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场救治的重要性
为防止发生事故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应使每个有毒岗位的职工熟练掌握自救互救技术,以减少危害,保护职工的健康。急性职业中毒的特点是病情发生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处理不当常危及生命。事实证明,发生职业中毒时开展自救互救,对挽回患者生命至关重要,能减轻危害和病情,能为医院的抢救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有人调查心脏骤停后0~4min内进行心肺复苏,病人的成活率达43%;8min以内进行心肺复苏,病人的成活率只达10%;8~12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成活率<10%。可见,抢救是否及时对于挽救生命是何等的重要。
(二)现场救治原则
一旦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在现场的人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地开展自救互救,现场救治的原则如下:
1.尽快脱离现场,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2.就地利用有利条件和解毒药品,尽力消除进入体内毒物,加速毒物的排泄。
3.自救互救时应严防造成新的危害和伤害。
对于吸入中毒,立即脱离现场到新鲜空气处,注意朝逆风向,解开衣服、裤带,静卧保暖,意识丧失者取侧卧位,头后仰,拉出舌头。对于接触中毒除去染毒衣物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染毒部位,口、鼻、眼受沾染尽快用清洁流水彻底冲洗,减少吸收。
对于食入中毒尽快催吐,神志清楚者用手指刺激舌根或咽部引吐,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注意口服腐蚀剂(加强酸强碱)、意识不清、抽搐、患上消化道溃疡最近有过出血、食道静脉曲张、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应禁止引吐,口服腐蚀性强的毒物者,应饮入一些豆浆、牛奶、面糊、蛋清、氢氧化铝凝胶等保护胃黏膜,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无论何种中毒,凡属有昏迷的患者都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心脏停止。对中毒者进行抢救时,应防止抢救者本身中毒。冲洗被化学物质,特别是腐蚀剂沾染的部位时,应注意保护好清洁部位,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对有外伤者,在抢救和搬运时应防止造成新的伤害。
(三)自救互救方法
1.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用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传统的观念认为大脑能够耐受循环停止的时间仅4~6min,否则将严重威胁生命或出现严重并发症。
(1)实行心肺复苏术之前的处理。当发现有人晕倒时,快速喊话并摇动患者:“喂!你怎么啦?”;如果没有反应,表示已失去知觉,此时应喊:“快来人呀!”请求别人帮忙抢救;将病人摆放为仰卧位,转动时要头、肩、躯干同时进行,以免发生骨折或其他外伤;打开病人气道。
打开气道有三种方法:
①仰头抬颈法。抢救者蹲在病人头部的一侧,一手放在患者的颈部后面托起颈部,另一手置于前额,并压住前额使头后仰,其程度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
②仰头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中指置于下颌骨之下靠近下颌处,举起下颌。本法适应于牙托松动者。
③推颌法。抢救者用两手抓住并举起病人的两侧下颌角,使下颌向前推起,下坠的舌根离开咽后壁。本法适用于颈部疑有损伤者。
施术前应迅速检查,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黏液及呕吐物等,使气道保持通畅,判断呼吸。打开气道后,看胸部是否有呼吸运动的起伏,听是否有气流从病人口鼻进出,面颊感觉有无气流进出,用三种方法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如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判断有无脉搏,诊断心脏停止跳动最有效的方法是摸颈动脉。
(2)人工呼吸发现呼吸停止后,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用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抢救者与患者之口唇密合,然后缓慢、均匀吹气,直至胸廓膨隆,然后将口离开。口对鼻呼吸时,应将患者之口闭住,一手紧托下颌,另一手圆圈围住鼻孔,进行吹气。每分钟吹气12~16次。
口对鼻呼吸时。在吹气过程中,常有部分气体吹入胃内,使胃膨胀,过度膨胀可致胃内容物反流并被吸入气管内,造成气道阻塞,影响心肺复苏或造成吸入性肺炎。故需注意及时清除反流物。
