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目标:用目标点亮人生
28044900000031

第31章 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通常我们都佩服胸怀野心的人,然而其中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分解和细化自己的野心和目标。目标必须越细越好,最好能细化到每天和每小时。让自己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实现了所有的每一个细小的目标,大目标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25岁的普雷斯因失业而面临挨饿。他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巴黎、罗马,都尝过贫穷而挨饿的滋味。然而在这个纽约城,处处充溢着富贵气息,尤其使他觉得失业的可耻。

此时的普雷斯感到很迷茫,因为他觉得自己能胜任的工作非常有限。他能写文章,但不会用英文写作。白天就在马路上东奔西走,目的倒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因为这是躲避房东的最好办法。

有一天,普雷斯在42号街碰见一位金发碧眼的高个子。普雷斯立刻认出他是俄国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普雷斯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在莫斯科帝国剧院的门口,排除等待好久之后,方能购到一张门票,去欣赏这位先生的艺术。后来在巴黎当新闻记者时,曾经去访问过他,普雷斯以为他是不会认识自己的,然而他却还记得普雷斯的名字。

“很忙吧?”他问普雷斯。普雷斯模棱两可地回答了他。普雷斯想:他已一眼明白了我的境遇。“我的旅馆在第103号街,百老汇路转角,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他问普雷斯。

此时是中午,普雷斯已经走了五小时的马路了。

“但是,夏里宾先生,还要走60条横马路口,路不近呢。”

“谁说的?”他毫不犹豫地说,“只有五条马路口。”

“五条马路口?”普雷斯觉得很惊讶。

“是的,”他说。“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第6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这虽然有些答非所问,但普雷斯却顺从地跟着他走。到了射击游艺场的门口,看到两名水兵,好几次都打不中目标。然后他们继续前进。

“现在,只有11条横马路了。”夏里宾说。普雷斯摇摇头。

不一会儿,走到卡纳奇大戏院,夏里宾说:“我要看看那些购买戏票的观众究竟是什么样子。”几分钟之后,他们重又前进。

“现在,”夏里宾愉快地说,“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5条横马路口了。里面有一只猩猩,它的脸很像我所认识的唱次中音的朋友。我们去看看那只猩猩。”

又走了12条横路口,已经来到百老汇路,他们在一家小吃店前面停了下来。橱窗里放着一坛咸萝卜。夏里宾奉医生之嘱不能吃咸菜,于是他只能隔窗望望。“这东西不坏呢,”他说,“使我想起了我的青年时期。”

走了许多路的普雷斯本该筋疲力尽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这样忽断忽续地走着,走到夏里宾旅馆的时候,他满意地笑着:“并不太远吧?现在让我们来吃中饭。”

在用午餐之前,夏里宾给普雷斯解释,为什么要走这许多路的理由。“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位大歌唱家严肃地说,“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怎样遥远的距离,切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五条横街口的短短距离,别让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常常注意于未来24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

60个路口被夏里宾先生一次又一次地分割成更小的目标,最终分割到5条路口。每次只是走一段路实现一个小的目标,而未来目标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将目光投向数十年之后,我们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触摸到数十年后的那个目标。为了不会让自己的付出感到太多的劳累,我们应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每天都能看见财富的路标,每天都能尝到成功的甘甜,感受到奋斗的喜悦与满足,脚踏实地的付出换来的永远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

不论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社会结构都类似一种金字塔。大量的人处在金字塔的底部,只有一小部分人处在金字塔的顶部。处在底层的人们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但却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处在塔顶的人则是如日中天,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大量的人只能做普通的工作,拿普通的收入,少数人在高层作决断,享受财富。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身处顶端的人,曾经也处在底部,他们是一步一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

如今全球最大的传媒帝国是默多克的信息传媒帝国。他是如何创造如此高的金字塔呢?

默多克的父亲在1952年因病去世了,未满22岁的默多克接手了父亲的报业集团。经过思考、转让、合并,默多克保住父亲的两份报纸。同时他又担任了《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兼并了《星期日时报》,而后收购了《镜报》,默多克下定决心以英国的《每日镜报》为榜样,努力办好这个报纸。

就在《镜报》的地位刚刚巩固下来的时候,默多克又不停顿地扑向新的目标,他要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这是默多克多年以来的愿望。而创办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在大多数办报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场梦。但默多克下定决心让梦想成真。他断定,一份严肃的全国性报纸一定会获得成功,它将会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一种混合体。经过不懈努力,《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

很多人认为《澳大利亚人报》是默多克的另一面。因为这张刊载金融和政治事务的郑重甚事的日报,同那些通俗的大众化小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事实上这张报纸相当赔钱。为了荣誉,默多克一直坚持下去。直到15年之后,《澳大利亚人报》才开始盈利。

1968年,刚刚新婚的默多克就去了英国。一到英国,默多克自然就想到了那份著名的报纸——《每日镜报》,然而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他把眼光瞄向了《世界新闻报》,经过一番周折,他掌握了报纸的主要股份。

为迎合读者口味,默多克的报纸采用耸人听闻的报道,这一点越来越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但默多克坚持强调,他只能为公众提供他们喜闻乐道的东西。他的报纸销量猛增而竞争对手一落千丈的事实,证明他的策略行之有效。

20世纪70年代,默多克又收购了《太阳报》,经过长达近一年的准备,默多克击败了强劲的对手,购得了这份日报。而《太阳报》从此以裸体女郎、过激言论、体育报道作为自己的招牌。一年之内,发行量就从80万份猛增至200万份。80年代末期,这份报纸超过《每日镜报》,成为英国最畅销的日报之一,成为默多克的“摇钱树”!

这份报纸的成功,使默多克成为了“百年不见的风云人物”。

默多克的行事作风与成就,很难让伦敦那些高傲而保守的人满意,有人讽刺他是个“澳洲乡下人”“肮脏的掘地佬”……为此他十分生气,因为,在他看来,英国人是傲慢的、摆架子的,而伦敦的《泰晤士报》就集中体现了这点。但它的历史悠久,虽然不赚钱,但却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晤士报》就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种处境艰难的时刻,默多克乘虚而入,成功收购。最终结束了报纸从不赚钱的历史。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默多克占有整个英报纸发行量的35%,成为英国报业的执牛耳之人。

默多克从来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人们期盼着默多克的下个行动,他扩张的下个对象是谁?

循序渐进做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我们无法一下子成功,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所谓优秀的计划,就是自行确定的每个月的配额或清单。默多克成功并不是一步登天的,即使他从一开始就有宽裕的环境,但他今天的成就是靠他一个一个目标实现,最后积累下来的。

直到现在,默多克依然停不下他扩张的步伐。当别人以为他完成电影会停下来的时候,他又涉足了卫星电视领域、图书出版领域。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习惯找借口的人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一些,舒服一些。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称职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并坚定不移、不遗余力地执行好,这样才能确保集体行动和总体任务圆满完成,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