之一。第二年,董浩云代表天津航业出面向英国领事馆交涉,将英方原来租借的九号大院收回。“弱国无外交”,天津航业公司此前因这个问题已与英方交涉多次都无结果,董浩云出手一办就成,令航运界刮目相看。

1936年,董浩云带着妻子返回上海,准备自己创业。1940年,董浩云在岳父顾宗瑞的资助下,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公司当时全部财产是一条千吨左右的小轮船。可不久,就因抗战爆发而破产。万般无奈之下,董浩云辗转来到重庆谋生,一呆就是7年。期间于1941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可不久却被日本人接管。

抗战胜利后,董浩云重返上海。当时百废待举,世界重建需要运输大量的物资。董浩云瞅准这个机会,通过银行信贷,陆续购置了“慈航”、“慈云”、“天龙”、“天平”、“天行”等十艘轮船,成立东方海外航运公司,建立起自己庞大的船队,一举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私人船东。

抗战胜利后,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行权均已收回,由于船少货多,运费上涨,利润优厚,而对开拓远洋航运市场鲜有冒险问津者。这给了董浩云机会,他决定让他的万吨巨轮“天龙号”,试航大西洋,开辟国际航线。

1947年8月4日,“天龙号”从上海出发,至苏联南库页岛,装满新闻纸,经新加坡、亚丁湾,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10月28日抵达法国大西洋口岸哈佛港。又于1948年2月,由法国哈佛港横渡大西洋,在美国诺福克港靠岸,承运煤炭至比利时安特卫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人用自己的轮船成功横渡大西洋。此后,董浩云的船队踪迹遍及世界各大洋,而董浩云也被誉为“现代郑和”、“中国远洋航运第一人”、“中国现代航运的先驱”。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中国人买不起好船,更造不起新船,常常是欧洲造的新船用旧了卖给希腊船东,希腊船东用得更旧了再卖给中国船东。因此,中国人的船总是又老又旧。董浩云发誓改变这一现状。他的原则是,要造就造最好的,而且是最大的。

1956年11月,董浩云定造的首艘巨轮,载重1.3万吨的“东方之星”在法国里昂下水。“东方之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货轮,也是第一艘由中国人在欧洲投资建造的货轮,开创了中国航运史上先河。从此董浩云几乎年年造新船,最多的时候,在全世界造船,日本、英国、巴西、法国、意大利,几个国家同时为董浩云造新船。

随着石油的广泛开采和应用,石油运输业蓬勃发展,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油轮越造越大,董浩云与蚬壳石油公司同时开创了超级油轮时代。1976年,一位希腊船东在日本住友重工所订造的一艘48万吨的油轮尚未完工,这个希腊人就破产了。3年后,董浩云买下了这艘油轮。但董浩云还嫌它不够大,下令改建。最后的方案是,把船从中间割开,加上一节。这一加就加了8万吨,成了56万吨的海上“巨无霸”,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艘轮船。董浩将它命名为“海上巨人”号。这时候,董浩云也走上了他航运事业的顶峰。

从1928年进入航运业,经过近50年的拼搏,董浩云终于建起一支有150条船舶、总吨位超过1100万吨的强大船队。

1968年,董浩云在翻阅一本杂志时,偶然看到一条消息:英国肯纳德公司宣告破产,决定将其所拥有的“伊丽莎白皇后”号邮轮公开拍卖。“伊丽莎白皇后”号1938在苏格兰克莱德郡的约翰·布朗船厂下水,为其主持下水典礼的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这艘邮轮长1031英尺,载重8.36万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巨型邮轮。董浩云曾经4次搭乘这艘船在海上旅行,对其心仪已久。

但一个美国人捷足先登,把它买到佛罗里达改建成一个海上娱乐场。由于经营亏损,美国人不得不再次拍卖。1970年9月9日,董浩云如愿以偿,以320万美元拍得“伊丽莎白皇后”号,向全世界宣布“伊丽莎白皇后”号将易名“海上学府”,董浩云要将它建成一所举世无双的海上大学。然而,1972年1月9日的那场大火,不仅烧毁了这艘豪华邮轮,也摧毁了他的海上教育计划。

但董浩云并未放弃,沉船后两个月,他将前不久购进的一艘两万多吨的美国客轮“大西洋”号改名为“宇宙学府”,接替“海上学府”,承担海上教育的任务,并亲任校董会主席。东方海外集团专设了教育基金会,资助那些从亚洲各大学选出的优秀华人学生在“宇宙学府”就读。

1982年董浩云去世后,世界航运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萧条期,东方海外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董浩云的长子董建华临危受命,经过数年苦心经营,东方海外重现昔日辉煌。后来董建华步入政界,顺利地当选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东方海外交到了弟弟董建成手中,一代船王的航运事业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