②对于急性硫化氢、急性氰化氢等中毒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者,不宜用人工吹气,可用下列两种人工呼吸方法。一是俯卧压背法,将患者放于硬板或平地上,取俯卧位,救护人员屈膝跪在患者大腿两旁,把手平放背部肩甲肝骨下角。救护者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将肺内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放松,胸部扩大,形成吸气,速度为每分钟12~16次。二是仰卧压胸法,将患者放于硬板或平地上,取仰位,头部充分后仰。救护者屈膝跪在患者臀部两侧,把患者双手平放于被救人两乳房下部,后俯身向下向前挤压,使救护者肩膀与其成一直线时,便可将被救者肺内空气压出,造成呼气;然后停止用力,放松,胸部扩大形成吸气,速度为每分钟12~16次。
(3)胸外心脏按压。当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后,应采取下列方法:
①心前区叩击。适用于可能有反应的心跳,如目击的心脏骤停或监护中的心脏骤停,其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并非缺氧,心前区叩击可能使停顿的心脏恢复跳动,使心脏颤动消除。对非目击的心跳骤停,心脏缺氧可能已久,心前区叩击不一定有效。
心前区叩击的方法:在心脏骤停的lmin之内,以左手掌放于心前区,右手握拳,拳击左手背数次;或对准胸下部左缘捶击胸前区l~5次,拳击力中等。
②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按压可使心脏射血量达到正常心排血量的30%,足以维持脑的功能。
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患者仰卧在硬板或平地上,术者跪于患者左侧,面向患者,以一手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1/2~l/3交界处,另一手置于前一手背部,手臂与患者胸部垂直,借体重和肩部肌肉力量冲击式地垂直下压,每次按压使胸骨及肋骨下陷约3~4cm左右,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每分钟按压60~80次。若一人同时做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时,每按压15次(约每秒按压1次),然后较快地连续吹气2~3次(不超过5s)。
(4)效果判断。正确吹气后,病人胸部应略有隆起,如无反应,则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气道是否打开,鼻孔是否捏住,口唇是否包严,吹气量是否足够。有效的心脏按压,能触到颈动脉搏动。长时间有效地按压,可见到患者脸色红润,瞳孔逐渐缩小。
2.骨折救治。
骨折急救的目的,在于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将患者安全而迅速地运至医院。
(1)一般处理。只要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一切动作要谨慎、轻柔、稳妥。对患者要注意保暖,保证呼吸道通畅。不必脱去闭合性骨折病人的衣服、鞋袜等,以免过多搬动患肢,增加疼痛。若患肢肿胀较剧,可剪开衣袖或裤管。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清除显著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2)创口包扎。绝大多数的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止血。可用急救包包扎创口,否则就用当时认为最清洁的布类包扎。除止血外,还可防止创口再沾染。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应记录开始用止血带的时间,若骨折端已穿出创口并沾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污物带进创口深处。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则送患者到医院后务必向负责医师说明,使其注意。
(3)妥善固定。骨折急救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用妥善方法把骨折的肢体固定起来,但不可试行复位。若有显著畸形,可用手力牵拉患肢,使之挺直,然后固定。急救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避免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和内脏;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运输。固定最好使用夹板,若无夹板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棒、木板、手杖、雨伞、硬纸板、铁棍、钢管等代替。若一无所有,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与健肢一并绑起来。使用夹板时应注意将断骨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住;前臂或上臂固定时,要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夹板与肢体接触处应垫毛巾、纱布等软织物,尤其在关节、骨骼突出处需保护;夹板固定上、下肢时,应露出指、趾,便于观察,松紧度要合适。
患者经妥善固定后,应迅速送往医院。
3.止血。
现场急救止血有以下6种方法:
(1)指压法。在出血动脉的尽端,用拇指或其余手指把动脉压在骨面上予以止血。此法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用其他止血法。
