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目标:用目标点亮人生
28044900000053

第53章 为了目标集中精力

我们童年时期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两则故事令很多人记忆犹新,一个是小猴下山,一个是小猫钓鱼。小猴下山摘了几个桃子,回家时路过一块玉米地,他看见玉米又大又嫩,就扔了桃子摘玉米。当他看见西瓜时,又扔了玉米抱了个西瓜。走着走着小猴又看见了一只可爱的小兔,于是他又扔了西瓜去追兔子,兔子在森林里跑掉了,小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而小猫在钓鱼的过程中也是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追蝴蝶,结果一条鱼也没钓着。缺乏专注精神是许多人的通病。我们必须改掉三心二意的毛病,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追求的事业中去,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只有那些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的人,才会获得人生的成功。我们可以从一项物理实验中很好地理解这个道理。

在一般条件下,太阳光的温度再高,也不可能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点燃。然而,用一面放大镜却可做到这一点。通过调整放大镜与纸张间的距离,把所有的光线聚于一点,经过一段时间,纸就会燃烧起来。从理论上讲,只要放大镜足够大,它可点燃或熔化任何东西。

其实,放大镜的这一聚焦特性早已被各行各业所应用。

在军事方面,毛泽东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挥思想。运用这一思想,他领导着共产党打败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解放了全中国。

在治学方面,黑格尔认为:“一个志在大有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他必须专注于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靠着这一思想的指导,黑格尔既博览群书,又学有所专,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就连马克思也要从他那里汲取思想的营养。

在文艺创作方面,马克·吐温则指出:“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温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写作,他的小说成为世界小说史上不可逾越的一章。

在当代中国名人的成长历程中,也同样体现着对事业全身心地投入是取得成功的要素这个思想。

著名笑星李文华就是这样一个目标专一、敬业不渝的典型,他有着全力以赴为目标奋斗的感人经历。

李文华,1927年生于北京。他自幼喜好相声表演艺术,后来成为工厂文工队的骨干。他自编自演,以幽默质朴的表演获得厂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他35岁时,由于马季慧眼识才,他被招入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

相声表演主要分“捧”和“逗”两个行当,“逗哏”为主,“捧哏”为辅。“逗哏”是相声中的主角,既主动,又露脸儿。

在入说唱团之前,李文华一直是“逗哏”演员,进入说唱团后,团里缺的却是“捧哏”演员。面对现实的需要,李文华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愿意当“绿叶”。

在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后,李文华开始了虚心地求教和刻苦地钻研。别人在台上演,他就在台下认真观察,用心揣摩。

李文华十分敬业,他为了把自己“捧哏”的角色演好,就连他的生活都“相声化”了。

在“捧哏”行当里有一项“硬活儿”,叫“接茬儿”,它既要求不粗不俗,把“包袱”垫好,又不可喧宾夺主,过分突出自我。为此,李文华经常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练习接别人的下语,琢磨别人的对话。

到外地演出的时候,遇见当地领导同志接见时,人家说:“大家辛苦了!”他就在下面小声地应一句:“没什么。”人家说:“我们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他就又回一句:“这就很好了。”他的这种“练活儿”方式常常把周围的同志弄得忍俊不禁。

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对熟人见面寒暄,他便边听边琢磨,把一方当作“逗哏”,一方当作“捧哏”,推敲他们在一问一答中的精彩之处。

没过多久,李文华就适应了新的角色,为节目增添了许多光彩,大家都愿意和他搭档。从此,他几乎“捧”遍了团里所有的“逗哏”演员:侯宝林、郭全宝、刘宝瑞、马季、于世猷、郝爱民、赵炎、姜昆等。

李文华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不畏疾病。

1982年,李文华的声带长出了“息肉”,医生让他“噤声”,但他却仍坚持演出。在做了“息肉”切除手术后的第四天,他又出现在了舞台上。

1984年,李文华的声带上又发现了鳞状肿瘤,本来应做“半喉切除”手术,李文华却舍不得他的观众。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医生决定给他做“放疗”。李文华知道,自己的嗓子属于艺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不分昼夜地坚持演出,对家人发出的一次次“噤声”劝说全然不放在心上。

1985年年末,李文华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从李文华生活“相声化”和带病坚持演出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李文华对相声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

李文华的经验就是,目标一旦明确了,就全力以赴地把它做好。

张培豫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指挥家。在西方乐坛上,指挥这一行业是男士的世袭领地。张培豫却靠着超凡的实力打入欧洲乐坛,并出任德国卡塞尔歌剧院的首席指挥。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称张培豫为“与生俱来的指挥家”。他说:“我认为她在音乐上有无限量的才华和能力,并且有足够的音乐经验领导一个高水准的乐团。”指挥家小泽征尔、罗林·马泽尔也称赞她“很有才华”。

张培豫的敬业精神是非常有名的。她曾创下一个月内指挥三场高水平的音乐会的记录,也曾在不到半年内指挥过八场演出。《人民音乐》杂志的一篇文章形容她:像一架上足发条的钟,在不停地转着、走着。

张培豫对乐队的要求以严格而闻名,但她最苛求的还是自己。她有一种为了艺术可以不顾一切的精神。

青年时代的张培豫只是中国台湾省的一名乡村女教师,她因刻苦努力、率团三次夺取中国台湾中部小学合唱比赛冠军而小有名气。一次演出前,她摔伤了,医生嘱咐她必须静养,她却坚持打着石膏参加了排练和演出。一位观看演出的中国台湾教育奖学金评委目睹此景,深为感动,极力为她申请赴奥地利留学的奖学金,使她实现了到音乐之国求学的愿望。

她的敬业精神,不仅为她赢得了走向音乐事业的重要机遇,也是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

在北京指挥贝多芬专场音乐会之前,她突然生病了,大家都担心她是否会推迟演出,熟悉张培豫性格的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却说:“只要不躺倒,她会不顾一切地坚持演出。”她最后果然如期而至,并且执棒的曲目还是力度最大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一个月后,在指挥另一场演出时,上台前她一直头疼,吃了几片止痛药,她就又出现在指挥台上。她说:“本来我可以休息,但我对音乐一向是全力以赴。”

张培豫曾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

“音乐与我的心融洽在一起,它是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是我的肺腑之言。……当我把音乐作好,我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从事指挥的意义所在。……我热爱音乐,太热爱了!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超越它,也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让我这样投入。哪怕我走得再艰辛,我也不会放弃。”

这一番肺腑之言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张培豫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她把自己与所从事的事业融成了一体,没有任何东西能使她们分开。音乐是她的全部,她的人生也是一场接一场的音乐会。