(2)压迫包扎法。用于一般伤口出血,注意应将包扎物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关节的屈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血流,适用于肢体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4)填塞法。用于肌肉渗血、骨端渗血等。先用1~2层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的机会。
(5)止血带法。用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下垫1~2层布)结扎于上臂上1/3处或大腿的中部。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用绞棒绞紧,作为止血带。
注意:使用止血带时,局部应有明显的标记,写上扎止血带时间。
(6)其他。用止血粉、止血海绵止血。
4.酸碱灼伤处理。
酸碱灼伤的自救互救,除个别化学物质外,一般主张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再以药物中和。迅速脱去沾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这样可以去除并稀释化学物质,防止继续损伤皮肤和经皮肤吸收。虽然冲洗的水与化学物质可以产生一定的热量,但热量随着冲洗而逐渐消散,因此持续的冲洗比单纯用中和剂为好。冲洗持续时间可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要求在16~30min左右,冲洗完毕后局部再用中和剂。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久,用后必须用水洗掉。应注意皮肤、黏膜多皱折柔嫩部位,如颜面、腋窝、会阴等处的冲洗。眼灼伤应先于其他部位处理,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以上,用中和剂冲洗,再用清水冲洗,防止眼球粘连。冲洗时应注意保护未沾染的部位,特别是要防止污水沾染未灼伤的眼睛。有酸碱危害的岗位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
①强酸(硫酸、盐酸、硝酸)灼伤皮肤时,大量清水冲洗后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中和冲洗,再以清水冲洗,并用l%苦味酸湿敷。眼部冲洗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清水冲洗。吸入酸雾后,可给5%的碳酸氢钠雾雾化吸入。误服时立即洗胃,稍晚即不宜洗胃,忌用碱性物质洗胃,以免增加胃穿孔的危险。可用氧化镁溶液、牛奶、鸡蛋清、花生油灌胃。
②氢氟酸沾染眼或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30min,特别是眼结膜穹隆处。不能因剧痛而不洗。呼吸道吸入氟化氢者,不论症状体征是否明显,应密切观察24h。皮肤接触淡的氢氟酸后不一定当时就有疼痛,因此需要寻找接触都位,可将手浸在40℃~50℃的温水中或用纱布蘸温水轻拂皮肤,因对热较为敏感,接触温水后疼痛,这就是所要找的沾染部位。
③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灼伤时,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应短于15min。直到表面有皂性的滑黏感为止。在大量流水冲洗后,可用弱酸(10%枸橼酸液、1%~3%乙酸溶液、5%氯化铵或氯化锌溶液)冲洗,醋、柠檬和橘子汁也可使用,再用清水冲洗。
④石灰灼伤时,先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洗除皮肤上的石灰,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或用5%柠檬酸或醋冲洗创面。眼灼伤时,用水冲洗,清除眼内石灰,按氢氧化钠灼伤处理。
⑤氨灼伤后用大量清水冲洗,亦可用2%乙酸或食醋洗涤,水疮形成时可剪开放出渗液。
⑥酚灼伤皮肤时立即用50%的酒精擦洗数遍或用浸过甘油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的棉花抹去皮肤沾染物,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眼部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min,或用2%碳酸氢钠彻底冲洗,再用清水冲洗。
5.机械性眼外伤处理。
机械性眼外伤,指固体物击中或刺入眼的各部组织,或因跌伤、碰撞而造成的眼外伤。紧急处理的原则是防止感染、封闭伤口、解除痛苦和制止出血。
紧急处理的要点是:如果是较重的眼外伤,应将受伤眼包扎,避免压迫眼球,避免振动,以担架或车辆送至医院处理;若为轻的外伤,应尽可能就地治疗,以便迅速解除痛苦,避免感染,争取早日痊愈。
(四)送往医院途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事项。
①送伤员是为了更好地抢救治疗,当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估计转送途中可能有危险,则不要急于转送。
②转送过程中心肺复苏术不可中断。
③密切注意伤病员情况,及时发现神志、呼吸、脉搏等重要改变,记住
其发生改变的时间。运送氰化氢气体吸入中毒患者,车窗要敞开。
④搬运伤病员动作要轻巧、敏捷、一致。
2.运输工具。
运送工具最好用救护车,紧急情况下一时找不到救护车,也可用客车、货车、板车等。无上述车辆时,可用担架抬。运送途中应尽量避免颠簸和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